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31873200000016

第16章 不怕有风险,就怕不谨慎

第一节 明确方针,少走弯路

对一些方面要进行了解后才能适应,少犯错误,有经验后就可以往前走。

——窦赛尔(标致中国总经理)

投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公司的经济状况,其结果还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成熟和发展。因此,在做投资之前,创业者一定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首先应有一个全局观念,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针:

①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投资计划和策略,千万不能乱点谱,闭着眼睛瞎投资。

②定期检查并调整投资项目,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要随机应变,顺风使舵。

③最好能花费些时间去进行研究,如调查市场行情走势,了解最新信息,掌握他人心理等。自己要做好投资记录分析,不可以“坐以待息”,被动地等待天上馅饼掉下来,守株待兔绝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的态度。

④投资分析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尽量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时时保持冷静头脑,切不可意气用事,误打误撞,更不能把赌博的心态带入投资活动中去。

因此,一个人想让公司有所发展,明确方针然后制定公司的计划十分重要。制定计划时,总经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文字游戏,在相当程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至为关键的。制定计划,就是要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的。

第二节 调查摸底,制定计划

做生意,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做小生意,在于勤;做大生意,要看政治、观局势。

——潘洪江(法国巴黎友和有限公司的创办人)

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总经理不仅要明确投资的指导方针,而且应对投资所涉及的一些具体情况作深入的调查了解,这样才能使计划具有可实施性。具体而言,在制定计划中,总经理应特别对下列的一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

(1)投资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商业投资者本身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它包括的内容很广,主要是经济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

(2)调查货源情况

货源情况对于商业投资者来说,是必须了解和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充足的资源,商业投资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后,才能正常的运转,获取合理收益。

(3)调查需求状况

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商业经营的好坏。没有需求的商业,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法做到买卖兴隆的。

在制订计划前,根据国外一些公司家的经验,可以进行下列方面的调查:

①需求总量调查。即投资前要了解预期顾客的需求水平。投资者可以采用连锁比率法进行测算。例如,投资者打算兴建一家饮料店,首先应弄清预期顾客的总人数,其次要测算人均可随意支配的额度。

②需求结构调查。即了解顾客购买力的流向。主要是根据居民收入水平进行分类,测算出每类居民购买力的流向。

③需求季节调查。即了解季节性变化规律。

④需求动机调查。即了解顾客购买商品时的购买动机,是求名心理、求新心理、求廉心理,还是求实心理等。

(4)调查竞争状况

①竞争对手的数量。

②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

③竞争对手的劳动效率。

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

⑤竞争策略以及潜在竞争对手等。

(5)商品销路的预测

对于总经理来说,预测商品销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投资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因为商业总是先买后卖,为卖而买。产品销路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如果公司经营的产品销路不好甚至没有销路,则投入的资金要想收回甚至增值,其困难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事实上,要想掌握产品今后的销路,需要综合了解多方面的情况。除了所经营商品本身的特点外,还包括商品设计、性能和用途、造型、包装、安全性、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等要点;还要了解顾客构成、需求水平、竞争态势、购买心理和购买习惯等各项因素,并且进行通盘考虑。

第三节 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通往成功的路上,到处是错失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前门进入的机会。

——中国商谚

要抓住商业之中的每一个机会,哪怕机会只有万分之一。机遇时刻在我们身边流过,然而,能够将其捕获,转化为利益的恩赐又有几何?一路长大,上帝的垂青又有几多?有多少人准备好了,看到了,抓住了?又有多少人因错过了而妄自菲薄呢?

机会是个美丽而又性情古怪的天使,她会突然降临到你的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就会飘然而去,不管你是如何扼腕叹息,她都不会再回来。所以,必须成功地把握好降临的机会。在商业活动中,能否抓住机会,完全可以决定你是不是会有所建树。

西汉时的一个富商无盐氏,就是靠独特的眼光抓住机遇发了财的。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的王侯以“清君侧”请诛力主削弱藩王势力的晁错为名,起兵反抗中央朝廷。为平息叛乱,长安城中的列侯、封君都要从军出征,军饷等开支均需以高利贷形式向民间借取。当时,放贷的人认为反叛的侯国都在函谷关东,军事成败尚难预料,生怕贷出之后连本金也收不回,所以都不肯出借,弄得利率越来越高。只有无盐氏取出一千金放贷,利息为本金的十倍。结果,在三个月内,吴楚平定,一年之中,无盐氏的利息收入十倍于本金,就此成为关中的富豪。

在商业竞争中,谁抓住了机会谁就能把握成功,而没有见微知著、善于捕捉和敏锐判断的能力,就不可能抓住瞬息即逝的商业机会。但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想到了就要做,有了好想法不付诸实践,梦想永远只能是梦想。做生意都必须从好的想法开始,差距就在于成功的私营公司总经理把好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而那些只停留在梦想中或者是迟迟不肯着手去做的人就会失败。

“通往成功的路上,到处是错失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前门进入的机会。”或者,我们能够从这句谚语中得到一点启发吧!

