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医生
31909800000022

第22章 神经症(2)

三、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主要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特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青壮年期发病较多,脑力工作者较常见。占门诊就诊神经症患者的半数以上。起病多缓慢,病程可迁延数年,症状呈波动性,时轻时重。预后一般良好,适当治疗能够恢复。

(一)病因

1.社会心理因素

50年代末,我国对本症做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主要病因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节奏紊乱,过分劳累紧张为发病条件;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诱因。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凡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并伴有不良情绪的情况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如亲人死亡、家庭不和睦、事业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节律颠倒及长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均可能诱发本症。

2.生物学因素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个性特征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易紧张者容易得病。其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内抑制弱化,使神经细胞兴奋性相对增高。这时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强烈迅速的反应,并迅速疲劳,同时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皮层下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也减弱,因此出现各种症状。

3.性格特征

多有敏感、多疑、胆怯、主观和自制力差等性格特征。性格特征明显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发病;性格特征不明显者,则需较强烈或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后才发病。

(二)临床表现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要临床相,常有下述症状:

(1)衰弱症状:脑力易疲劳,无精打采,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持久,记忆差,脑力和体力均易疲劳,效率显著下降。

(2)情绪症状:感到烦恼,紧张而不能松弛,易激惹等。其内容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3)兴奋症状:感到精神易兴奋,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这种情况在入睡前较多,表现为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4)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等。

(5)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为多梦所苦,醒后感到不解乏,无睡眠感(实际已睡,自感未睡),睡眠醒觉节律紊乱(夜间不眠,白天无精打采和打瞌睡)。

(6)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有时这类症状可成为本症病人求治主诉,使神经衰弱基本症状被掩盖。

(7)多起病缓慢,就诊时往往已有数月以上的病程。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及时适当的治疗多数可好转,病程两年以上的慢性病人或合并人格障碍者,预后欠佳。

[病案]

某女,20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前常因担心能否考取大学而哭泣,伴有失眠、头昏脑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上大学后症状有增无减,上课时开始15分钟内尚能专心听课,之后疲劳倦怠、思睡、精神委靡、头脑昏沉感,以致听课收效甚少。在宿舍中怕声音与光亮,常因小事控制不住与同学发生争执,但事后又懊悔或道歉。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多噩梦。求治心切,四处求医,各种贵重药宁可自费也要一试。平时好静,喜文学,多思虑,遇事敏感等,反复诉说各种躯体不适感,唯恐患有重症,迫切求治。既往健康。父为教师,年轻时有类似表现。

诊断:神经衰弱

(三)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③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2.严重标准

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4.排除标准

(1)排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

(2)排除分裂症、抑郁症。

(四)应对策略

原则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调整生活规律也有重要意义。

1.心理治疗

在认真听取患者的陈述和详细查体之后,在其他治疗的配合下,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演变规律、防治措施,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和稳定性。

(1)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病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导其不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自身疾病的观察上,增加自信心。

(2)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对于紧张症状明显伴疼痛不适等症的病人有效,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

2.中医治疗

包括中药、针灸、气功、太极拳等,对改善疲劳症状有效。

3.药物治疗

根据症状表现可选用抗焦虑剂、脑代谢药等,宜小剂量用药。

4.其他

按摩治疗、水疗等,有一定辅助疗效。目前,脑功能保健治疗、电磁疗法、光电子治疗等在临床亦有应用。

四、焦虑症

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的威胁或者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这种情感体验就是“焦虑”。换言之,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似乎即将发生不幸时的心境。当其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人们在即将考试、登台演讲或表演、会见重要人物,都常有焦虑的体验。焦虑使人不快,常驱使人避开引起焦虑的事物。因此,从心理学上看,焦虑具有保护性意义。但过度的、无端的焦虑则被视为是一种病态行为。

引起焦虑的常见诱因是导致冲突的情境或事件。个体感到自己的应对能力不能适应客观情势的要求时,焦虑就迅速产生。焦虑亦能形成条件反射。个体的焦虑素质是产生焦虑的基础。有些焦虑型人格者从童年起就比别人胆怯、易紧张、自信不足,发生焦虑的倾向特别显著。由于焦虑的人过分紧张、戒备,对事件的意义常发生歪曲的判断,因此,解释病情时应避免加剧焦虑,多采取鼓励和必要的保证是有益的。不适当的过度检查也会加剧焦虑,甚至引起疑病症状。由于焦虑还可见于其他疾病,故应避免混淆。如低血糖症、甲亢等可有类似焦虑征象。药瘾撤药症状亦可被误认为焦虑症。焦虑可为脑器质性病变的早期症状或与抑郁症一起出现。焦虑症亦可被误诊为神经衰弱与癔症,或被误诊为心脏病等躯体疾病。

