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10

第10章 龙腾虎跃呈吉祥(1)

拟兽类是人们扮成牛、虎、猴、熊、马、驴等,并模拟这些动物的形态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这些形象,有的来自生活,如《跑驴》、《跑竹马》;有的则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之遗风,如奉龙、狮、虎、麒麟为吉祥物,并借此来驱魔镇邪、祛瘟、降福等等。表演时,运用了扑、跳、腾、跌、爬、滚、蹦等动作,表演中,既有力的角逐,也有技巧的较量。

龙舞

“龙舞”也称“龙灯”,流传于山西各地。

龙的形象,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古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一件绘有蟠龙图案的彩陶盘。陶盘上的龙,头似鳄鱼,身如蛇而有斑鳞,有上下两排牙齿,每排7枚,伸出长舌芯。它是由多种动物形体综合而成的,是原始动物崇拜的产物。把龙视为神,并成为原始氏族公社一个统一的共同尊崇的最高物,显然是先民们对动物原始崇拜的引伸,也是人类在童年时代审美活动的艺术关照。把对龙的尊崇转化为精神寄托,并赋予其精神内涵,对山西的《龙舞》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民间把龙视为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并作为表达愿望的方式。人们在干旱时舞龙求雨,春节时舞龙以求吉祥,二月二龙抬头也舞龙,而且还有求龙赐子、赐长命锁的。

龙灯由龙头、龙尾和多节龙身构成,内以竹蔑或铁丝为架,外裱纸或布,节与节之间用布缝成筒状相连,彩绘其形,每节中部置插蜡梗,下部安置木柄。舞时,由多人各举一节木柄,左右挥舞,使龙体在空中悠悠蠕动。特别是在夜晚,点燃龙体内的蜡烛,辅以彩灯、莲花灯等各式花灯,同时施放烟火、爆竹,使龙舞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流行于平定县移穰村一带的“龙灯舞”,以二龙戏珠为主要表演内容。整条龙计有9节,龙头似驼,眼似虎,耳似牛,角似鹿,鳞似鲤鱼,身似蛇。表演形式以跑阵为主,有双龙交错跑四边形的“开四门”,有龙头向前、龙体左右对称盘圈形的“凤凰展翅”,有双龙相对、扭“8”字的“长蛇阵”,还有对角盘扭的“八宝”及“三碰头”、“卧龙搅珠”、“三环套两环”等。表演时,两条龙追逐着两颗宝珠,时而昂首如飞腾于云天之上,时而低回若游于波涛之中。此外,还伴有声声号角和缕缕烟火,以表现龙吟和龙吞云吐雾之状。

流行于岚县上明村的“龙灯舞”,龙体为12节,3丈6尺,前有一盏蜘蛛精灯引龙戏舞,后由24盏牌灯伴舞。表演分“激龙”、“蛛精作乱”、“蛟龙出海”、“环林擒蛛”、“泰山压顶”5个段落。在“蛛精作乱”一段中,表演者(丑扮)用“撑杆虎跳”、“扫堂”、“倒八字”等技巧动作,体现蛛精的灵巧多变和东奔西窜;而“穿门楼”、“跃月台”、“龙盘柱”等舞姿,则使龙盘旋飞腾的姿态更加壮观。此外,牌灯多变的队形,对整个表演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阳泉市龙泉村的“龙灯舞”,表现的是二龙捉拿蜘蛛精。它的阵式有“二龙戏珠”、“跳龙门”、“双盘龙阵”、“双龙会”等。此外,还有颇具特色的“绞活龙”和“龙灯魔女舞”。

龙灯魔女舞

“龙灯魔女舞”流传于山西运城市金井乡一带。

其起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拜龙请龙,为的是平息战火,民众安生。另一说是,二月二龙抬头之时,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舞龙是为拜龙求雨。

该舞属广场艺术。角色共27人。魔女16人,穿红色上衣,洁白长袖,飘逸的荷花裙下,缀淡绿色圆盘魔圈,头上分别束鱼、虾、龟、蚌的头饰,手挑一盏如意荷花灯。龙女2人,束龙形头饰,红衣绿裙,披龙鳞披肩,扎龙鳞靠腿,肩搭一条红色长绸。舞龙者9人,白毛巾包头,穿湖蓝色对襟衣,扎腰带,斜挎串铃,分别举龙头、龙身(7节)和龙尾。