第四节 多出点子,扩充内容

10年前,他带着十几个民工用大铁锅炒沙子;10年后的今天,中专毕业的他“卖沙子”的销售收入却是一般公司不敢想象的。

——秦升益(仁创科技集团的董事长)

“我做梦都会梦见沙子。”仁创科技集团的董事长秦升益是靠做沙子起家的,他把它美其名曰为“沙产业”。秦升益的家在安徽大别山区,后来他到了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用他的话说,“在研究所,中专学历只能干粗活”。但正是这些“粗活”,却让他把沙子奇迹般地变成了新型建材,变成了精密铸造材料,变成了油田增产剂,变成了工艺品。

“现在做什么都要讲创新,谁说创新需要多高的学历?”秦升益说,创新的思维根本是从生活中来的,注意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就会有好点子冒出来。“易经》里有句话叫做‘一阴一阳为之道’,我有一项发明中的难题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解决的。”他的“耐高温覆膜砂”就是在从《易经》中领悟了“改性”道理之后,用3年时间,经过6000次试验,用了9吨沙子研究发明出来的。之后,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内蒙古沙漠上10元一吨的石英砂,就完全可以取代澳大利亚进口的7000元一吨的锆英砂而成为精密铸造材料了。

“如果能用沙子做成一种地面砖,下雨的时候像海绵一样把水储存在砖里,然后向地面渗透,这样雨水不就可以保存起来了吗?”这只是当年秦升益的“奇思妙想”之一,但是今天,具有这样功能的“生态砂砖”已经铺在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上。

看到今天秦升益的生产基地里的全自动生产线,很难想象他的创业是从小平房和大铁锅开始的。10年前,秦升益带着十几个民工在中关村的一间工棚里,开始了他“沙产业”的第一步。“当时买不起加热设备,我们就用大铁锅炒沙子。”秦升益说,就这样干了一年多,靠大铁锅里炒出来的沙子,秦升益的“耐高温覆膜砂”当年卖了200万。

从秦升益的成功经历来看,“点子”不在其新颖与否,也不必是自己独有,甚至不需要是什么“好点子”。重要的是,这个“点子”得具有市场潜能。以下是几点可以帮助总经理验正“点子”的市场潜力。

①这个“点子”是否会合乎实际的需求?目前或未来会不会有生意可做?

②顾客的需求是否足以维持生计?目前市场的发展空间怎样,或是已布满了竞争对手?

③这个“点子”是否能转为可做的生意?是否有相关的技术配合?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否在消费者能够或愿意负担的范围之内?

④你个人是否有所需的知识及技术?这个“点子”有没有人试用过?其结果如何?为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势必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详细研究才行,但很多时候,还得靠个人直觉来判断。

第五节 投资之前先吃透政策

企业做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取决于企业是否充分利用政策或关注政策的变化。

——南存辉(正泰集团创始人)

政策是市场的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变化当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机遇。这就看你有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不能在细微的政策变化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商机。

广州有一家商场的总经理平时非常注意研究政府决定。有一次,广东省政府下达文件,要求各单位处理库存物资,加快资金周转。这家商场的领导分析文件后认为,各公司一定会按照文件要求清仓查库,处理积压物资,这就为商业部门提供了一批廉价商品,抓住机会在商场的一角设一个廉价柜台,一定会受到企业和消费者欢迎。于是,他们立即派出供销人员到各家工厂洽谈业务,收购了大量的处理物资。

潮涌般的人流汇集到这家商场,使长期积压在仓库里的尼龙布、皮鞋、床单等商品,一时成了抢手货。廉价商场前后开办两年,为300多家工厂推销了大量积压物资,做成了8000多万元的生意。

