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257

第257章 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迅速发展,劳资矛盾日益尖锐。

西里西亚织工倍受盘剥,处于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起义前不久,3.6万名织工饿死者竟达0.6万人。织工们自编一首名为《血腥屠杀》的歌曲,控诉资本家“剥掉穷人最后一件衬衣”、残酷“榨尽穷人血汗”的罪行,马克思高度评价这首歌曲的政治意义,认为“这是一个勇敢的战斗呼声,……无产阶级在这支歌中一下子就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1844年6月4日,织工们唱着这首歌曲从大厂主茨文兹尔门前通过,声讨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工人的剥削,遭到毒打和逮捕。愤怒的织工捣毁了工厂主的住宅。6月5日,3000工人举行起义,捣毁一些企业,烧毁资本家的帐薄和财产契据,并同军队展开肉博,打退了政府军的进攻。6月6日,普鲁士政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83名起义者被判重刑,数百名织工被鞭笞和强制劳役。西里西亚起义失败了。马克思对这次起义给予很高评价,说它“一开始就恰好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人在起义结束时才做到的事,那就是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