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08

第8章 灯彩婆娑寓光明(1)

彩灯类是以色彩鲜艳,造型奇异的彩灯为道具,表达人们对光明的向往,美好的追求及节日欢庆的舞蹈。灯的做工十分精巧,有的把灯做成各种花朵形,有的做成蔬菜、瓜果形,也有的做成家禽或生活用具,还有的用瓦瓮凿成人面形的《瓦瓮灯》。表演时,有的用手提着或端着,如《花篮灯》、《花盆灯》、《九连灯》;有的用扁担挑着,如《担灯》;也有的用头顶着,如《顶灯》、《瓦瓮》;还有的是由人推着,如《转灯》。通常,人们在夜间表演灯舞,利用灯的光影,组成各种变化多端的图案,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给节日增色添辉。

跑灯

“跑灯”又名“花灯舞”。唯河津县小梁乡刘村独有。由男子表演。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秦大将军白起在刘村屯兵驻寨(现刘村还有白起墓),招募壮士,节日期间,祭神庆贺,兵丁手持松柴明子,跑步转圈,手舞足蹈,锣鼓助威,形成原始的“跑灯”雏形。后来当地人把它作为元宵佳节的传统节目,千百年来,经常上演,从而产生了“刘村灯,上千年,子丑寅卯年年演”的唱词。

“跑灯”的规模可大可小,一般在24人以上。它的基本动作有:走灯花、圆场花、跑灯花、转花、晃灯、绕花。艺人将动作要领概括为:“走要松,穿要猛,跑要快,身要平”。常用队形有:单腿子、双腿子、转子、六角子、八角子、十字穿花、里外穿花8种。

夜间表演时,随着队形的变化,举着花灯构成各种优美的画面。歌中唱道:“‘走灯花’似流星一闪一闪,‘圆场花’似长虹不见灯点,‘单腿子’似龙跑成一线,‘双腿子’似凤紧紧相连……”这些比喻,形象地勾勒出舞灯的特征。

“跑灯”以村内的庙前、巷道、十字路口、秋千架下等场地作为表演地点。表演的过程是,每到一个表演点都以“圆场”开始,各种队形表演完后,摆成“天下太平”等字样,接着由5—7人组成的说唱队演唱。唱时,多为一问一答;数板时,多为一领众和。然后,再转入另一个场地,最后到秋千架下表演,届时,点燃各种花炮或焰火伴随舞蹈,形成高潮而结束。

伴奏用大鼓、大锣各一面,铙一付,钹若干付。有[走灯曲]、[跑灯曲]、[摆字曲]等鼓点。

顶灯

“顶灯”流传于山西长治市武乡县东部,是一个由纪念诸葛亮演变而来的舞蹈。

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来到五丈原,怎奈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一个中秋节夜晚,诸葛亮静坐观星。他仰面闭目,一言不发。好久,长叹一声道:“我死后,外邦必来侵犯,可将我的遗体装棺高挂,外邦侵略时,南来,头朝南;北来,头向北,外邦必休。”不久,诸葛亮去世。众将领遵照他生前的部署去办,果然挡住了司马懿的数次进攻。后主刘禅为纪念诸葛亮披肝沥胆的忠心,在中秋节时,命将士们头上顶灯祭星。至后主建兴十四年,蜀国的一位姓张的大臣,为避奸臣陷害,出家修行,来到离相寺(武乡故城涅氏县的东部)当了和尚。但每逢中秋节,仍沿蜀汉顶灯祭星纪念诸葛亮的旧俗大闹中秋,并传授给附近的老百姓,使该舞流布到民间。

初时,“顶灯”配有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设“黄河阵”比作天河,黄河阵设在村中最宽敞的场地,高杆悬挂灯笼百盏,表演者头戴五彩灯进阵,由领队统一指挥,按一定的路线有序地进行。夜观阵形,很有特色。那时,邻近的小村都到大村去观灯,规模很大,场面亦很隆重。

在活动的过程,“顶灯”中逐渐加进了笙、管、笛、木胡等乐器伴奏,又与各地的习俗结合,使该舞的表演各具特色。

城关镇和潘龙镇的“顶灯”俗称“顶灯走故事”。舞者剃光头,戴夹鼻胡,头顶一盏糊花边彩纸的碗灯,身穿黑衣,腰系白裙,神情庄严肃穆地向前行进。每变换一次队形,便绕场走成大圆圈,由1人走至圈中演唱一段秧歌小调,主要步法有“凤凰双展翅”、“行进步”、“进退步”等。常用队形图案有“卷席筒”、“九连环”、“蛇蜕皮”、“双插花”、“小十字”。