表演时,拟人化的龙女、魔女在唢呐吹奏声中上场,她们以飘逸流畅的步子徐缓行进,变化着各种队形画面,并演唱《魔女歌》:“彩云飞,晚霞飘,云灯盏盏星月皎。姐妹相随到人间,一路欢歌一路笑。人间好,春光俏,粮丰林茂人不老。如今生活多美满,魔女不思回海涛。”表达她们对人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一条长龙翩然而至,与众姐妹共同起舞。舞时,魔女挑灯,以轻盈的“圆场”步为主,飘曳的水袖则变化多样,有:扬袖、搭袖、背袖、托袖还有山膀位、高低位等;龙女则左右手各握彩绸一端,舞动出“8”形和波浪形;舞龙者举龙小跑,摆动龙身,甩动龙尾,成一字长蛇、圆形、或∞字形,之字形。在整个表演中,龙灯舞显示着男性的阳刚之气,魔女、龙女则体显出女性的阴柔之美。

伴奏乐队由两支唢呐和一面大鼓、一面大锣、一付钹组成。魔女舞时用唢呐伴奏;舞龙灯时,用打击乐伴奏;共同起舞时,先用锁呐伴奏,后加锣鼓点。锣鼓点有[匝匝紧]、[新堂]、[三闪]、[磕牙]、[鸡抱窝]和[硬五槌]。

绞活龙

“绞活龙”流传于山西太谷县,以城关镇田家后(街)最为有名,有“东寺院的游九曲,田家后的绞活龙”的誉称。

太谷地处晋中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清乾隆以后,外出经商者遍及全国。据说该舞是本村经商者从南方带回来的。舞龙的活动由当地有威望的老者或主事人担任社头,组织起“龙灯社”,本村喜爱的人均可参加。时间在农历腊月三十的晚上和二月二龙抬头之时。每次在舞龙前,都要在庙门前放一张桌子,献上供品,点香烛,人们跪拜请龙。活动过程中,只要动龙(道具),必讲“请龙”,无论什么人也不允许从龙身上跨过;也忌讳龙体倒行。活动完后,再将龙送回寺庙。

该舞由“二龙戏珠”与“逗老龙”两部分组成。在东、西方距60米处的平地上搭两个形似彩楼的木龙棚,其间横贯铁丝、麻绳,装置两条小龙,中间吊一颗龙珠,成为二龙戏珠之造型。逗老龙活动在地面,既可与二龙戏珠同时表演,也可单独活动于街头、广场。老龙分龙头、龙身和龙尾。龙体(含龙头)平年为12节,闰年为13节。过去龙头重达50多斤,现约30斤左右,下安木把,须选3至5个粗壮强悍的男子轮流舞动龙头。龙身由木板和竹蔑扎成“实节”,节与节之间由绳索连接,裹上龙皮称“软节”。龙头与龙身衔接之处为3米长的软节,舞者拽动软节,牵住龙头左旋右转。另有一人舞动龙珠,在前引龙、逗龙。此外,还有17盏彩灯伴舞。

其艺术特点可归纳为“绞”和“抱”两个字。“绞”主要指空中选型的二龙戏珠。两条小龙以龙棚为联结点,操作者绞动龙棚内装置的辘辘,牵动两条小龙来回运行。“抱”是指地面上的舞蹈逗老龙而言。表演者舞动龙身,时而行进,时而转圈,做出“游龙”、“龙摆身”、“龙卷风”、“滚龙”、“盘龙”的动作。一条十几米长的苍龙,仿佛盘绕人身,又像滚动于地面,风格别具,选型独特。表演时,老龙出现在场地后,小龙相继在悬空的铁丝上翩翩遨游,随着节奏的加快,情绪的推进,老龙在地上来回盘旋,小龙在空中上下腾跃。最后,小龙双双从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与排放在地上的“锅子火”相呼应,五彩迸射,火焰腾空,加之彩龙闪烁,老龙翻滚,锣鼓喧天,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

该舞由击乐伴奏,舞蹈和音乐的配合无严格的规定,击乐只起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

狮子舞

“狮子舞”也称“狮舞”、“舞狮”等,流传于山西各地。活动于春节、元宵节或喜庆之时,是民间社火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狮子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舞狮既能表达人们吉祥如意的愿望,也寄托着百姓祛灾避邪的愿望,因此,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山西新绛县南范庄发掘的金墓中,有一幅狮子舞的砖雕:中间为人扮的假狮,狮子腹部缀布裙,下面露四条腿。前面有1小儿牵引逗弄,左上方有1小儿敲锣指挥。该墓的东、西两壁,还雕有一幅民间“社火”队,与之呼应对称。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吹笛,有人肩扛大瓜表现丰收乐,有人空手舞袖,身体扭曲,滑稽诙谐。还有双人歌舞,1人右手执扇,左手拂袖、扭腰,身旁有1人撑伞,似在表演故事。

舞狮一般由2人合作,身披假狮皮,共同扮演一头狮子。其中1人在前站立,手举狮头,1人在后俯身,双手抓前者的腰带,2人腿裹麻丝,鞋上缀狮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