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31103200000006

第6章 宋朝(4)

秦观与苏小妹的对联姻缘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对联巧联姻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是个相貌端庄,聪明过人的才女。苏小妹总是喜欢与苏东坡以对子开对方的玩笑。因为苏东坡的脸形有些长,苏小妹就作对联嘲讽他: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才流到嘴角边。苏东坡看苏小妹的额头比较突出,也作一句对联还给她:声音还在闺房内,额头已到厅堂前。想不到一句玩笑话,也组成了一幅对联: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流到嘴角边

声音还在闺房内,额头已到厅堂前

有许多爱慕苏小妹的才学的名门大户,就特别想娶到苏小妹为媳。哪知这对联被家人传了出去,使得那些年轻文人又担心苏小妹的相貌是不是太难看。所以也引出一段故事来。

有一个富家子弟名秦观、字少游。也是一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目空一世的年轻人。他就是特别崇拜苏轼一家,当然想与苏家结成连理,就可以常在一起吟诗作赋了。以前大户人家的闺女是不出大门抛头露面的。所以,秦少游有点担心苏小妹是不是长得太难看。于是,他就打听到苏小妹某天要去庙里上香。秦少游就扮成一个游方道人,提早到庙门前等候。

苏小妹的轿子一到庙门,秦少游就注意到了。当他看到苏小妹姣好的身材,相貌端庄。他心中的石头落地了。接着,他又想去试一试苏小妹的才华是不是真如传说中的一样高。秦少游就跟了上去,假装化缘。他上前一鞠躬说: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这个道人有点不正经,怎么老拿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她?于是她随口回绝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一听,才学果然不错,他又追上前再出一对子: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苏小妹不屑一顾地回一句: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中暗自叫绝,苏小妹如此秀丽清雅,举止潇洒大方,对子如此工整,正是他所想求得的佳偶。苏小妹进庙上香,秦少游就守在门外。等到苏小妹进香回转,正准备上轿时,秦少游又凑上去问: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撤手宝山?

苏小妹见这道人死缠乱打,心中更是讨厌,没好气地回答: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说完就进轿了。

到苏家求婚的人真多。有显贵富户的纨绔子弟;有才名远播的风流文人。苏洵为了让女儿自己选中如意郎君,就要求来求婚者必须写一篇文章来,让苏小妹批阅。在所有的文章中,苏洵发现苏小妹最中意的就是秦少游写的文章了。而且还批示说:“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秦少游不是出生在与三苏同一个时代,那他必然会成为那个时代的最有名的学者。因此,苏洵就答应了秦家这门亲事。

话说在决定举办婚事的时候,秦少游正在京城应试,家中缺少操办之人。于是商定将婚礼在苏家举办,等秦少游应试回来,就可以立刻完婚。

在新婚之日,苏小妹才知道,自己的如意郎君却原来是那天庙前化缘的道人。心想他提前来试探我,那我今天也要考考他。等到秦少游在婚礼上应酬客人,然后要回到洞房时,被苏小妹关在了新房外。命小丫环把守洞房门口,秦少游必须回答出苏小妹出的三道试题,才能进入洞房。

秦少游心里明白,苏小妹这是报那天他在庙前的造次之错。于是他就站在花园里,等着苏小妹出的三道试题。前两道题,他顺利过关。到第三道题时,一位丫环推开窗子递出考题。是一幅对联的上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口中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就是难对出下联。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再说,苏轼知道小妹的秉性,想到他会为难秦少游,就一直在院子的一个隐蔽地方观察动静。果然见小妹有招数。苏轼看天已半夜,秦少游还想不出那句对子,想出面帮他,又怕他脸面上过不去。于是,苏东坡等到秦少游呆呆地看着池塘的水的功夫,投了一个小石头到水中,平静的水面起了波纹。秦少游受到启发,立刻想到一句下联,他大声吟道: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秦少游终于闯过三关,进了洞房。

小妹吃醋

苏东坡老是邀秦少游外出游玩,这使得苏小妹很不高兴,因为她也想与夫君多交流诗词。但是又羞于启齿拒绝。

有一次,苏东坡又邀秦少游去仙鹤寺吟诗。临行时,苏小妹送到门口,伸出三个指头暗示秦少游只能玩三天。秦少游心领神会,频频点头答应。谁知文人聚在一起,雅兴正浓。秦少游将苏小妹的约定忘了。玩了五天才回来。

苏小妹觉得秦少游失信于自己,心中很恼火。当第五天夜幕降临时,他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知道秦少游归来,就立刻紧闭房门,赏他一个‘闭门羹’。秦少游这才想起自己失约了。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外面很冷,因为自己理亏,就一再的求饶。苏小妹从门缝里看到秦少游穿了一身玄色道袍,觉得他很像一个老道。于是,她大声说:“食言者必须自食其果,本夫人出谜诗一首,猜得出就放你进门。”说完就吟起诗来:

铜铁投洪冶,

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

天地我中央。

秦少游一听就知道是猜字谜。他也不直接猜,随口也吟出一首诗:

画(化)工何意把春催,

缘到明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苏小妹听完也立刻明白秦少游的藏头诗是谜底,立刻打开房门,连连称赞:“郎君所赋与奴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绝世奇才。”又摆酒设宴,为秦少游接风。

小妹的母女联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

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黄庭坚妙联妙谈

北宋诗人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先生。他自幼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颇负盛名。他觉得当地已无人堪与自己相比,应该走出家乡的小天地,游历名山大川,一来长长见识,二来显显名声。于是,便离开老家修水,首先来到当时江南的繁华胜地江州府(今九江市)。

当地的一些文人学士听说修水才子黄山谷光临,便一起相邀陪同黄山谷游览当地名胜,想乘此机会吟诗联对,试试他的才学。

这天,他们来到甘棠湖中的烟水亭上,只见亭上有个游客正在吸水烟。一同来的书生触景生情,心生一联,请黄山谷作对。联曰: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联中的“烟水亭”原名“浸月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唐朝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建亭于其上。后人因其《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为“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名“烟水亭”。上联既含此名胜,下联亦须以名胜对之。黄山谷毕竟博学多才,听罢,立即想起刚才游过的“浪井”来,灵机一动,随口对出下联: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众人听了,连称“绝妙!”原来,此井为西汉名将灌婴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带兵驻扎九江时所凿,人称灌婴井。因井紧靠长江边,每当大风吹起,江涛汹涌,井中有浪,故又名浪井。唐朝诗人李白曾有诗曰:“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

黄山谷听到大家的夸赞,不觉得意起来,行至思贤桥的时候,他神气十足地对众人说道:“此次出游,承蒙各位垂爱相陪,现在我也有一联,聊助各位雅兴,请不吝赐教。”说完,即念出上联: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联中的“德高刺史”,指的是曾做过江州司马,后又做过杭州和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白离开江州后,当地百姓十分思念他,便建了一座“思贤桥”,以资纪念。

此联一出,众皆愕然,谁也没有想到黄山谷突然有此一举,一时间,竟无人能对。黄山谷见此情景,颇有些得意地说:“各位不必为难,这里已有了现成的一联。”遂念道: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

联中的“情多司马”指的仍是白居易,他在任期间,曾于此亭送客,夜闻琵琶声,作《琵琶行》,亭因此得名。

大家见黄山谷年纪轻轻,竟如此知多见广,才思敏捷,不由暗暗吃惊。

随着众人游逛了一阵子,黄山谷愈加得意起来,心想:这江州府素享人杰地灵盛誉,可眼前这些文人士子也不过如此而已。于是,便面露骄矜之色,说道:“久闻江州人才济济,敢问诸位,有何难成之对示教,也不枉小弟至此一回。”

面对黄山谷傲气凌人的态度,大家都愤愤不平,决意要找机会将他一军,让他出乖露丑。

又行一程,来到小乔梳妆楼下,有人趋前一步,对黄山谷道:“不久前,本地有位才女,新婚之夜,仿苏小妹三难新郎之举,以此楼为题出一上联,要新郎对出下联,否则不准进入洞房。可那新郎却未能对出,竟至后来因此郁郁而死。我辈才疏学浅,也一直无以为对,今幸先生大驾光临,务请赐教,以开茅塞。”说罢吟出那句上联: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

君子君不恋

黄山谷毕竟聪明,那人话音刚落,他就觉出了弦外之音。心想:我正视他们如草芥,他们却将我比做痴女献媚,真是可笑可恼,若不想个妙句回敬一下,他们必定小瞧于我。正思索间,他抬头看见延支山上叶落花残,顿时文思泉涌,于是,便语带讥讽地说:“可叹那位新郎心窄命薄,死得可怜,我来替他对上一联,让他在九泉之下也得以瞑目。”言罢吟道: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

春风春难留

众人听了,不由暗暗叫苦:黄山谷在对句中自比春风,把他们比作依附春风的花草树木,但却文辞精妙,不露些微痕迹。因此,虽然被他捉弄,但又不得不叹服他的才学超群,于是,便争相恭维起来。这个说:“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尊颜,果然名不虚传。”那个道:“先生如此青春年少,竟然这般才华横溢,将来定是鹏程无量。”……听着这些奉承之言,黄山谷不由更加陶醉起来,自以为小小江州府,不值得久留。于是,便辞别众人,乘一叶轻舟顺流东下,想去吴越苏杭一带一显才华。他站在船头,望着天光水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不觉诗兴大发,旁若无人地吟哦起来。正这时,在桅杆下扯着篷索的少年非常谦恭地问道:“敢问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修水才子黄山谷吗?”

黄山谷诗兴正浓,不料被人打断,心中十分不悦,因此,也不吭声,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少年系好篷索,走过来说道:“适才见先生吟诗,本不该打扰,只因家父在世时曾留下一上联,许多年来,一直无人能对下联。听说先生才学盖世,尤善妙对,我恐失此良机,急切之下,唐突冒犯,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黄山谷听说是一句多年无人能对的上联,又见少年态度恳切,顿时来了兴致,点头应道:“既然如此,快请说来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