石板村、大有村为两种形式:其一是“顶灯围马火”,亦称“黄河八卦阵”。在一个宽敞的场地上,设置燃灯的“八卦黄河阵”。“马火”即竹或木扎马形,上绑烟火花炮,舞者裸背、赤脚站在马背中间的开口处,两手抓马骨架两侧的木棍。点燃马架上的爆竹烟花,驾马火者率先跑入黄河阵;顶灯人分两队随后进阵,伴着噼噼叭叭的爆竹声,叮叮铃铃的马铃声,忽闪忽闪的灯光焰火及刺鼻的火药味,全体各按其路线,蜿蜓曲折地漫游黄河阵。其二是“顶灯伴文社火”。文社火以笛子为主,配以鼓、锣、铙、钹和小锣,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主,表演时,数十人顶着灯围成圆圈,由8至10人载歌载舞。

北上合村的“顶灯”人数多、气势大,前有武术队和打击乐开路,后随五彩顶灯队伍,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先到寺庙祭祀,然后进“黄河阵”跑灯。人们将它起名为“顶灯游黄河”。

白和村一带的特点是灯火相伴。在宽阔的场地上,将花炮、起火、雷炮和小炮装在木架上,组成“炮火城”,将火点燃后,表演者头顶花灯,在城周围转着跑,并走出“揉麻花”、“蛇蜕皮”的队形。也叫“顶灯围炮火城”。

洪水镇周围的“顶灯”则用于陪伴“跑腿秧歌”。2至5人拿响环,即兴编词演唱,唱时无音乐伴奏,顶灯人只围着唱者走圆圈。当地人称之为“顶灯伴跑腿秧歌”。

转灯

“转灯”流传于山西河津县李家堡、马家堡、刘家堡村。

传说源于商代,早期只是燃火堆、举火把转游街巷,后改为打着小灯笼漫行。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李家堡巧匠李峨年利用风车原理,将其改为圆形转灯。先用向日葵秆作灯架,把灯固定在上面,并饰以纸花、绣球、风哨、龙凤等。开始时,每个架子上只装1盏灯,现发展到装14—15盏转灯。

舞蹈多在夜间表演于广场。舞转灯者系青年男子,一般不少于20人,他们衔着口哨,穿红衣裤,脚蹬彩鞋,头扎毛巾,额插红花。领头人和压尾人各身挂一个大马铃,其余人皆挂一串小马铃。

表演时,舞者手举灯架,快速奔跑,变换队形,有时一队、有时两排,有时直线交叉,有时曲线并行,有时四行推进。旋转的彩灯,响亮的铃声,与清脆的口哨声相呼应,浑然一体。有40人的锣鼓队伴奏助兴,计大鼓4面,大锣10面,大铙10付,大钹16付。队形为:鼓居中,锣与铙在左右侧,钹在后。常用的鼓点有[架子鼓]、[风搅雪]等。整个表演,灯火流光溢彩,乐声震天撼地,场面宏大壮观。

七巧灯

“七巧灯”流传在临猗县太范村一带,是一种以七盏彩灯巧妙地构成各种象形图案的舞蹈。一般在农历七月七和春节期间表演。

关于七巧灯的起源,当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神话传说,这7盏灯的形状是巧娘(织女)点化而来的。每当农历七月七“乞巧节”,村里人就要在街头巷道里扎草人,并为之穿戴一新,以示巧娘下凡。人们供奉上瓜果食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村姑们,先烧香跪拜,以表虔诚之心。然后,姑娘们手持剪刀和针线,头盖红布,静心屏气地轮流坐在巧娘身边,旁边有一年长妇人,手持铜锣,连连敲打,口中念着乞巧词,这便表示巧娘在给姑娘们赐巧。人们认为,凡经过赐巧的姑娘,就会变得聪明伶俐,针工活计,剪花刺绣,样样精通。据说,灯舞中的7盏灯,象征着天上的北斗7星。所以在该舞中就有这样一段唱词:“七月七日乞巧生,7星扮作七巧灯,村姑各执灯一盏,能摆人物鸟兽形。”另一种说法,是由民间拼木智力游戏演变而来的。据说,在清同治年间(约1870年),太范村有一贡生,名叫何桂芳,从外地任教回乡,带回一种叫“七星板”的游戏,可摆出象形图案300多种。1912年,在春节闹花灯的启发下,他仿照七星板的形状,制作了7盏花灯,由7名小伙子执灯,依着他的指挥,摆出拼木游戏中的图案。后来,他的儿子何毓芝对灯形进行了装饰和美化,缩小其灯架,由7个姑娘表演,还根据所摆物件的含意,编写了歌词,增加了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