(一)病因

1.遗传

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2.生化

(1)乳酸学说。认为乳酸盐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有氧代谢异常、β肾上腺能活动亢进、外周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使有焦虑倾向者产生焦虑表现。有人在双盲条件下给14名焦虑症病人和16名正常人静滴0.5mol/L乳酸钠,结果13名病人在静滴过程中出现惊恐发作,而正常组仅有2人出现类似症状。

(2)神经递质。中枢NE能系统、DA能系统、5-HT能和-氨基丁酸(GABA)等四种神经递质系统可能与焦虑症发病机制有关。NE能系统特别在蓝斑起警戒作用,可引起对危险的警惕和期待心情。中脑皮层的DA能系统与情感行为和情感表达有关。5-HT能系统特别在背侧中缝核能抑制与焦虑相关的行为。中枢5-HT活动具有重要的保持警觉和控制焦虑作用。GABA则为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这几种递质在脑内不同部位相互作用,借助于CAMP和钙离子在亚细胞水平整合,引起脑和躯体各部位功能的不同变化,产生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

(3)中枢神经肽缩胆囊素系统生化异常。如静注缩胆囊素,能使健康者诱发惊恐症状,而且惊恐障碍病人比健康者更为敏感。

3.神经解剖

有人推测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定解剖部位与惊恐发作有关:

(1)急性发作可能与脑干特别是蓝斑有关,因为病人发作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爆发。蓝斑含整个CNS中50%以上的NE能神经元,神经纤维投射到海马、杏仁核、边缘叶和额叶皮层。动物实验发现,电刺激蓝斑可引起明显恐惧和焦虑反应,并有蓝斑神经冲动发放增加和中枢性NE更新加速。促使人类蓝斑发放增加的药物,如育亨宾可引起焦虑。减少蓝斑发放的药物如心得安、TCA、安定等有抗焦虑作用。因此蓝斑和NE能系统对焦虑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2)边缘叶为人类愤怒、警觉和恐惧等基本情绪的中枢。Penfield发现边缘叶的激惹性病变或刺激该部均可引起惧怕和惊吓反应,这一部位的破坏性病变使焦虑减轻。人脑的边缘叶富含BZ受体,静注安定对减轻焦虑有效,但对控制惊恐发作效果不佳,提示预期性焦虑可能与边缘叶的功能损害有关。

(3)恐惧性回忆是习得性行为,与脑皮质的认知和意识活动有关。从额叶皮层到脑干的神经纤维可把习得性联系和起源于前额皮层的认知活动传到脑干,刺激该部神经核,引起惊恐发作。

4.生理

(1)自主性功能失调假说。某些迹象表明惊恐障碍病人的发病可能与自主性神经系统有关。绝大多数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的,其主要机能是调节平滑肌、心肌、消化道内腺体、汗腺、肾上腺和其他一些内分泌腺的活动。在惊恐障碍病人中存在多种自主功能失调,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反应的高度激活性,还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改变,以及肾上腺素神经功能的改变。

(2)脑电图研究资料表明焦虑病人的α节律较正常对照组少,且α活动多在较高频率范围,提示焦虑病人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有人对13例频繁惊恐发作病人进行一系列生理测验,发现惊恐障碍病人处于基础状态时前额肌电活动较多、收缩压较高、心率较快,皮肤电反应变化较正常对照组小,提示病人心血管系统警觉性增高。

5.其他

病前性格特征: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有小波动。常常是心理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恐惧某些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焦虑发作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对可怕情境的条件性反射。

(二)焦虑症表现特征

(1)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2)伴发的心理症状,如注意困难、记忆不良、对声敏感和易激惹;伴发的躯体症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肝糖原分解、血压升高、心跳过速、胸闷、吸气困难、过度呼吸、骨骼肌紧张、头痛、颤抖、口干、两手湿冷,副交感性症状如多尿、肠蠕动加快、腹泻乃至大小便不自主排出、毛发竖起等也可能同时出现。

(三)焦虑症的临床形式: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

1.惊恐发作,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

患者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发作可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还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拥挤人群、商店、公共车辆中发作。

[病案]

林某,女,26岁,19岁有一次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碰了一下,尽管身体并无大碍,但很是后怕,以后就把这件事情忘了。24岁时,有一天到商场购物,又突然产生原因不明的恐惧、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同时胸闷、心慌、透不过气来、心率达每分钟120次以上,感到自己“不行了”、“快要死了”、“快要疯了”,迅速逃离商场,症状持续10余分钟自行消失。以后症状经常发作,发作频繁时,一周1~2次,少时2~3月一次。时间地点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心慌、心跳加快,每分钟达140~180次,时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发作时,生活、学习均正常。但此后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怕自己死去了别人都不知道。外出也需要亲人陪同。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过安眠类药物,但病情仍时有发作。因此忧虑发愁,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不如死了算了。

