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31103200000008

第8章 宋朝(6)

岳飞妙联语泰山

一年仲春,岳飞结拜兄弟王贵、张显、汤怀、牛皋四人同登泰山,饱赏东岳风光。他们在游玉皇殿时,汤怀对王贵道:“兄弟,泰山奇观,千古叹绝,何不吟联助兴?”王贵道:“我的哥,你怎么忘了,是谁叫我们读书认字啊!”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众人一齐请岳飞题联纪念。岳飞也不推辞,借来笔墨后,寻思道:“远处,大河滚滚,近处,群峰拱岱;眼前,帝王将相留名;身后,骚人墨客题咏……”于是挥毫落纸:

流水崇山怀作者

这时岳飞打趣道:“下联该由二弟牛皋来写了。“牛皋一听哈哈大笑。王贵止住笑声,说道:“还是由岳飞大哥自对吧!”这是春风习习,送来阵阵清香。岳飞笑道:“好!”挥笔立就下联:春兰幽竹契风人。

联语简明形象,众人赞叹不绝,言笑而归。

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对联趣话

夫妻巧对寿联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世人皆知李清照工诗能文,尤善填词,殊不知她还能作画,其《琵琶行图》直到明朝还被人收藏,而且她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游戏也十分精通,玩起来游刃有余。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柳三变与张九成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不仅写了大量诗词,而且还写了不少对联。现录一副妙联于下: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柳三变即柳永,柳永有《破阵乐》词一首,其首句为“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可见上联是用人物柳永自己的词句来属对的。张九成,字子韶,《宋史》有传。宋绍兴二年三月甲寅,高宗策试诸路类试奏名进士于讲殿,以张九成为第一。九成对策中有句云:“澄江泻练,夜桂飘香,陛下享此乐时,必曰:西风凄劲,两宫得无忧乎?”故李清照撰此联以嘲之。下联也是用人物张九成自己的文句来属对的。用“张九成”对“柳三变”,除用“九”对“三”外,而且用“成”对“变”。按《周礼·大司乐》:“乐有六变、八变、九变。”《礼记·乐记》有:“再成、三成、四成、五成、六成。”《礼记》郑注:“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王学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解释曰:“变亦成也。”可知李清照此联对仗极为精当,实为不可多得的佳品。

杏林春暖

相传,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自从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流落在桃花坞,住在一间破茅屋里,那些慕名的文人,整天登门拜访不绝,李清照虽已年过半百,两鬓生霜,可一些酸溜溜的文人,竟痴情地做起歪诗,吐露出想娶她作妾的意思。李清照对这些文人恨之入骨,但也无可奈何。

有一年时近岁末,下了一场大雪,李清照已三天没吃饭了,她独坐门槛,望着白茫茫的雪天雪地,又看看门前的一棵红梅,想到如今的处境:沦落他乡,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感到:自己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该多好啊!于是,一时竟动了思春之心。

她提起花篮,走到门前的红梅树下,掐了半篮梅花,然后走进屋,裁了一联红纸,用梅花瓣粘出半联对子:“独梅隆冬遗孀户;”

桃花坞对面的杏花村,有位丧妻的老秀才,他见这联对子,知道李清照有再嫁的意思,就打定主意。待到二月杏花开时,他采了半篮鲜艳的杏花跑到李清照的门前,贴上一联红纸,也用杏花瓣粘出了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

李清照一阵心喜,急忙把那老秀才迎进屋里坐下。知心人相见,情投意合,后来他俩就结了婚。

陆游的书巢联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象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他把自己的住房取名为“书巢”,还写了一幅对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八十二岁状元趣联

宋朝有个梁颢,年轻时,多次上京应考,每次都榜上无名,但他不灰心,不气馁,发愤读书,持这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八十二岁高龄中了状元。他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对联的大意是:考中状元,年纪虽然比辅佐周文王的姜太公入仕大二岁,但比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还年轻八岁呢!

