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204

第204章 天文学提丢斯——波得定则发现

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达尼拉·提丢斯(1729—1796)在给学生讲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时,发现这些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满足一个有趣的规则:在数列0、3、6、12、24、48、96、192、……的每个数上加上一个4后,再除以10,所得结果的前七个数与提丢斯时代以天文单位计算的六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接近。即0.4、0.7、1.0、1.6、2.8、5.2、10.0、19.6、……天文单位,分别对应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当时在2.8个天文单位以及大于等于19.6个天文单位处还没有发现行星。提丢斯的发现并没有马上引起注意,直到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爱莱特·波得(1747—1826)意识到这些数字对天文学的意义,并将它发表,才为众人所知,因此这个定则现在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定则本身的数字是否隐含着行星之间某种内在的物理含义至今仍不清楚,但这些数字在人类发现太阳系的历史上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太阳系中行星的新发现反过来又非常接近这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