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小张村大解放
31051700000010

第10章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从旧中国“三座大山”重压下彻底解放出来(1)

一、解放战争阶段:奋勇投身解放事业的一代人

(一)解放战争初战告捷,我们村就重获解放

我们小张村村民经历了艰苦的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把我们村锤炼成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据史料记载,南窑巷周崇礼早在1943年2月就由区干部董登瀛介绍秘密加入共产党(后因故党籍没有保留下来),并将他家辟为我党的地下联络站。1943年5月成立了稷王山抗日根据地的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我们村是属稷麓二区政府管辖,而且是稷王山东麓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村,是根据地的一个立足点。后来又划归绛南县二区辖属。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政府从峨眉山下来,抢占抗战胜利果实,明里国共和平谈判,暗里调兵遣将,派阎军暂44师于日本投降后就抢占闻喜县城,于是我们小张村就又处于共产党八路军的人民武装力量与国民党蒋阎反动军队的拉锯形势之中。1946年7月,国民党中央军又撕毁国共停战双十协议,大举向晋南解放区进犯。那时,国民党闻喜县党部又趁机成立了锄奸队,实为复仇队,反攻倒算,捕杀我共产党区村干部150余人,我村村副杨森秀此时也因亲近共产党而被杀害。我八路军名将陈赓率军就在我县南乡发起“闻夏战役”,经4天激战,歼蒋军6300余人。1947年4月26日,我太岳纵队第三次解放了闻喜县城,接着闻喜全境解放,从此,我们小张村也获最终的解放。如此,我们闻喜县,我们小张村,成为了中国解放战争初期第一战役就重获彻底解放的地方。遭受过国民党蒋阎反动军政人员曾带着返乡团扑向我村进行反攻倒算,残害革命民众之苦,所以,我村村民特别是广大劳苦革命民众,都在迫切渴望和热切迎接我们彻底的解放,最终的解放,都在欢欣鼓舞,尽情庆祝,同时也都在擦拳摩掌,以实际行动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并投入到全国的解放战争之中。

(二)早年参加抗日战争的二柴英雄再显身手

曾经誉为抗日先锋的柴学侃,是我村南头巷人,曾化名梁继高。解放战争期间,他奉命到平凉一带从事地下工作。1948年冬任甘肃省工委特派员,到兰州开展地下工作,此时他出色地工作,绘制了守城敌军的军事部署详图,送出城外我攻城部队,为兰州的解放立下了头功。就在兰州解放的前夕,1949年5月,被叛徒冯成仁告密,被捕入狱,敌人用尽各种酷刑,皮鞭抽,木杠压,夹棍夹,烙铁烙,要他招供,而他始终坚强不屈,还正气凛然地坚持斗争。1949年7月26日,被敌人枪杀于兰州西北岩滩子一个暗洞里,时年34岁。

曾誉为抗日英雄的柴成德,也是我们村南头巷人,曾化名赵云岐。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到部队担负更重要的战斗工作。由于他奋勇直前,在战斗中多次负伤。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曾负重伤,已经白布裹尸,装入棺材,后发现还有气息,才又送往白求恩医院抢救治疗,得以生还。

(三)奋勇参军参战参加工作的知识青年

大凡在社会变革、历史前进的洪流中,往往都是知识青年一马当先。因为这是他们受到教育并接受信息最早最快的原因。我们村当时的知识青年三樊、二杨、一原,就是他们在解放战争年代看清了形势,立下了宏愿,选择了符合自己一生的前途道路,毅然而然,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个三樊二杨一原共6个人,具体是:

樊林峰,南窑巷人,1930人出生,1947年7月在栗村高小毕业后,就自愿到当时的绛南县二区政府报名参加工作。

樊林峄,南窑巷人,1932年出生,1948年7月在栗村高小毕业后,又考入随军由闻喜迁到运城的晋南中学,后由于解放战争的需要,于1949年夏季进军大西北的支前工作中,自愿报名由区政府分配参加工作。

樊毓清,南窑巷人,1928年出生,1948年7月在栗村高小毕业后,又考入了随军的学校,后直接参军。

杨杰臣,南窑巷人,1932年出生,1949年7月在栗村高小毕业后,报名参加工作,支援大西北。

杨得志,杨家巷人,1931年出生,1949年7月在解放战争中,报名考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司法班,从此参加了革命工作。

原永发,南窑巷人,1929年出生,1947年7月在栗村高小毕业后,就自愿到当时的绛南县二区政府报名参加工作。

(四)勇敢参军入伍并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勇士和烈士

李四娃,下北头巷人,1925年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临汾战役中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柴学斌,南头巷人,1916年出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79师炮兵营三连任战士,在部队入党,成为共产党党员。服役3年,参加了多次战役,完成了解放战争的任务后,于1950年9月复员回村。

柴得义,南头巷人,1924年出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解放临汾战役。

樊韩禄,樊家巷人,1925年生,1947年参军,曾参加解放运城战役。

樊生万,南窑巷人,1924年生,1947年由区干部苗佩芳在村东崖上介绍加入共产党,后因没有志愿书而未连续保留。1948年参军,曾参加二野挺进中原战役,后留地方武装部,任县区武装部干部,区武委会主任。

