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329

第329章 日俄战争爆发

20世纪初,远东是帝国主义矛盾的重要策源地。19世纪最后几年,在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列强为争夺在中国和朝鲜的势力的斗争就已经加强了。中日战争刚刚结束以后,日本统治集团就开始准备新的战争——这一次是对俄国的战争,企图把俄国逐出满洲(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同时侵占远东的俄国领土,其中包括萨哈林岛。从另一方面,在沙俄统治集团中间,加强了在华北和朝鲜扩张的意图。为了这个目的,在法国资本的参加下,于1895年建立了华俄道胜银行,在它的理事会中,沙俄财政部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又决定开始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支线,它将穿过中国的境内。这个计划的首倡者财政大臣谢·尤·维特认为,俄国取得建筑这条铁路的租让权,俄国对整个华北的经济渗入和加强政治影响就有了广泛的可能性。

租让条约的签订(1896年9月8日),为沙皇政府的远东政策,为俄国和也企图侵占中国东北各省的日本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这时俄日两国在朝鲜也加强了竞争,情况复杂化了。根据1896年5月14日在汉城签订的协定,日本和俄国都得到了在朝鲜驻兵的权利,而同年6月9日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又承认两个强国在这个国家拥有相互同等的权利。

德国占领胶州,主要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尖锐化以后,沙皇政府占领了旅顺和大连,而在1893年3月,同中国签订了关于租借辽东半岛、俄军占领租借地区和给予俄国修筑中东铁路直到旅顺大连的租让权的条约。日本统治集团也加紧准备新的、更广阔的扩张,打算在俄国建成中东铁路之前完成这项准备工作,义和团人民起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干涉,使列强之间——特别是俄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欧洲列强以及美国在俄日冲突增长中起了不小作用。日本政府在准备对俄作战的过程中寻求同盟者,竭力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俄国。英国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中近东都是俄国的宿敌,它成为这样的同盟者。1902年1月首先以反对俄国为目标的英日同盟条约签订了。由于同英国的同盟,日本就能够在远东开始实现自己的侵略计划,它确信法国和德国都不会干涉它同俄国的冲突。另一方面,英国在日本的帮助之下,得到了给予俄国严重打击的可能性,此外,在反对新竞争者——德国的斗争中,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影响。美国统治集团也指望在日本帮助之下,削弱俄国在远东的影响,加强自己在中国(特别是在满洲)和在朝鲜的影响。因此,美帝国主义者准备给予日本深远的支持。而德国力图破坏或者削弱法俄同盟,以及在欧洲得到行动自由和为自己渗入近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就暗中挑拨俄国和日本相互战争。由此可见,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俄国的战争,不仅符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利益,而且符合英美德帝国主义的利益。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