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山故事与传说
30961400000102

第102章 血见愁

清代,介休韩屯村有个叫王堉的,他家在村里还算富裕,父母让他好好念书。他早年爱钻研经史和理学,喜欢写诗作文,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可是到了后来,王堉却成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写出了《醉花窗医案》等医学著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这与王堉多病的母亲有关。道光二十八年,王堉中了秀才,后又考为拔贡,进京做了内阁中书,进入方略馆,编篡《方略》一书。正当他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时,忽然从家乡传来噩耗,他母亲因病四方求医无效而去世了。王堉万分悲痛,急急回家奔丧。跪在母亲灵柩前痛哭的王堉,下定了要研究医术的决心。守孝三年中,他苦读医书,不时给周围的人看病,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

一天,邻居李家的媳妇生产时突然大出血,因无药可治而亡。像这样的事情,在周围村庄也时有发生。王堉耳闻目睹,心急如焚。听说绵山生长有多种中草药,便只身上山采药。他吃住在绵山上,遍试百药。一天,信步来到一个奇特的山谷中,只见瀑布高悬,古藤盘绕,长满了各种草药。原来这就是有名的古藤谷,高山流水,宛若仙境。他高兴极了,不料,却因亲尝草药而中毒,昏迷在谷中。迷幻中仿佛看见白衣观音挥动拂尘指向前方,王堉醒来后,按照观音的指点向前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片草药。他狂奔过去,采了一筐回到了村里。经多次试用,此药果然有止血的奇效,是治妇女产后血崩的良药。于是,他把这种药起名为“血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