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山故事与传说
30961400000014

第14章 哀号坡

重耳即位为文公后,封赏有功之臣,竟把介之推给忘了。后来看到解张等人写的《龙蛇歌》,才猛然想起这位贤臣,觉得很是惭愧,便派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但去了几次,介之推就是不见。无奈,重耳亲自出马。当他来到介家时,只见闭门落锁,问起邻人,方知介之推背着老母亲上了绵山。于是,重耳又率文武随从上山去找。但找来找去,却不见一点踪影。这时有人献计说:“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放火烧山,他为不牵累母亲,定会自己走出。”重耳一听言之有理,便让人三面举火,网开一面,逼介之推母子出山。谁知介之推母子宁肯烧死,也不愿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之推背着老母亲靠在一棵大柳树下,被活活烧死了。又发现介之推背靠的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有几行血书,大意是: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面对枯木余烟,晋文公触景伤情,老泪纵横。便命随从拾起一块烧剩的木头砍削成木屐,穿在脚上顿足哀号:“足下啊,足下!”随从人等也都争先效仿,哀号声此起彼伏,响彻林野。于是后人便把重耳顿足痛哭的地方叫做“哀号坡”,称尊敬的朋友为“足下”,穿木板鞋的风俗由此流传了下来。人们为避免想起这段伤感的往事,哀号坡也往往写成“艾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