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教我们学处事
31323400000008

第8章 爱国一家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毛泽东想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便趁机派兵进驻台湾,充当起国民党的保护伞,进军台湾计划被迫放弃。蒋介石也曾想借朝鲜战争卷土重来,再返大陆,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既打伤了美国的脚,也扫了蒋介石的兴。“五年成功”的狂想终于成为一枕黄粱。大陆与台湾就这样形成了军事对峙的局面,国家的不统一真是中华民族的大不幸。

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目标和方针,也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中国人的殷切心愿。从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大局出发,毛泽东决定和台湾当局实行谈判,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956年1月,毛泽东向台湾国民党当局发出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呼吁,他说,还是和为贵,都是中国人,“爱国一家,不分先后,以诚相见,来去自由”。毛泽东的这些话是托章士钊先生专程到香港转达的。在那封以中共中央名义签署的信中明确指出:除外交之外,一切人事、军事、政治的权力和管理,均由蒋介石管理。那时台湾的新闻媒体都正处在大肆鼓噪说共产党挖了蒋家的祖坟。因此,这封信的最后还专门写明“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1956年7月16日,香港著名记者曹聚仁来到北京。曹当时名噪海外。他是章太炎大师的高足,又是鲁迅先生的好朋友,担任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时,邀请他担任《正气日报》主笔、总编辑,与蒋经国关系甚好。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在国共两党之间左右逢源。

周恩来在接见曹聚仁时再次表达了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他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北伐军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交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

接着毛泽东亲自接见了曹聚仁,具体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他说:“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蒋介石等)自己的方式生活,水里的鱼都有地区性的。毛儿盖的鱼到别的地方就不行。”他还表示说:“蒋介石同美国的连理枝解散,同大陆连起来,根还是他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他的一套。他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不压迫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这些思想周恩来把它们归纳概括为“一纲四目”,即台湾必须回归祖国(“一纲”);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乃至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响应中共和谈倡议。宋宜生这位有良心的中国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十年天地干戈老,再造山河是英雄。

然而蒋介石还不够英雄,他缺乏毛泽东那样宽阔的胸襟。当接到许孝发呈上来的报告时,蒋介石不由得勃然大怒,骂道:“娘希匹!他把共产党说得那么好,半个月就被赤化了。”随后吩咐许孝发告诉宋宜生,不必回台湾了,就留在香港算了,将“立法委员”的薪饷寄给他。此次和谈试探,就此中断。

毛泽东为实行国家统一所谋求的国共第三次合作虽没有实现,但他所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思想却影响深远,为邓小平构建“一国两制”思想提供了直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