大环境是带有方向性的因素,是决策的基本前提。只看到眼前的决策,只能偶尔获利,不可长期获益。

有些人做生意,两耳不闻窗外事,往往生意失败而不知其因。精明的商人经常研究形势变化,分析政府决策动向,然后决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决策超前一步,利润颇丰。

可见,要成功地抓住机遇,就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目光,看到今后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走在别人的前头,从而做到先知先觉,达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境界,从容面对每一个政策变化。

第六节 选项应符合法律法规

经营要走正道,为人要讲正气,产品要正宗,要讲信誉。

——南存辉(正泰集团创始人)

个人创办公司,进行投资活动,首先应了解法律。公司得按时纳税,依法经营,得保护职工权益。其次,公司必须依法成立、组建不同的公司,要依照不同的法律来规范。再次,要依法定程序同别人做生意,必须遵守合同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质量保护法等。再者,若所办的公司是涉外公司,那么还需熟悉国际惯例、国际经济法(如海商法、代理法、保险法)等。

公司即使是要消亡了,也有法规相伴。破产法就是为此而设立的。而其他法规中对公司的消亡处理也有相应的条款作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在投资选项时就应该明确投资的各项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依法行事。为此,创业者除了应熟习《个人独资法》之外,还得应懂得《公司法》、《外商投资公司法》、《私营公司条例》等。这些法规既是公司的组织法,又是公司的行为法。

除此之外,设立公司还应考虑和遵守下列法律法规:

(1)税务法规

任何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都负有纳税的法定义务,无法逃避,公司纳税也是义不容辞的。在我国,有关税收的方法分为三种:

①所得税的法规。如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②流转税的法规。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③其他地方税的法规。如城市建设维护税。

税收负担是公司投资活动的一项费用,是公司现金的流出。如何减少税负而又不违反税法,则是每个公司投资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财务法规

财务法规主要是公司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财务制度等。

(3)其他法规

与创办公司投资活动有关的其他法规有许多,如各种证券法规、金融法规、结算法规、票据法规等。

除上述法规外,作为投资者还应熟悉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对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行为的优惠及鼓励政策等。

了解投资活动的相关法规是正确进行投资的基础。但由于影响投资活动的法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如何从中理出头绪,科学思维,这也是正确投资的关键一环。

第七节 选择好的项目

有些创业青年是由于怀有比较高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对自己的所谓“创业项目”特别自信,甚至于极度乐观。往往把创业的前景和未来想象得特别好,也就不具备冷静分析项目可行性的耐心,很容易匆忙上马,而败下阵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姜博仁(国内著名企业商务教练)

(1)考虑项目的市场位置

对于缺少经验的公司,他们喜欢那种全新的、市场上从来没有的项目,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最好的市场是度过了萌芽期的市场,这样才能比较平稳。而成熟的项目也不是好项目,等于是在成熟的项目里面“陪嫁”,没有风险议价,也就得不到风险“溢价”了。

(2)市场的产品比较

如果项目在价格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在产品质量上又不是很差,这样就意味着一个很大的成功机会。

(3)特殊需求

当一个产品是市场上从来没有过的新产品的时候,要看是否满足市场上某种人的特殊需求,这个就叫小众产品市场。小众产品市场是公司的一块金矿,总经理如果能找到这个市场,成功率会非常高。小众产品市场的特点,就是开拓比较困难,但是一旦打开,盈利非常可观。市场非常小,市场竞争小,持续性非常好,所以也不必担心强者来进行竞争。

(4)项目的控制性

这是判断项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控制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资源,一个是软资源。硬资源是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如果是公司能控制的项目,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另外一个就是软资源,很多市场都是人为控制的,如果能做好这个市场,那么也会有非常大的成功。

(5)市场结构

包括现在和潜在市场的规模,经营者的数量,销售规模,竞争程度,购买者数量,购买者偏好,购买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产品的成本因素,分销渠道。

(6)重视项目的成长性

一般来说,市场上显示商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场已经开发了,但是现有的供应商不能够满足市场,在这个时候公司介入进去,成功的把握是最大的。

第八节 分析经营风险

正确的结果,很多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来的;没有大量错误的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我国著名科学家)

在创办公司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给投资活动带来了风险。

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力,经营管理因素对投资效益的形成与大小影响很大。投资者即使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足够的投资对象,也未必就能保证一定能够实现期望值,因为在周期很长的投资过程中,投资经营与管理是否得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的收益。

