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183

第183章 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

叶卡特琳娜二世继位时的俄国,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出现,同封建农奴制度已形成尖锐矛盾。在农村中,由于农奴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也激化了阶级矛盾,不断爆发农民的反抗斗争。此时,西欧正值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方兴未艾之时,为了缓和矛盾,叶卡特琳娜二世进行了一些统治政策上的调整,以巩固农奴制的沙皇专制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开明专制”。叶卡特琳娜二世一面加强贵族的权力,一面也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民处境的措施。如:规定寺院农奴在缴纳规定数量的贡赋之后,其余收入归自己所有,并可以用金钱和劳动来赎取自由,在经济上,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取消工业专利权,实行工商业自由,允许贵族经营工商业,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等。这些政策在客观上使俄国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在一些手工工场中出现。1762年,女皇颁布法令,禁止以后工场购买整村的农奴,只允许雇佣自由人。俄国工场中的雇佣工人越来越多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叶卡特琳娜二世还实行了削弱贵族和教会权力的改革。1775年,她颁布了《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的诏令,将全国划分为50个省,省下设县,各级均分设行政和司法机构,以加强中央集权。叶卡特琳娜二世标榜自己是启蒙思想家的朋友,她和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有过通信。1767年,她主持成立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讨论立法。叶卡特琳娜二世试图通过这些活动树立一个“贤明君主”的形象。“开明专制”在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女皇统治时期,俄国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制度。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她立刻撕下了“开明君主”的伪装,公开支持法国封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