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让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创业中燃烧
31062300000060

第60章 看得开拿得下干得成

袁京平

鲁迅先生曾讲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的主人公余秋里,正是中国人的脊梁,在他身上体现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集中在看得开、拿得下、干得成三个方面。

受命为石油部长之初,余秋里部长放眼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四川、新疆、淞辽,身处京城帷幄之中,眼界宽,看得开,指点南北西东矿藏,为实施采油找准方向。余秋里部长上任以来,面对技术装备落后、地质形态复杂等困难,秋里部长啃得了硬骨头,打响玉门、克拉玛依、川中会战,拿得下硬任务。认准了找石油,就义无反顾不回头,少设备就人拉肩扛,少吃的就挖菜打猎,少人短钱就多方争取,定下的事就要克服重重困难,即便得罪人、被批评也要干成功——打出油,完成任务,交得了账。看得开、拿得下、干得成这就是秋里身上脊梁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谋事情、用措施、抓落实的导航标。

谋事情,看得开,才能把握全局,有的放矢。古人讲,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作出一项决策,确定一个目标,必须要谋全局。既要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又要正确把握本地实际;既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正确注重社会和谐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实际,又要放眼长远,重视可持续的发展。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区,发展的环境、质量以及经济总量、地区综合实力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在拉大。这就要求我们确定目标任务时,打开视线,放开思维,解放思想,像秋里部长选矿一样——放眼全国,通盘考虑,认真分析后,明确正确的方向,确定正确的目标,才能走直线、走捷径,使我们的发展既走得快,又不走弯路,从而更快地缩小与东部省区的差距。

干工作,拿得下,才能围绕目标,有序推进。目标是一种预期,能否把预期变成现实,关键在于有没有办法、有没有措施,要克服困难、要冲破阻力,把各项任务扛得住、拿得下。做什么事情,人们总想着顺风顺水把事情干完。但人生之事却恰恰是不顺者十之八九。是遇着困难止步不前,还是拿下困难继续前进,这是成事与不成事的分水岭。拿得下,正如《部长与国家》中写到:是一种气魄,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壮志,是……那种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宁夏的发展,好多工作都是在拿下困难继续干中收到显着成效的。前有星海湖、八车道之争,近有跨越式发展之议,在一个个困难、阻力面前,就是要把定下的事干到底,拿下一个个困难,取得一个个胜利。这也是秋里部长拿得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抓落实,干得成,才能达到目的,有所成就。抓经济建设,促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不是一个只管过程的浪漫事情,必须达到既定目的。我们所承担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对国家、对群众高度负责的伟大工程,必须要达到目的,实现既定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干事情、干事业,必须干得成,有所成就。干得成,干成事,是要经过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很多因素。但只要有放得开的眼界,拿得下的魄力,干得成必然是既定的结果。属于认识的问题,可以统一思想;属于能力的问题,可以调整人员;属于资金的问题,可以多方筹措;属于措施的问题,可以集思广益……总之,不能干半拉子工程,不能干半截子事业。不能因半拉子工程让群众对我们有意见,不能因半截子事业让我们的事业受阻。看得开,是我们干事的前提。拿得下,是我们干事的基本要求。干得成,是我们干事的结果。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样子三个问题。解决好看得开、拿得下、干得成,就是对我们工作方法正确与否的检验。

当前,在一些基层,有不顾实际高定指标的冒进行为,如地区生产指标增速定得过高,确定项目不计地方财政承受程度,等等,这是看不开的表现。工作开展后,进度跟不上,上面督,下面干,领导盯,才干得快,这是拿不下的表现。立项之时,口号高喊,几年过去,成了半拉子工程,这是干不成的表现。

看不开、拿不下、干不成与看得开、拿得下、干得成,是背道而驰根本对立的,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广大干部、各级组织要摒弃三个不,树立三个得,才能向余秋里部长找矿、打井、出油一样,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系银川市金凤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