此外,公司在经营决策中,特别是投资决策中往往通过预测投资效益来进行决策。但投资预测是立足于已知的数据和信息作出判断的,而未来的情况则是多变的,投资周期长更便利这种变化与人们主观上的预测产生更大的差距。

另外,投资者本身的主观预测水平和预测决策本身又难免会有技术上的偏差和失误,这更增加了经营决策管理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大小。

所以,在进行投资活动中,经营风险是投资者必须考察和分析的问题。投资者对一切可能影响投资收益的“风吹草动”都要给予密切关注。

第九节 选项应注重自身的资源能力

在私人公司里,追求利润并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钱如何用活。

——赫特(美)

资源能力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和物质基础。一个公司如果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各种资源,想取得预期的良好收益就成了“天方夜谭”,随时都有失败,甚至破产的危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对公司来说就是“米”,没有资源,公司的投资就只能是白白浪费。

资源能力主要包括5个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人力要素、原材料要素和信息要素。这5种要素对投资起着决定作用,缺一项就有可能给公司的投资带来致命的损失。下边分别介绍这5种要素。

(1)技术要素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投资者要进行一项投资,必须具有必备的技术,它是投资活动兴旺的根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开发在公司运营中愈益显得重要。

(2)资金要素

货币资金的投入是现代公司投资营运的起点。每个投资者在投资时都必须考虑:公司的资金从何来?为何要投资?如何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人力要素

在公司的五大要素中,人力要素起决定性作用。人是公司的首要资源,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4)原材料要素

原材料是公司生产加工的对象,是构成公司产品的主要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自身的物质消耗价值转移到产品价值中,成为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原材料的供应多少、用量多少、质量好坏、品种如何、价值高低,对投资以后能否正常生产和产品价值及使用价值都有重要的影响。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

(5)信息要素

投资活动中,作为总经理如果心中无数,走一步看一步,那是再危险不过了。仅凭个人的经验(过去的信息)和直觉,在现代市场中去投资是很困难的。投资的基础就是信息。投资者的经验与直觉也是由信息积累产生的。但它只局限于个人范围之内,而市场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能把这两种结合起来,就能为公司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

只有全面分析上述各种要素,才能了解自身的情况,从而在投资选项上量力而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节 选项应有适当的规模

在中国,西门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速度问题。对我来说,更快地做出决策是最大的挑战。

——贝殷思(前任西门子中国总裁)

公司的投资规模决定了投资者对选定的产品的要求数量及其生产技术水平。公司制约投资规模的因素主要为:

①社会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总量以及市场的竞争状况;

②该产品的技术特点和所在行业的特点;

③该产品在公司全部产品中的地位及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④公司的能量级,主要是指公司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企业素质、公司筹集和调配资源和能力。

在上述因素中,前三个因素规定了产品投资应该达到的规模,后一个因素则决定了公司能够达到的投资规模,在四因素结合的最佳点上,就是投资者对产生投资的最优规模。

为了使创办公司的投资者在决策时能够更好地选择战略方针,我们将投资的战略归纳为如下几类,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发展型投资

发展型投资战略是投资者在现有水平上向更高一级迈进的战略,也是投资者广泛推行的战略,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战略普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如果试图同时在两个基础上实行多角度的投资战略,那么这个公司必将遇到极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这两个基础要求有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不同的投资战略,它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一些发达国家公司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2)稳定型投资

稳定型投资战略适用于稳定或下降行业中的公司。这些行业的市场规模已无法继续扩大,公司产品在质量、性能、形式上已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供需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时的公司只有防御之功而无进取之力,继续投入资源已经意义不大。因此,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设备投资,而是努力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不再扩大现有公司规模,但尽可能地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公司现金流量,以尽可能多地获取现有产品的利润,积聚资金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因此,企业除了对维持现在产品所需的一些项目进行小规模投资外,还可能对一些公司现在产品之外的“短平快”项目进行投资。

稳定型投资战略实际上是产品转向的一个过渡阶段。其过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老产品的寿命周期和转入新产品的难易程度。

公司推行这一战略的要点是:投资决策者要切实把握公司的优劣势,选准新的产品为投资对象。

(3)退却型投资

这一战略多用于经济不景气、资源紧张,公司内部存在着重大问题,产品滞销,财务状况恶化,政府对某种产品开始限制以及企业规模不当,无法占领一个有利的经营角等情况,其实施的对象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事业部、生产线或一些特定的产品、工艺。这种投资战略的特点是,从现经营领域中抽出投资,减少产量,削减研究和销售人员。这种战略又可分为两种:

