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30918800000397

第397章 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

第一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有加无减,引起普遍的不安。

1904年11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由于竞选的需要,提出召开新的国际和平会议,并且建议由沙皇政府出面邀请。但是,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使会议的召开推迟了。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国急需重整军备、恢复实力,对裁军已不感兴趣,只是不愿放弃“和平”的旗帜,沙皇政府才同意召开新的和平会议。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大多对裁军表示冷淡。德国反对裁军最激烈,因为它在军备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只有英国希望限制德国的海军,保持自己的海上优势,积极主张把裁军问题提交和会讨论。在这种形势下,第二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于1907年6月15日至10月18日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家增加到44个。由于参加会议的主要国家对和平并无诚意,这次会议干脆把限制军备问题搁置一边,没有列入议程,却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讨论和制定有关海战和陆战法规的细则。会议只是确认第一次海牙会议所通过的关于限制军费开支的希望,重申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和平解决各国争端的三项公约,并新通过了关于中立国问题和海战法规等10个公约。和第一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一样,这次会议除了空洞的决议和直言之外,仍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结果。会议虽然未能就军备问题达成协议,但作战公约补充了11条新规定。这些新规定涉及到战争期间,中立国家和商船的地位,并要求战争行为开始时应该宣战。第二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以后,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世界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