(五)觉悟了的拿枪人弃暗投明投入解放战争的七义士

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士兵,基本都是穷苦人,国民党当时的兵源就是来自拨兵、雇佣兵。阎锡山实行的就是弟兄两个的要一个去当兵,即使无兄弟的单个人,也要和邻里3人编一组,两个人代耕变工,一个人去当兵,如果不愿去当兵,也可出钱或出粮雇人去当兵。因此他们的士兵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心里都有自己的阶级觉悟,厌恶为欺压人的人去卖命打仗,所以我们村去给他们当兵的10多个人,除了死亡的4个人以外,其余7个人都易帜反戈,成为解放军战士,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了,具体是:

雷春正,下北头巷人,1929年出生,于1944年挣钱买兵去到阎锡山部队当兵,后在1948年晋中战役中反正倒戈,投入到解放战争之中,在部队加入了共产党。后任防化团团长,在珍宝岛保卫战中,率部速战速胜,立了奇功,立了大功。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张官禄,庄上巷人,1925年出生,1944年挣钱买兵去阎锡山部队当兵,后在1948年晋中战役中,反正倒戈,投入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在部队加入共产党。后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争,身负重伤,还继续战斗。曾任连长,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李景义,上北头巷人,1930年出生,1944年拔兵到阎锡山部队当兵,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反戈,投入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在部队加入共产党。曾任排长,后负伤,1955年春复员回家。

原永良,崖上巷人。1944年拨兵去阎锡山部队当兵,1945年反戈加入我八路军和第四野战军35团,1946年在部队加入共产党。解放战争胜利后,于1955年复员回家。

张发欣,南窑巷人,1930年3月19日出生,1944年拔兵去阎锡山部队当兵,1948年7月在祁县解放战役中,反正倒戈,投入解放军,在0079部队三支队任中士班长,后在177团二营炮连任班长、炮长,曾获解放奖章,并多次立功受奖,1957年12月退伍。

张天意,南窑巷人,1928年出生,1944年挣钱买兵去阎锡山部队当兵,后于解放太原战役,反正倒戈,投入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后任排长。后复员回家。

柴来来,南头巷人,1927年出生,曾因家穷,挣麦买兵在阎锡山部干过,后倒戈为我共产党稷麓县二区区干队当战士,活跃在我村一带。

另有落户于我村的张殿林,曾为阎锡山旧政府闻喜县第四区区长,后为闻喜县警察大队大队长。据说和我八路军游击队,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报,并多次支援枪支弹药。究竟是何关系,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只是在闻喜县一史书中有披露。但我们都愿相信张殿林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六)积极开展反奸除霸、反对剥削、打倒土豪劣绅斗争的骨干和民众

在进行解放战争的同时,我们村内也开展了反奸除霸、反对剥削、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据说我们村在1943年2月就由工作队董登瀛介绍周崇礼入党,从此建立了党的组织。所以,在1946年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村曾开展了反对剥削、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当时对有剥削行为的4户人家,封门斗争,没收了多余的土地、牲畜和大型生产资料以及多余的粮食,分配给雇贫农。后因国民党军队进犯,又形成拉锯形势。在1947年冬,我们村已随整个北塬,即原稷麓二区划归绛南县为二区,在受闻喜县的以乱斗乱打乱杀的自发的运动的影响,我们村内也乱棍打死了两个阎锡山的政务人员,还参与区上在东颜的斗争会,在会上也打死我村一个阎锡山的政务人员,他们虽然也干过许多坏事,但这种行为毕竟是无政府状态的,后来也进行了纠正和批判。同时受这种大运动的影响,当时我们村也被封门斗争的达9户,误斗中农占了一大部分,后来很快进行了纠正,退还了没收误斗户的土地、房屋、牲口、农具、粮食,还补偿了受害群众的损失,领导还亲自到误斗户承认错误,进行安慰。

上述斗争,虽然有些“左”倾错误,但经过斗争还是正气上升,社会安定,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战争。在这些斗争中,其斗争骨干有樊生万、周崇礼、柴学忠、柴满福、王兆龙等人,他们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七)积极支前参战的一大批村民

人民解放战争,是要解放军在前线打仗,但同时也要有人民群众在后方来支援,如抬担架、救伤员,还要用马车运送战争物资和面粉、食品、谷草等。我们村在1947年、1948年、1949年3年期间,共出民工约25000-30000人天,最长在前方服务的达5个月至1年的有70人,约15000多人天。带领民工的樊生万,在1947年夏天去河南豫西一次在前方就停几个月。周崇礼1949年夏天一次去西北带50人担架队一去就5个多月,因表现突出,还获得解放军奖旗4面。3年共出马车100辆次,约3000天。抬担架300副次,约6000人天。送门板100多副。共送缴军粮约20万斤,送面粉约50000多斤,送食品约10000多斤,送草料约50000多斤,送军鞋约500多双。在村内的广大男女民众,都在积极缴纳军粮,军鞋、军布,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我们村民当时的决心就是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由于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新纪元。

回望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这其中也有我们小张村村民的光彩;建立了新纪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我们小张村村民的贡献。

二、除旧布新阶段:艰难的激烈的民主改革斗争

(一)首举进行了有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