①完全退却的投资战略,当公司受到全面威胁,即将破产时将全部资产清算出卖以收回资金,偿还债务。

②部分退却的投资战略,在公司受到严重威胁时,为了生存,公司将部分非关键产品或技术出卖,或者委托别人管理,放弃在某一领域的努力,紧缩经营规模,转产经营别的产品或与其他公司部门合并。

上述几种投资模式是投资者在选项时应完全考虑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选择适当的投资规模,量力而行。

第十一节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

我觉得曾经垄断的金融行业逐步放开的过程中,有许多特殊机会,谁抓住就会有较大发展。一个行业一旦由垄断向开放转变,其门户洞开的瞬间将爆裂出蓄积已久的巨大能量,一旦获取这种能量,公司就会得到超常发展的机会和资本。

——刘永好(希望集团总裁)

纵观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渗透;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要寻找产业资本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于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就像“冬虫夏草”一样密不可分。

据了解,世界500强公司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而国内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才刚刚开始,还处于相当初级阶段。一位金融专家曾经说过,从表面上看,我国公司的产业资本已经与金融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金融资本与产业链条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在产融结合中,如何才能挖到“第一桶金”呢?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总经理,要做到:

(1)根据资本运作的客观规律行事

产业资本运作和金融资本运作都有着不同的客观规律。

以产业资本为例,传统产业的投资,大多数是中长期投资,一般要在三到五年之后,才有可能有丰厚的利润回报,有的产业回报期可能更长。而金融业则不同,例如在股票市场上,只要投资准确,回报期可能很短,利润也可能很高;与此同时,如果投资失误,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投资者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所以,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公司对资本的回报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固定资产占有率,固定资产折旧率,利润回报率等等财务指标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对这些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即使你的公司从产业资本领域进入到金融资本领域,你也未必能够挖到“第一桶金”。

(2)要有必要的人才储备

每个总经理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但是当公司决定从产业资本领域向金融资本领域渗透时,必要的人才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当金融公司希望向产业资本领域投资时,也要网罗一些精英人才,才有可能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大展拳脚。

张瑞敏曾向记者说,他们在制造业方面的经验,如果生硬移植到金融业中,很可能会阻碍它的发展。有些做法是难以移植的,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发展战略,大胆引进人才的机制,都有助于海尔集团进入他原本比较陌生的金融领域。为了增加自己对金融领域业务的判断力,海尔还邀请了一些金融业的负责人来参加海尔的有关会议,虚心听取这些专家的意见。

(3)要对金融市场的风险有足够的承受力

在物质基础方面,具体地说,要有相当丰厚的资本和产业实力作基础,才可以进入金融领域,对此,许多总经理是有充分的准备的;在心理承受力方面,因为金融领域内的刺激性新闻很多,当这些新闻与自己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时,就会有一种“切肤之感”,不管亏损时让你感到的“切肤之痛”,还是盈利时让你感到的“切肤之乐”,都需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脏和一套完整坚硬的神经系统来承受,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么金融市场风险带给你的痛苦将大于欢乐,对此,许多产业领域的公司家们未必都已经准备好了。

第十二节 风险投资家玩的是创意

逆反行为和从众行为一样愚蠢。我们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家)

美国硅谷是信息业人士创造财富和神话的地方,这里的沙山路是风险投资家聚居的所在。有人开玩笑说,硅谷人什么都不怕,就怕缺少创意。只要有好的创意,什么都不带,拿着你的方案到沙山路去,大声地喊叫“INTERNET”“3D”“YAHOO”“AGP”之类最时髦的名词,或大家都听不懂的术语,立刻就会有风险投资家从天下掉下来,将大把的钞票送给你,其唯一的条件就是要让你成为他的创业伙伴。