诊断:惊恐发作

2.广泛性焦虑一般为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除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口干、尿频、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病人的焦虑情绪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致,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并常为此感到十分痛苦。凡继发于妄想、OCD、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的焦虑都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而不应诊断为焦虑症。惊恐障碍是以惊恐发作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而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等。

(四)焦虑症的诊断

1.惊恐障碍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出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3)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4)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②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广泛性焦虑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3)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5)排除标准:①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②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五)应对策略

1.支持性心理治疗

由于惊恐发作给患者带来的恐惧体验,因此,给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主动配合医生执行治疗计划。可利用认知学派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不论什么样的解释,只要为病人所接受,就一定有疗效。

2.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①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出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②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3)分极脱敏练习: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之后,即进入系统脱敏练习。系统脱敏在求治者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①放松:具体放松方法与技术参见本章“放松疗法”。②想象脱敏训练:由施治者做口头描述,并要求对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便伸出一个手指头来表示。然后,让求治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想象训练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要求生动逼真,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一般忍耐一小时左右视为有效。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怖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如果在某一级训练中仍出现较强的情绪反应,则应降级重新训练,直至完全适度。③实地适应训练: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逐级训练,以达到心理适应。一般均重复多次,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除,方进入下一等级。每周治疗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比如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人,在治疗中,便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猫的事情;等到看惯了,不害怕了,再让他接触形象逼真的玩具猫,再让他靠近笼子里的猫,接着慢慢伸手去摸,最后去抱猫,逐渐除去怕猫的情感反应。

3.认知-行为疗法

直接纠正病人不恰当的想法和行为,包括纠正这些症状的出现、持续或恶化。主要目标在于减少与惊恐发作有关的内外恐惧和回避,最具代表性的是通过认知调整和逐个症状暴露相结合,但需要时间,病人必须积极参与。认知―行为疗法适当结合BZ,既可以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又可使药物有效减少惊恐发作。

4.运动疗法

是指导病人做循序渐进的规律性运动如跑步的疗法。一般而言,运动治疗较药物治疗起效慢,退出者较多。尤其应注意,在最初4周要使病人开始有规律的运动相当困难,只能在亲属陪伴下进行锻炼,随着锻炼计划的实施,大多数病人能坚持下来,并取得满意疗效。运动能赋予病人一种自主感,这是药物治疗不能做到的。运动治疗既可帮助病人养成更为乐观地对待躯体健康的观点,也可使病人的注意力从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中分散出来。这在治疗惊恐障碍方面,可能对不愿服药的病人有特别的价值,而且惊恐发作病人大多是青年人,不存在对耗氧性锻炼或其他形式体育运动的禁忌。

5.综合性治疗

提倡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惊恐障碍。药物主要针对惊恐发作,而行为疗法则侧重于回避性恐惧。通过调整病人的认知结构和系统脱敏引起病人认知改变,并可帮助病人减轻对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在治疗前需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以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五、恐怖症

恐惧是指个体面临危险时的情感体验。与焦虑的不同在于,焦虑时危险尚未出现,而恐惧是个体意识到危险的现实存在。通常个体认为自己是无力克服这种危险的,因而试图回避。恐惧可以是正常人面临危险的合理反应,也可见于有错觉、幻觉和妄想的精神病人。以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发生恐惧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性障碍,称为恐怖症。

(一)恐怖症的临床特征

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要表现。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在恐惧症中,诱发焦虑的主要原因一定是容易识别的,而且目前并无危险的外在情境或物体,并由此导致对这些情境或物体的特征性回避或怀着恐惧心情去忍受。从主观、生理及心理三方面而言,恐惧性焦虑均可与其他焦虑相区别,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度的不安直到恐惧。病人的担忧可能仅仅集中于个别症状,如心慌或感觉要晕倒,也常伴有继发性恐惧,如害怕自我失控、会死或会发疯。明知别人在同样情境不会感到危险或威胁,但不能减轻其焦虑。病人只要设想进入恐怖处境,就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具体特点为: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昏倒、心慌、颤抖、出汗等。

(3)对恐惧对象一定要有回避行为。

(4)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不合理、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上述各型恐惧症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单纯恐惧症尤其是动物恐惧症常起病于童年,社交恐惧症多起病于青春前期,场所恐惧症多在20~40岁起病。儿童的动物恐惧症可随年龄增长自缓,其他各类常有迁延倾向。

