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248

第248章 日本幕府迫害“蛮社”成员

江户中期以后,由荷兰传人日本的西洋学术称为兰学。1832—1833年间,兰学家高野长英、渡边华山以及翻译《泰西内科集成》的兰医小关三英、幕臣江川英龙、川路圣漠、二本松藩和儒家安积良斋等组成了一个以研究新知识为目的的“尚齿会”,又称“蛮社”(“蛮学社”之间称)。该会会员常谈论时事,评论政治,研究外国情况和防止饥饿等问题。1837年,摩里逊号事件后,该会的兰学者指责驱逐摩理逊号的鲁莽,批评幕政。特别是渡边华山著了《慎机论》一书,谈到欧洲力量很强大,批评幕府下令击退英国船之不当。高野长英著了《梦物语》一书,主张撤销《异国船驱逐令》,提出应救济海外漂流民,不应实行锁国政策,他们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开国派的积极响应,但却激起了幕府的愤怒。1839年,幕府以计划偷渡小笠原岛与大盐平八郎通谋等为借口,全部逮捕了“尚齿会”的成员。(小关三英当时自杀)。但在审问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幕府纯属捏造罪名,故把他们定成了批判政治罪。渡边华山蛰居原籍,1841年自杀,高野长英被判成监禁终身。1844年,高野长英纵火焚烧了监狱,乘机逃出,潜住各地。1850年幕府的捕手围住了他的住宅,他无路可走,也自杀身死。另外有3人在审问中病死。史称“蛮社之狱”。“蛮社之狱”使兰学传播的沉重打击。从此以后,具有清新自由气息的兰学由于幕府的压制而日趋衰萎。1853年开国以后,日本吸收欧洲近代文化主要通过以英、法为媒介的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