ADR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1957年对数控设备公司的投资,是风险投资的最初典范。数控设备公司是由4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建立的高科技公司,与其他新兴的公司一样,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的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ADR公司通过购入股票的方式,对数控设备公司进行投资。但该公司的冒险得到了很好的回报,ADR公司最初只对数控设备公司投入了不到7万美元的资本,占该公司当时股份的77%。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高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0倍。这次成功改写了投资历史,从此风险投资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出现。它的出现,一方面为新兴高科技公司注入了启动资金,另一方面又为个人投资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风险投资的高额回报是产生这种投资的原动力。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投入、高回报,在几年的时间里,投资者就要见到效益,然后提前退出,由后继者接手。在国外,一般说来,投资者在3~4年后就退出。他们可以让下一个风险投资者接手,或者让其他公司收购,也可以直接让股票上市。风险投资的使命只是促进产权流动,在流动中实现利润。在这里,投资者提供了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经营者投入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双方共享所得到的物质回报。

风险投资是创造经济神话的“魔术之手”,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它是“勇气、智慧和艰辛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最好证明。在这里我们给风险投资做两点总结:

①能顶着风头,把钱投向别人不敢投、不愿投的地方,然后享受勇气和智慧带来的回报,这样的公司是真正大手笔的公司。其实不管大生意、小生意,做生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看似安全的投资方向,则必然已经人满为患了,一个后来者要想出人头地简直太难。危险的地方看似危险,但它只是客观条件的艰难,或者根本就只是因为人们的习惯思维才显得危险,在这里少了最危险的动物——人。这样就会时常在这里发现“幸运之神”。

②我国真正的风险投资还很少见,但风险投资在中国是势在必行的,不甘于老是按部就班地慢慢来,同时又有一定资本,更重要的是又有敏锐的目光、过人的胆识的你,当然在现在就要对这一充满前途的投资业有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当然还得资金上的准备),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风险投资在中国兴起后,创造硅谷冒险家们创造过的“神话”。

第十三节 单一扩张与多元扩张的选择

在私营公司努力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业务发展多元化和单元化选择的难题。多元化发展能够较快扩大公司的业务量和公司规模,好像也能够增加公司的赢利点,但事实上许多公司往往在多元化发展中亏损增加,结果是得不偿失,甚至会累及整个公司生存与发展。

——刘永好(希望集团总裁)

(1)执着于娱乐业一干到底

单一化发展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业务做深做精做大。集中全部的资金、精力和智慧,专攻某一领域,容易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容易积累经验,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任天堂就是一个例子。

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纸牌传入日本,数量很少,只有贵族才能玩。日本京都一个叫山内房治郎的人看准纸牌即将流行,开设了一家专门生产纸牌的作坊,取名为任天堂。十几年后,山内的儿子继承了这家作坊。随着纸牌在国内的流行,任天堂竟然占据了日本纸牌市场的很大份额。

后来山内的重孙山内溥继承了任天堂的产业。这位年轻好玩的大学生即位时,很多人都在看他的笑话,等待任天堂的寿终正寝。但山内可能继承了先辈们经商的天性,居然认真地干了起来。他建立总公司,集制造和销售于一身,强化组织体制,不惜违背祖先定下的规矩,借钱办厂,把以手工生产方式为主的任天堂变成了现代的流水线。1953年,他针对纸牌寿命比较短的缺陷,大量制造塑料扑克,营业额大增。1955年他与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合作,大量生产带有米老鼠、唐老鸭的卡通扑克,而且压低售价,一时间,全日本都用起了任天堂的扑克。随着销售量的直线上升,任天堂从一家制作扑克的小作坊,被全国熟知。

但是好景不长,塑料扑克尽管耐用,但其图形一直不变,对于那些好猎奇的欧美人来说,他们更愿意使用一次性扑克。任天堂的商品大量滞销,而日本由于有许多新流行的娱乐方式,青年人已经远离了玩牌这种活动,玩牌已经从贵族的游戏变成了下等人生活的一种象征。任天堂的危机没有让山内失去信心,他仔细思考,感觉任天堂还是不能脱离娱乐这一行业。他把目光转向了电子游戏,而且集中了全部资本和人力资源,这有一点像赌博,但顽强而固执是日本公司的共性。1973年,任天堂和三菱电机公司合作的液晶电子录像机推出市场后,扭转了公司业务下滑的趋势。不久,任天堂继续向电子游戏业发动进攻,推出了6种可供选择的家用彩色电视游戏机,之后每年,任天堂都要推出电子游戏机型,并提供各种游戏软件。任天堂旋风席卷了整个日本公司界,员工也士气大振。