(二)恐怖症临床类型

1.广场恐怖症

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和拥挤场所等。病人常怕离家外出,怕独处,怕离家后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场所恐惧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害怕没有即刻能用的离场出口,有些病人因此而完全困于家中。许多病人因为想到在公共场所会精神崩溃就恐慌不已,因此对恐惧情境极力回避。虽然焦虑和回避行为的程度可有变异,但广场恐惧在各种恐惧障碍中对病人功能影响最大。大多数广场恐惧症为女性,起病多在成年早期。若不作有效治疗,场所恐惧的病情可有波动,并会转为慢性。

2.社交恐怖症

表现为对需要讲话或被人观看的情境有焦虑反应,多有回避行为。患者常有面红、震颤、恶心等症状。恐惧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等,如害怕见人时脸红(赤颜恐惧)、怕与人对视(对视恐惧)。

[病案]

男,17岁,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见人,以致不敢上街,不敢上学,不敢与别人(尤其是女性)打交道,一遇到生人就心慌,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不知手怎么放,脚怎么抬。总担心别人是不是在看着他,总是想:“别人为什么总要看我,是不是我有哪些地方与别人不一样?”为此集体活动不敢站在前排,吃饭时不敢排队,总借故逃避集体活动。自己觉得做事丢三落四,记忆力下降,夜里难以入眠,经常做噩梦。感到十分痛苦。

诊断:社交恐惧症。

3.单纯恐怖症

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动物,害怕高处、雷鸣、动物、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进食某些东西、牙科、目睹流血或创伤,以及害怕接触特定的疾病病人或情景,因此促发的情境很单一、很具体,并且能够像广场恐惧和社交恐惧一样诱发惊恐。特定的恐惧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现,如果不加以治疗,可以持续数十年。导致功能受损的程度取决于病人回避恐惧情境的难易程度。与广场恐惧相反,对恐惧情境的害怕一般没有波动。

(三)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第一项,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第二项,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第三项,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第四项,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四)应对策略

(1)行为治疗:行为矫正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方法是系统脱敏疗法,另外,生物反馈、认知疗法也可使用。

(2)药物治疗: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行为矫正。常用的有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如氯羟安定、阿普唑仑等;近年报道,丙咪嗪既有抗抑郁作用,也有抗恐怖作用。

六、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指人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我国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0.15%,一般认为男多于女,文化落后的地区较多见。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迁延数月或数年,预后较差。起病急、有明显诱因及得到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

(一)病因

病因未明。疑病症患者病前常有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执、吝啬、谨慎等性格特征,男患者常有强迫性特点,女性具有癔症性格。心理社会因素的强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

(二)临床表现

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做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这种疑病性烦恼是指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特殊嗅觉异常或自身形态奇异等单一症状的疑病症。

(1)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现为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病人为自己认为罹患的某种疾病感到苦恼,而非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感到苦恼。

(2)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个性特征,对日常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如心跳、腹胀等)做出疑病性解释。

(3)病人的疑病观念很牢固,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因为病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

(4)病人的上述表现不尽相同。如疑病性躯体不适明显,伴有焦虑或抑郁者称为感觉性疑病症。疑病观念明显,但躯体不适,心境变化不明显的称为观念性疑病症。身体变形疑病症主要见于青少年,病人坚信自己身体外表,如鼻子、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要求施行矫形手术,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如果这类观念不为解释所动摇,带有明显情绪色彩,就病人文化背景而言并不荒谬,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性超价观念。病人对有关疾病的各种读物十分注意,阅读后往往对号入座,加强了疑病观念。

(5)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6)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症状时轻时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损。较好的预后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起病;与某一躯体疾病相伴出现;病程在3年以内,无严重人格缺陷者;不存在继发性获益等。

[病案]

李某,女,22岁,父亲是干部,母亲是乡村小学教师,有一个姐姐在乡镇企业里当会计。她自小体弱,性格内向,常常喜欢自己一人遐想冥思,自称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她承认自己心胸比较狭小,而且比较多疑,任何人的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都可能使她感到受辱而偷偷流泪。

大学时,父亲因患脑瘤,查出不久后很快过世,李某怎么也想不通父亲那么好的身体,怎么会得脑瘤,而且说去世就去世了,以后便怀疑自己脑子里也长了肿瘤,好长一段时间终日忐忑不安,总怕自己得了绝症。有一次她的妈妈不在家,由哥哥临时做了一顿饭,她吃饭时,突然产生疑心:“这饭里会不会放了毒药?”那以后,她有好长一段时间日不思食、夜不安枕。总是抑郁不安,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诊断:疑病症。

(三)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做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2.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四)应对策略

(1)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在耐心倾听患者陈述与仔细检查之后,以事实说明所疑疾病缺乏根据,切忌潦草检查与简单解释。如配合其他治疗,疗效可能更好。对暗示性较高的患者,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催眠暗示可能获良效。

(2)药物治疗:无多大裨益。抗焦虑与抗抑郁药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