马远联逗小丫鬟

据说,被人称为“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小时性顽贪玩,不喜读书。

一天,马远偷偷溜出学馆,跑到塘边,攀柳折枝,搅水逐鱼,好不痛快。他玩得正开心,南邻一个丫环担着两只水桶走来。马远怪她搅了兴致,想吓她一下。待那丫鬟打满水挑起欲走之时,躲在树后的马远,“呔嗨”一声喊叫,吓得姑娘跌坐地上,水也泼了满身。马远还不甘休,装腔作势地喊道:

挑水丫头谁家女?

没想到那丫环大着胆子,低头回敬了他一句:

混账小子隔墙人。

这与马远的问话恰成一副对联,马远想不到这个丫环居然很有才气,又出一联吟道:

翠芦碧荷,且问你谁人栽就;

此时,丫环已经重新把水打满,挑起水桶,边走边答:

绿蓼红蕖,原是它天然生成。

马远听了又是一惊,待再开口,那丫环挑着一担水,头也不回地走了。马远碰了钉子,无精打彩地回到家里,忽然窗外传来一阵笑声。他起身探头朝外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挑水丫环,隔墙踏梯,拽着他家墙边桑枝,正摘桑葚吃呢。这回可有机会报复那丫头了,马远便干咳一声,高声问道:

南院北邻近居,偷摘人家桑椹子,该也不该?

只见丫双手扶墙,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对道:

东游西逛瞎混,不读古今圣贤书,羞也不羞。

一句话,揭到疮痂上,马远羞得哑口无言。

自那以后,马远一改故态,专心读起书来。后来,他不但在写诗作文章方面很有成就,而且还画得一手好画,与名画家刘松年、李唐、夏圭并驾齐驱,人们尊为“南宋四家”。

少年黄鉴因联开口

宋朝时,福建浦城有一个才子叫黄鉴,他长到7岁了还不会说话,人们都说他是个哑巴。为此,急得全家人四处求医,也不见效。

他的爷爷见他长得聪明俊秀,特别喜爱他,常常带他去游山玩水,见到什么风景和有趣的事儿,就耐心地讲给他听,还常常教他识字,并经常吟诗作对让他听。黄鉴总是很认真地听着,微笑地点点头。不少人都说黄鉴的爷爷跟一个小哑巴说话,简直是在“对牛弹琴,”白费工夫。

那知道,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的爷爷领着黄鉴走到了一口池塘旁,爷爷见池水又清又亮,把池中的景象全都展现出来,心中顿生感慨,不禁脱口道出了一个上联:“水马池中走;”

这水马是一种四条腿的水生动物,常浮在水面上,游得特别快。爷爷正在思索着下联,站在一旁的黄鉴竟然开口应对:“游鱼波上浮。”

爷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环顾四周又没有别人,这才相信真是黄鉴说的。他欣喜万分,赶忙领着孙儿飞一样跑回家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

黄鉴会说话了,而且第一句话就是对联,这件奇闻在远远近近传开了。

奸贼贾似道得联扬州

南宋末年,奸贼贾似道镇守扬州,扬州人民对他非常愤恨,但又不便公开反对,就将怨恨寄于联语之间。有一年元宵灯节,有人写了副对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

初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寓意骂贼。上联取自唐诗集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暗骂镇守扬州的“贾大人”是个无赖。下联取自唐人登第词:“扬州十里小红楼,尽卷珠帘一半。”

暗指他专权卖国,弄得三分天下二分亡。

州官田灯不许点灯

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欺压百姓,横行霸道,还蛮不讲理。他不许别人直接说出他的名字,说这是不尊敬他,叫“犯上”。他叫田登,不但“登”字不准说,不准写,而且象“灯”、“蹬”、“噔”什么的,也一律是“禁字”。谁要是不留神犯了“禁”,马上叫人拉下去打一顿板子。

这年正月十五要到了,这是民间的元宵节,也叫灯节,家家户户要挂灯、赏灯,叫做“放灯”。田登让人在城里贴出告示,规定正月十五怎么过。那告示上写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怎么“放火”呢?本该写“放灯三日”,那“灯”字不是不敢写吗?起草告示的只好写“放火”了。

老百姓看了,又笑又气:大过节的,连灯字都不准说,这是什么世道!有人就借此编了副对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是,不敢贴出去,老百姓就在下边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并且一直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