80年代,永不满足的山内溥决定继续向玩具游戏进军。当时,日本和美国的几家公司推出了电脑游戏机,售价都在几万日元之间,销售量不大。任天堂经过大量投入和艰苦的科研,终于研究出成本低,但功能却比美国家用电脑更好的产品,终于使美国人投降,退出了电脑游戏市场。从此,任天堂获得了在电脑游戏领域的霸主地位。任天堂成为电子游戏的名称,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可以说世界上只要有电子游戏的地方,就有任天堂。但即使这样,任天堂仍然不放弃它赖以发家的本钱——扑克牌。

(2)多元投资,规避风险

单一化发展固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很多公司原来的主业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利润锐减,如果坚持单元化则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公司经常会有发展越来越难的感觉。另外,一旦市场的消费取向发生改变,公司就得转型,相对于多元经营的公司来说,这类公司转型要困难得多。

多元化经营可以避免公司风险。俗话说船小好掉头,船大尽管不容易掉头,但也不容易沉没。公司经营的范围越广,它承受市场冲击的能力也越大。发展多样化经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大量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有利于公司的成长。这种扩张方式的弊病主要是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摊子铺得大,难免资金紧张,一旦周转不灵,公司就会陷入困境。同时,公司触角伸得越远,它面临的未知领域也越多,公司陷入盲点的可能性也越高。有鉴于此,许多大的公司集团普遍采取一业为主,多方经营的方式。韩国的现代集团坚持的就是这种经营理念。

现代集团是韩国最大的公司垄断集团,它是创办人郑周永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1937年,郑周永用辛苦打工积蓄的钱独资开办一家粮食店,生意尚好,但由于日本殖民者实行粮米控制,他的粮食店只好宣布关闭。后来,郑周永买下一家汽车修配厂,这成为他发迹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的军用汽车需要大量修理,郑周永的汽车修理厂开始大赚了一笔。1958年,韩国政府宣布建立汉江人行桥,现代集团一举夺标,这是现代集团在韩国统治地位的开始。

如果现代集团的决策者只满足在建筑界打拼,现代可能不会有今天的规模,因为韩国的国内市场狭小,而海外市场又因为中国等国家的建筑公司竞争,利润逐渐减少。郑周永认为建筑业只有承包到工程才有生命力,否则,公司就生产不下去,甚至有倒闭的危险。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生存空间,现代集团还在建筑业非常景气的时候,就准备进军其他领域。

造船业成为现代集团的突破口。造船业是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当时日本的造船业几乎形成了对世界造船业的垄断。郑周永在一无资本,二无技术的条件下,在韩国兴建具有世界水平的造船厂。郑周永首先向日本的金融集团借钱,对其他国家有强烈戒心的日本人害怕韩国造船业的兴起,拒绝了郑周永的贷款要求。后来,现代集团得到了英国金融集团的支持,但现代集团必须拿出别人的造船订单,郑周永以低于世界价格16%的标准,为希腊的船王奥拉西斯造两艘26万吨级的船舶。

郑周永一边建造船厂,一边搞设计。结果这个船厂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建成了,与此同时,两艘巨轮也随之下水。

20世纪70年代,世界航运业开始走向低迷,现代为了开辟新领域,又走向汽车业。郑周永认为汽车将是个有前途的行业,早在1968年就创建了现代汽车公司,但当时还不能生产汽车,只能对元件进行加工装配。到1986年,现代汽车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每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轿车416000台、大客车4000台、卡车20000台。在国内有160个销售点,在国外有443个销售点,即使在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现代汽车也早已经成为美国国内汽车的强有力竞争者。

从任天堂和现代集团的绝对利润看,任天堂的投资方法略胜一筹,它的营业利润远远大于现代集团;从公司的知名度和抵御市场风险来看,现代集团根基更显稳固。

从这可以看出,公司的扩张方式其实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关键是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想法,然后采取果断的行动,无论是任天堂,还是现代,都是成功的典范。

第十四节 收购和兼并是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想成为生产网络全套设备,最快的途径就是收购。任何一家科技公司,只要思科觉得它具有面向未来的新科技和人才,又有能力为思科带来收益,钱伯斯就会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钱伯斯(思科系统公司CEO)

随着私营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私营公司具备了通过收购兼并进行扩张的实力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使得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行业整合成为必要。因此收购和兼并正日益成为私营公司做大做强和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思科系统公司的成长历史就是一段不断收购的历史,思科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通过收购、收购、再收购来实现的。有一次,英特尔公司的CEO安迪·葛罗夫到思科公司,他向思科的一群员工提了个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因为收购来到思科的?”结果,30%的人举起了手。

