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折年代
31328800000049

第49章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在反思林彪、“四人帮”横行,造成十年内乱的深刻教训时,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实际就已经提出来了。

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九大的致词中,就已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并强调:“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同一天,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对政治体制方面,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他指出:

林彪、“四人帮”从反面给了我们血的教训,使我们懂得,一个国家非有法律和制度不可。这种法律和制度要有稳定性,连续性。它们是人民制订的,代表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利益,一定要具有极大的权威,只有经过法律程序才能修改,而不能以任何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检察机关和法院,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事实真相,一定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职责。

在人民自己的法律面前,一定要实行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受林彪、“四人帮”之流的个人特权的灾难太深重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动员全党全军全民的力量,来向任何个人特权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

邓小平、叶剑英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了普遍认同。全会《公报》明确指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原则和要求,拉开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1979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揭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

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号召高级领导干部要为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作出表率,明确提出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退休制度,设立顾问制度作为过渡形式,尽快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的决定》。5月,提出党内生活、社会生活都要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任务。所有这些,都为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和目的。他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群众。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正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邓小平在讲话中列举了作为政治体制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存在的五大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对于这些弊端的危害和产生这些弊端的根源,邓小平进行了具体深刻的分析。

邓小平在讲话中还谈了几个“正在考虑逐步进行的”重大改革。

第一,中央将向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

第二,中央已经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再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和权限。

第三,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发指示、作决定。

第四,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

第五,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第六,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一定要由集体讨论和决定。决定时,要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在党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已经提出,基本决策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