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31843300000032

第32章 涉外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涉外及国内部分民族民俗礼仪

【本课重点】

●礼宾次序常用的排列顺序

●国外馈赠的禁忌

●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

【本课正文】

涉外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人民警察在与境外人员的接触和交往中,只有广泛地了解各国、各地区的宗教信仰、民俗禁忌和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展执法工作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友谊。

民俗礼仪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以及当地人文风格特点的礼仪规范。人民警察在执法、服务中应有针对性学习、熟悉相关内容,这对人民警察顺利开展工作有重要帮助。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增加,人民警察在执法及生活中所面临的涉外事务也将不断增多,涉外礼仪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人民警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涉外礼仪就是对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即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其基本内容就是国际交往惯例,指的是参加国际交往时必须认真了解并遵守的常规通行的做法。概括而言,就是国际通则。

(一)形象与举止

涉外交往中的形象与举止直接关系到国际友人对中国人民警察的素质评价,也关系到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国际友人心目中的文明地位及国家形象,作为人民警察应谨慎对待。

1.警容严整,待人热情庄重,服务及执法正规规范,交往及应酬合理有度,态度不卑不亢。

2.在工作之外的交往中要注重人格、国格,既要保持本民族中优良的为人、待客之道,也要在形象设计中兼顾友人的个人感受与国家习俗。如服装的穿着上,男士应遵守“三一律”或是“三色原则”,即要求男士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应使自己的公文包与鞋子、腰带色彩相同,全身上下的衣着应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女士不应使自己的袜口暴露在外,不仅在站立之时袜口在外不合适,就是行走或就座时袜口外露也不合适。所以常穿裙装的女士,最好穿连裤袜或长筒袜。

3.参照国际通行惯例设计或限制自身的行为举止。如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如拍拍肩膀,长辈对孩子抚摸头顶或脸蛋,同性携手而行等等。

4.坚决摒弃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如当众挖鼻孔、抓痒、脱鞋、跷“二郎腿”等,或是在与人交谈时用手指向对方。

(二)礼宾次序

国际交往中,礼宾次序是指对出席活动的国家、社会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它直接体现本国对各国宾客的礼遇档次,是个组织性很强的敏感问题。礼宾次序常用的排列顺序有以下三种。

这是礼宾次序排列的主要根据。一国代表团,按其成员的职位高低安排;多国代表团,按团长身份职位高低安排。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按相当的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

在多边活动中,常采用按参加国国名起首字母顺序安排,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如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东道国出于礼貌往往排在最后。

东道国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可按代表团抵达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也可按应邀复函日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

(三)馈赠与接受

外国人在送礼及收礼时,都很少有谦卑之词,一般是双手接过礼品并向对方致谢。送礼花费不大,礼品不必太贵重,但是讲究包装精美,而且要公开大方,并喜欢收到礼品后立即打开,说出感谢的话,拒绝收礼一般是不允许的。

给美国人送礼,可“以玩代礼”,也可送葡萄酒或烈性酒,高雅的名牌礼物他们也很喜欢。

给英国人送礼要轻,如鲜花、小工艺品、巧克力或名酒。

给德国人送礼,价格要适中,典雅别致,包装精美。

给法国人送礼,不可初次见面就送礼,一般可在第二次见面时送礼,礼品常是几枝不加捆扎的鲜花。

给日本人送礼,比较注重牌子和礼品的包装,但不一定贵重,送礼者不要在礼物上刻字作画以留纪念,以便他们转赠他人。

给韩国人送礼,应以本地出产的东西为主,所以只需备一份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特产为好。

给阿拉伯人送礼,应馈赠贵重礼物,喜欢名牌和多姿多彩的礼物,不喜欢纯实用性的东西。初次见面不宜送礼,不能送旧物品和酒。

在港台风俗中,丧事后以毛巾吊丧,非丧事一律不能送毛巾;剪刀是利器,含有“一刀两断”之意,以剪相送会使对方有威胁之感;甜果是祭祖拜神专用之物,送人会有不祥之感;港台话中“雨伞”音同“给散”,若送雨伞会引起对方误解;台湾的居丧之家习惯不蒸甜食、不裹粽子,如果以粽子相送,会被对方误解,十分忌讳。

日本人忌“9”“4”,因为“9”与“苦”音同,“4”与“死”音同;西方人喜单数却忌“13”;英国人不能送百合花,以为有“死亡”之意;荷兰人不能送食品;波兰人除爱人、情人,不能给其他异性送玫瑰花;日本人不能送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美国女性不能送香水、化妆品、衣物、假首饰,那会以为你看不起她。

(四)数字禁忌

一些西方人眼中,“13”被视为不吉祥的数字,“13”成为西方人在许多场合都尽量避开的数字:宴会不安排在13号举行,不能13个人同坐一桌,也不能有13道菜,宴会厅的餐桌也是12号紧接着14号。同样,门牌、楼层以及各种编号,也不用13个数字。

西方人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如果碰巧这一天又是13号,则被视为凶日,也称“黑色星期五”。另外,西方人对“3”也有忌讳,一般在点烟场合,都是在点了第二根烟后,重新点火。

日本人非常忌讳“4”和“9”字,他们不喜欢由“4”组成的数字,特别是“14”“42”“44”等。参加日本人的婚礼,送的礼金要避免偶数,因为他们认为偶数是二的倍数,容易导致夫妻离异。

(五)个人隐私

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这八个方面的问题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就必须自觉地避免与对方交谈时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如外国人对“年龄问题”比较敏感,轻易不会告之于人,是因为外国人一般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而对于“老”字则讳莫如深。中国人常用的“老人家”“老先生”“老夫人”等尊称,在外国人听起来却有如诅咒漫骂一般。特别是外国妇女,最不希望外人了解自己的实际年龄。所以在国外,一位真正的绅士,应当永远记住女士的生日,而要忘却女士的年龄。

(六)其他礼仪细节

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待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用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不可随地吐痰,不可到处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用西餐时要按照刀叉顺序由外向里取用。最大的匙是汤匙,最大的刀叉是吃肉用的。用刀叉切食物时,应右手持刀,左手持叉,每次切一片或一块,不能同时全部切开。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并排放在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刀口向内摆成八字或交叉摆放。

(1)参加舞会,服饰要整齐,仪态要端正。国外举行舞会,通常在请柬上注明服装要求,以穿晚礼服和西服为主。

(2)较正式的舞会,第一场舞,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男主人与女主宾、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

(3)男子应避免只与一位女子共舞,也应避免同性之间共舞。

(4)男方邀请女方跳舞,应仪表端正,举止大方,不可太勉强对方。

(5)跳舞时,应注意舞姿,舞步不宜过大。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不能超过女方腰的正中。

(6)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场。

(7)跳舞时不得吸烟,不能戴口罩,不允许大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