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传世藏书-仪礼(上)
31569900000007

第7章 士相见礼(1)

【题解】

《士相见礼》记述士君子相交接的礼节仪式。本篇首先对士与士初次相见的绍介、礼物、应对、复见诸仪式作了详细说明,然后依次述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君诸礼仪。所以,此篇所述,实际上并不限于“士”相见之礼。关于篇名,清张尔歧说,士见大夫以下诸仪“皆自士相见推之,故以士相见名篇”(《仪礼郑注句读·士相见礼第三》)。《士相见礼》十分强调人际交往的伦理道德意义,它说,“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交往对象不同,言各有异,但都应以厚德劝善为宗旨。

【原文】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①。左头奉之②,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③。”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④,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

宾对曰:“某不敢为仪,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称挚⑤,敢辞挚。”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

主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⑥,敢固辞。”宾对曰:“某也不依于挚,不敢见,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出迎于门外,再拜。宾答再拜。主人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主人请见,宾反见⑦,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主人复见之以其挚⑧,曰:“向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挚于将命者⑨。”主人对曰⑩:“某也既得见矣,敢辞。”宾对曰:“某也非敢求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人既得见矣,敢固辞。”

宾对曰:“某不敢以闻,固以请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宾奉挚入,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于其入也,一拜其辱也。宾退,送,再拜。

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挚,曰:“某也辞,不得命,不敢固辞。”

宾入,奠挚再拜,主人答壹拜。宾出。使摈者还其挚于门外,曰:“某也使某还挚。”宾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摈者对曰:“某也命某:‘某非敢为仪也。’敢以请。”宾对曰:“某也,夫子之贱私,不足以践礼,敢固辞!”摈者对曰:“某也使某(曰),‘不敢为仪也’,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

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之以布,维之以索。如执雉。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如士相见之礼。

始见于君,执挚至下,容弥蹙。庶人见于君,不为容,进退走。士大夫则奠挚,再拜稽首;君答壹拜。若他邦之人,则使摈者还其挚,曰:“寡君使某还挚。”宾对曰:“君不有其外臣,臣不敢辞。”再拜稽首,受。

凡燕见于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

君在堂,升见无方阶,辩君所在。

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

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遍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后食。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若君赐之爵,则下席,再拜稽首受爵,升席祭,卒爵而俟。君卒爵,然后授虚爵。退,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君为之兴,则曰:“君无为兴,臣不敢辞。”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辞,遂出。大夫则辞退下,比及门三辞。

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以见,辞不得命,将走见。”先见之。

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士大夫,则曰寡君之老。凡执币者,不趋,容弥蹙以为仪。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凡自称于君,士、大夫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庶人则曰刺草之臣。他国之人则曰外臣。

【注释】

①此节记述士相见之礼仪。腒:干雉、雉脯。

②左头奉之:头向左横捧之。

③某也愿见……命某见:此句是求见者的话。凡初次相见,必须经人介绍。“某也愿见,无由达”:此“某”字为求见者自称。言久愿相见,无介绍以相通。“某子以命命某见”:是说介绍人传达了主人准予相见之意。某子:指介绍人的姓名。以命:以主人之命,即以主人之命命某来见。

④不敢为仪:不敢摆外表的威仪,表示诚心诚意地愿往拜见。

⑤称:举。

⑥某不足以习礼:谦词,犹云不敢当此崇礼。

⑦主人请见,宾反见:上相见毕,宾出,此时主人复请宾返,再一次相见。第一次见,要行礼,宾主端敬恭肃;宾返见,则为燕见,以展未尽之意,安坐畅叙,比较随便。

⑧主人复见之以其挚:复见,主人往宾家回拜,乃礼尚往来之义。以其挚:拿着宾来见主人时所执之礼物。礼,宾主相见,宾见主人礼毕,主人必还其挚。

⑨请还挚于将命者:将犹传。传命者,指摈相言。说还挚于传命者而不直指宾,是一种自谦、礼貌的说法。

⑩主人:主人到宾家,宾主关系对调。故此处主人即上文的宾;下文言宾,亦即上文的主人。

不敢以闻,固以请于将命者:亦谦词,即不敢以还挚之事来聒烦主人,只是固请于将命者而已,亦谓不敢当。

此节述士见大夫之仪。终辞其挚:即不受其挚。推辞三次为终辞,不复请。

此节述曾经为大夫家臣之士见大夫之礼。尝为臣者:即原来曾做过大夫的家臣而现在为公士者。礼辞其挚:一辞其挚而许。

贱私:古代卿大夫的家臣称作私人。

不足以践礼:践,行。言为夫子贱私,不足以行宾客还挚之礼。

此节述大夫相见之礼。饰之以布,维之以索:以布为衣束其身,以绳索系联其足。

四维之,结于面:用绳索栓上前足和后足,从腹下交出背上,结之于胸前。

左头,如麛执之:麛,小鹿。如献麛那样,头向左,一手执前足,一手执后足。

此节述臣见君之仪。至下:郑玄注下为君所。胡培翚《正义》谓下为堂下,义较胜。

容弥蹙(cù):容貌益显得恭敬诚实,局促不安。

不为容:不为趋翔之容。趋翔,趋走似鸟飞,是一种行步时表现庄敬的姿态。

进退走:走,疾趋。进退要疾行。

君不有其外臣:外臣,他国之人称外臣。上文本国之臣见君,君不还挚,此则使摈者还其挚,是不以为之臣,故说“不有其外臣”。

此节述臣燕见于君之仪。燕见:此燕见指私见,非公朝行礼,亦非宴饮之燕。辩:正。

君南面为正,臣正北面见之。

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方犹向。疑:擬度。谓如不得君正南面时,君在西,则臣正东面见,君在东,则臣正西面见,必须正向见之。不可预先揣度君之位而斜立向之。

升见无方阶,辩君所在:升见,升堂见君。无方阶;无一定之阶。辩:通辨。意思是,升堂见君,不一定从哪个阶上堂,这要看君在何处,君近东阶,则自东阶上堂,近西阶,则从西阶上堂,以近君为便。

此节述进言之法。非对也,妥而后传言:对,答。妥:安坐,指君而言。传言:出言,发言。这句是说,进言时,如果不是因君发问而作答,则必待君安坐后才发言。

大人:卿大夫。

始视面:谓开始时要观察其颜色可否进言。中视抱:抱,衣领下至带之间。谓既进言,视抱,容听者思之,同时,视下于面,表示尊敬。卒视面:最后看其是否听纳己言。勿改:

在发言至听者答应这段时间内,要端正容体等待,不要变动改容。

众皆若是:谓诸卿大夫同在,其仪亦如此。

若父,则游目:谓与父言时,目光可以游动,以观察其身心安否。

此节述侍坐于君子之法。君子:指卿大夫及国中贤者。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问日之早晏:晏:晚。即问现在什么时候了。以食具告:

具:俱、备。即告从者所食已遍。改居:变换坐的地方。从“久伸”到“改居”,都是疲倦的表现。

问夜:问什么时候了。膳荤:谓食用荤辛之物。荤指葱、薑、蒜之类荤辛之物。这也都是有倦意欲休息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