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庆余年之终结者
3183300000022

第22章 决绝意(4)

(新书冲榜,各位好汉,用推荐票,砸我吧!)

……

……

号称北齐第一刺客的周成离开长宁侯府后的大清早,长宁侯府的大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一辆黑色的马车从倾盆大雨之中冲了出来,沿着宽阔的长街向东疾行而去。

凄清的早上,上京城大大街上几无行人,天空之中,疾风卷着豆大的雨滴,迅猛地砸了下来。石板铺成的大街上,积水渐深,马车在冒雨前进,溅起一片片水花……

……

…….

依山而建的北齐皇宫,山上有山涧,山涧顺着山道流到下方会聚成为一方清潭,潭旁砌着青石,潭中的清水顺着刻意打开的一处缺口往宫外的方向流去。青山天一道,讲究的正是天突然内合一,而北齐皇宫的建筑无疑受着青山天一道思想的影响,这让北齐的皇宫在大气之余,平添了一份灵动清新和自然。

有潭必有亭,青潭之侧,一个小巧的有着琉璃瓦飞角的亭子和谐自然地矗立着,北齐皇帝身上披着一件御寒的披风,内里穿着黄袍,双眉如剑微微挑起,双纯紧紧抿着,她就这样坐在青潭旁边的小亭子的石凳上,一直沉默着,一言不发。

北齐皇帝的身边很罕见地没有带任何的护卫,连经常陪伴她的司理理皇后也不知去了那里,只有一个村姑模样的女子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看那一汪清潭里的流水一直流出皇宫,这依山而建的皇宫也真的说得上是巧夺天工,天上下着倾盆的大雨,这山上下来的流水依旧是清澈无比。

大东山一事之前,苦荷国师便在这处水潭的亭子里与太后交谈了一番,然后飘然而去,踏上了大东山,最后却颓然而回,重伤而亡,他和四顾剑都彻底地败在了庆帝的手中。

自从庆帝死了之后,南庆继任的年轻君王李承平一直按兵不动,这北齐和南庆倒也平安相处了几年,不过现在北齐皇帝又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南庆那位年轻的同行地威胁了,因为李承平慢慢长大,对范闲的尊敬和畏惧之感也慢慢消失,试想,坐在这把椅子上的男人怎么会允许在自己的国度里还有个让自己办事还放不开手脚的人?当然,好战和对范闲充满着仇恨与妒忌的的叶完,对李承平信心的壮大也起了催波助澜的作用,而在最近,南庆的燕京大营和征北大营开始蠢蠢欲动,慢慢地向北压了过来,硝烟的气味开始弥漫。

威胁一向是很真实和残酷的,庆帝在世的时候最后发动的一次北伐,已经收割了不少北齐将士的生命,毁坏了许多的建筑农庄,所以这些年里,北齐一直在修养生息,但是其国力还远远没有恢复,要是这次南庆的无数铁骑真的踏上北伐的道路,只怕会在难以预知的时候杀进这座古老而雄伟的京城,点燃这美丽的青色皇宫。

……

……

想了良久,北齐皇帝这才从石凳上站了起来,走到海棠朵朵的身边问道:“小师姑,你真的要走吗?你为了你草原上的那些子民,你就放弃朕,放弃朕的子民了吗?如今北齐风雨欲来,上杉虎将军又收了伤,局势危艰,朕很孤单,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

海棠朵朵有些无奈地笑了笑,道:“陛下,西胡当前所受的压迫被北齐更甚,几年前我不在草原的时候叶完率部突袭草原,北方铁骑没有与草原雄兵回合,我几千儿郎战死沙场,就连速必达大单于也受了伤,从此一蹶不振。如今草原的实力大不如前,依朵朵之见,南庆必定先征西胡,再灭宋国,然后才出师东夷和北齐,如今西胡,北齐,东夷唇亡齿寒,朵朵只能以大局为重,回草原筹划。”

北齐皇帝听了海棠朵朵之言,不置可否,他望着砸落于青潭之中的豆大的雨滴,怔怔出了会神,眉宇之间的怒意渐浓,最后狠狠地说了一句:“叶完,又是叶完,既然你要做急先锋,朕就先杀了你。”

海棠朵朵听了北齐皇帝之言,心念一转,忙问道:“陛下有何谋划?”

“朕已请我北齐的第一刺客出山。”北齐皇帝神情坚定而决绝地道:“朕要杀了这个好战的狂口小儿。”

“北齐第一刺客周成!”海棠朵朵的心里也有些震惊。

当年南庆监察院院长陈萍萍与北齐锦衣卫统领肖恩交锋,陈萍萍计高一筹,将肖恩擒获,不过陈萍萍也受了伤,这个时候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杀了出来,打残了陈萍萍的双腿,要不是号称天下第一刺客的影子及时赶到,陈萍萍恐怕会死在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刺客手里。

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刺客就是周成,当时只有二十岁的年纪,真可谓初生牛犊不畏虎。

人的名,树的影,周成从此成了响铛铛的人物,只是后来他一直隐居不出,才渐渐让年轻一辈忘记了他的威名。

“陛下,行刺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慎重。”

海棠朵朵面色也有些凝重起来,她想了一想接着道:“范闲是个顾忌颇多的人,正所谓能者多劳,他的这一生恐怕是要一直担当着维护天下和平的重任了。但同时范闲也是个恨厉之人,谁先想打破现在这个和平的局面,只怕他手下的那些监察院旧部和东夷剑庐的高手就会出动。范闲制衡着天下,这叶完纵然劝唆着南庆皇帝发动战争,想必没有范闲的点头,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吧,除非他能先将范闲踩在脚下,可是,现在正个天下谁有这个实力呢?”

“朕是一国之君,北齐万千民众之安危重若泰山,我岂能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范闲的身上呢?更何况他向来是个爱记恨的人,此次朕没有将红豆交给王十三郎,范闲的心中必定不畅快。”

北齐皇帝将双手负于身后,深深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片大陆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泰山’,‘重若泰山’这个词当然是在范闲来到这个世界后才有的,北齐皇帝虽口口声声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范闲的身上,其实她看《石头记》,读范闲的诗文,潜移默化之中她的骨子里早就范闲深深的影响。

一想到这里,海棠朵朵的心里就有些好笑和好气,皇帝陛下和范闲,这不就是两口子在斗气吗?

********************

(新书冲榜,各位好汉,用推荐票,砸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