网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科系统公司的成长。针对市场需求,思科系统公司把战略转向了客户,为服务供应商、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终端到终端的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或联网支持。但是作为一家新兴公司,思科没有像硅谷传统的企业那样耗费巨资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什么都由自己开发,而是把整个硅谷都当作自己的实验室,采取的策略就是收购面向未来的技术和开发人员,以填补自己在未来产品框架内的空白。

三九集团兼并四川雅安制药厂,是因为雅安制药厂有品种和人才队伍,可以节省自主开发的成本和时间,又避免了开发失败的风险,短时间内能够取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对于雅安制药厂而言,则是依托优势企业,获得资金、信誉、品牌的支持,彻底改变了企业形象,使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化。三九集团兼并雅安制药厂体现了优势互补的实质,从而产生了1+1>2的效应。

花旗集团收购AFS主要是看中了AFS海外业务,AFS海外业务占总收入的1/4,收购AFS可以使花旗集团的业务发展到海外,增加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兼并AFS还能增强花旗集团的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信用卡业务,实现企业集团多样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收购AFS还可以节约成本,有利于花旗集团以更好的管理方式顺利进行整合,使AFS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没有哪个企业不渴望成长,而不断的收购实现资源整合可能是企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思科和三九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如果不顾企业实力盲目地搞收购扩张,结果可能使企业倒在扩张收购路上。所以,在收购或兼并前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如何进行收购或兼并才能达到帮助公司快速发展的目的呢?我们知道收购和兼并做得不好会使公司背上一个包袱,不仅不能促进公司的发展,提高公司的赢利能力,反而还有可能拖累公司。

②什么样的收购兼并才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为公司创造出1+1>2的价值;

③公司应当如何选择收购兼并的对象,如何评估购并对象的投资价值;如何确定购并对象的合理价格区间;如何在购并后对公司实行有效的整合;以及私营公司在购并时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包括购并国有资产时相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

因此,掌握进行有效的并购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组建一个临时的专家顾问小组,对于私营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十五节 私营公司应该避免掉进合资陷阱

坚强有力的同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不论哪种行业,你的伙伴既可把事业推向更高峰,也可能导致集团的分裂。

——约翰·D·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

2007年1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有这样一篇报道:“德国FAG轴承公司与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通过合资-控股-独资的‘三步走’策略,该合资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最终全部被德方控制。”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宁夏银川市,是一家大型国有骨干公司,是铁道部批准生产铁路轴承的厂家之一,年生产铁路轴承能力为新制20万套,全年现金收入近两亿元,占西轴当时全年现金收入的40%以上,产品占全国铁路轴承市场的25%,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FAG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最大的轴承公司。过去20多年来,FAG公司一直直接或间接参与中国铁路轴承的研究开发工作。

受资金困扰的西轴与正在中国寻找最佳合作伙伴的FAG公司接上了头,“借助于FAG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和知名品牌,嫁接于西轴的精华部分——铁路轴承,让它发展壮大,带动西轴跻身于全国乃至世界轴承行业前列”成为双方合资的初衷。

但是,在谈判中德方的条件相当苛刻。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福清说,德方提出必须要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市场,包袱都甩给中方,还必须控股,董事长、总经理要由德方担任,中方只能配副职。2001年,本着“市场换技术”的意图,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合资,合资公司中,中方占股份49%;德方占51%。中方以土地、厂房、设备、品牌、市场及生产资质入股,德方出资852万欧元。

合资公司投入运转,但人们很快就发现,FAG公司前两年并没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有效管理,同时还架空了中方管理人员。自从合资以后,西轴未尝到一丝甜蜜,却不断吞咽苦果:连续两年亏损千万元以上。按合资比例,西轴仅合并财务报表便合并亏损1000余万元。2005年5月,合资公司聘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裁员250人。西轴全部接收了原西轴股份公司员工身份的裁员。

连续两年亏损后,中方没有资金继续增加投资。这时,德方立即出资买下中方原来的49%股份,合资公司变成独资公司。改成独资后,富安捷公司的产品迅速通过了美国和英国认证,开发了国际市场,生产检验技术得到提升,原来的亏损也变成了赢利。中方则丧失了品牌、市场、生产资质等多年打拼的成果。

据了解,像西北轴承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并不鲜见,这种方式在有些地方已经成了外商吞并中资公司的一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