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的破坏,已经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1991年底,由于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智利南部城市出现了羊群暂时失去视觉,当地小学生皮肤过敏和不寻常的阳光烧伤现象。科学家们预测,如果臭氧层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减少、变薄,那么,2000年全世界患皮肤癌的比例增加了20%,达到30万人。如果21世纪臭氧再减少10%,那么,全球每年患白内障的人有可能达到160~175万人。
对一些农作物的研究表明,紫外线的增加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如果臭氧减少25%,则大豆的产量会下降20%~25%,其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也会降低。
伴随紫外线的增加,海洋生物受到的危害也是很显著的。科学家们估计,如果臭氧减少25%,海洋上层的第一性生产力将减少10%,水面附近将减少35%。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大量使用了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等化学物。自从60年前美国杜邦公司开始在市场上销售氟利昂制冷剂以来,氟利昂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全世界大约有10亿台电冰箱和数以亿计的空调器中使用了氟利昂,用来清洗电子器件的清洁剂中使用了解放昂,各种喷雾剂、发泡剂也含有氟利昂。据估计,每年这类产品的产量为75万吨,氟利昂的寿命为50~100年,即使现在停止生产,同温层的氯的浓度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上升,于21世纪前10年达到最高峰。要恢复到自然水平起码需要一个世纪的时间。
人类活动是氟利昂进入大气层的主要原因。现在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在改变这种发展进程方面,政治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各国正联手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臭氧层破坏的进一步加剧。
§§§第4节土地沙漠化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陆地面积由于人类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仅有1/10适合耕种,其余的陆地不是气候不宜,就是由岩石沙粒组成。但是,这1/10的耕地也在逐年减少。20世纪以来,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成为全球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干旱地区和沙漠,集中分布于6大区域。从北非的撒哈拉经过西南亚的阿拉伯以及印度西北部、前苏联的中亚至中国的西北和内蒙古,即从北纬10°附近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北纬55°附近,形成一个几乎连绵不断的辽阔的干旱沙漠区,占世界干旱区和沙漠总面积的67%。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每年全世界有2700万公顷农田遭到沙化,其中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目前,近1/3的全球陆地面积即4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8.5亿,其中5亿是农民。
沙漠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尤其严重。从佛得角到索马里穿越非洲大陆的萨赫勒地带的19个国家都深受沙漠化之害。撒哈拉沙漠每年以15~16公里的速度向萨赫勒地区进逼,造成这一地区每年损失可耕地达150万公顷,连年旱灾,饿殍遍野。中东和西亚地区,许多早期人类文明的遗址变成了大沙漠。中国因土壤肥分流失每年损失可达几十亿元。印度1/3的可耕地有完全不宜种植庄稼的危险。巴西、阿根廷一些地区沙漠化在发展,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
发达国家沙漠化造成的恶果也十分明显。美国全国耕地表土流失量1年达64亿吨。有人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农业将衰退,世界将发生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前苏联学者指出,前苏联每年由于土壤侵蚀造成的损失达农业总产值的8%~10%。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化和人类活动没有得到控制。人为因素包括过度采伐,过度放牧,过度耕作,过度灌溉,以及过度的人口增长。这些因素使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失去平衡,沙漠化随之而来,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国内沙漠的面积为1280亿平方米,它们中约有97%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砍林造成的沙漠占28%,滥垦造成的沙漠占24%,过度放牧造成的沙漠占20%,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中植物被破坏造成的沙漠占12%。所以,要控制沙漠化的进程,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和采取有效措施,例如:保护现有森林,大规模种草植树,营造防护林带,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进放牧方式,合理利用草场;合理使用土地;控制人口急剧增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遥感卫星进行监测,掌握沙漠化扩展情况以便迅速制定对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控制沙漠化。
§§§第5节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全球的水资源总量为13.8亿~14亿立方公里,但其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咸水约占96.5%,剩下的3.5%的陆地水,绝大部分又被冰川、雪山、岩石、地下水和土壤所占去。可供人类采用的河湖径流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35%。水在环球水圈中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海水和陆地水之间,通过蒸发、降水、水流等,形成循环平衡。人类真正能够直接采用的淡水,是来自这种循环平衡降水中的那部分稳定径流,其总量约每年9000立方公里。仅从数字推算,人类拥有9000立方公里的淡水资源量,应不致于缺水,但水资源危机却是全球性的问题。
水资源不足已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全球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缺水严重;(2)人口迅速增长,城市高度集中,使人均占有水量急剧减少,局部地区“水荒”问题突出;(3)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非生活性用水量迅速增加;(4)工业和城市的污水、污物排放使许多水体遭受严重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3/4的农村人口常年得不到足够的淡水。
目前,人类不仅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而且,水资源不断被污染,使干净的水越来越少。众所周知,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地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过程中溶解了钙、镁、钾、铁、锰、氧、氮、硅、磷等许许多多不同状态的物质,它们是人体或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但是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些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体中,并且这些污染物质的数量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改变了水的组成及其性质,造成水质污染,继而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随着工业发展和全球迅速城市化,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大量增加,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水在痛苦地呻吟。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约有157种,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重金属:如汞、镉、铜、铬、铅、锌、锰、矾、镍、钼等。
类金属:是指危害性质类似重金属的,如砷。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氧化合物、氮化合物、卤代物、芳烃衍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170万种,其中许多是有毒物质,如苯酚、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氰化物、狄氏剂等。
植物富营养化:是指水中养分供应过量,使动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域环境恶化。
耗氧污染物:是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物质的总称。
热污染物:是指大量热水排入水体,导致水温上升,危及生物生长。
无机污染物:包括酸、碱、无机盐类、无机悬浮物。
油类污染物:是指石油污染,它浮在水面上,阻止氧气进入水体,使水变臭,鱼窒息而死。城市生活污水最常见的是来自带菌的人类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