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嫡女谋嫁
31767700000007

第7章 夏家(1)

夏紫涵的祖父夏道生出生贫苦。十六岁金榜提名。十七岁皇上赐婚与梭罗王府三小姐李氏成婚,一时传为佳话。十八岁因治水有方官拜五品侍郎。仅三年后,也就是夏道生二十一岁之时得蒙皇上青睐,宣进宫中密谈一天一夜后得赐这座尚书府。当时先皇力排众议执意将这座硕大的官府赐给夏道生,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至此,夏道生深受先皇器重,平步青云。

夏家主宅位于天阳城外九十多里的瓮县上,瓮县虽然比不上永和第一城天阳城的繁华,却因地处南北交通要塞之上而繁荣兴盛,历为兵家必争之所。

这幢宅子占地极广,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之美丝毫不亚于南都园林。据闻这里曾是前朝君主的游园。后前朝覆灭,这府邸便也空了下来。

夏道生入住之后,又买了临街的田。推了北面的围墙。造了这莲花池和北溪桥。而后又过了数年,李氏年龄渐大,本着对佛主的一片诚心。又在莲花池以北的地方建造了向静园。而夏紫涵要去的就是这向静园里面的祠堂。

此时的夏紫涵穿过了北溪桥,径直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窄窄的林间小道,虽说是林间小道。却毫无绿色可言。倒是树上那堆积的雪给这片小道一种宁静庄严之感。

夏紫涵看着这既熟悉又遥远的景色。心中万般感慨。

穿过小道,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制造的石阶,两侧花盆作伴。夏紫涵拾级而上,一座雄伟庄严的建筑便跃然于眼前。

正前方的牌匾上,书“李耕堂”三字。寓意李氏勤劳之所。实则也就是李氏礼佛的祠堂。两侧石柱上刻有金字。上联曰“悟入无念之境界”,下联曰“一轮之心月顿明”。

关于这一副对联,夏紫涵并不陌生。前世自己在庵里的时候,云隐师太就是这般说的。喻为放下乃是惜福。

夏紫涵的嘴角苦笑了下,放下。又谈何容易。

她亦步亦趋的慢慢靠近这楠木做的房门,她走的极其缓慢。

前世,当自己推开这扇门时,她的祖母。也就是李氏(夏老太太)正跪在佛像前面礼佛。

那时的自己足足等了她半个时辰,她才转头。道“涵儿,来。来祖母这。”这是夏紫涵前世的记忆里,李氏第一次与自己亲近。

那时的她已有二八年华,夏家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那时候,她忐忑不安的走到夏老太太的旁边,顺势跪在她左面的蒲团之上。夏老太太慈祥的望着她,整了整夏紫涵额前的留海。

“大了,果真是不一样了,模样越发的出挑。谁娶了咱们家涵儿,那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夏紫涵垂眸,脸上却是爬上了一层红晕。

夏老太太又将自己手上的玉珠取下,道“现如今,你也应该能感受到夏家的难处。涵儿,若是这个家需要你,你可愿帮助这生你养你护你的夏家。”

边说边将这玉珠套于夏紫涵的手上。夏紫涵惊的从蒲团上跳起,“祖母不可,”心下却是阵阵凉意。终于到她了么?

玉珠随着夏紫涵的惊起散落在地,夏老太太目光一凌。哪还是刚那副慈祥的模样,怒道“正三品御前红人郑爽朗郑公公,家大业大。你过去了也断不会吃苦。”说完便自己起身,留下惊若寒蝉的夏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