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下)
31988300000299

第299章 手术后的护理有讲究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生理功能衰退,手术后的康复比年轻人要缓慢得多。因此,病人和家属都必须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及功能锻炼,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床头护理不容忽视:手术后头几天,老人还不能自理,而且正处于手术后疗效观察的关键时刻,护士会定时观察血压、脉搏与呼吸情况和通过输液来控制感染、维持营养。为此,陪伴的家属要认真配合做好护理,如保持口腔卫生,定时清洗、喂食,注意各种输液或引流管道不致滑脱等。

尽量早期起床活动:这是防止老年人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及早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防肺炎发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防止下肢静脉栓塞;有利于通血活脉,帮助伤口愈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还有利于增加胃肠道功能,提高消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长期卧床而诱发褥疮。只要医生认为可以下床活动,就应该遵医嘱,打消顾虑,逐步由躺到坐,由坐到立,然后开始下床活动。

适当注意补充营养:老年人手术后补充营养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少食多餐和清洁卫生。富于营养是指饮食多样化,多吃各种营养素、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易于消化则强调食物必须细软和适当浓稠,术后初期最好吃些半流质食物,避免吃硬性、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多餐是指每日5~6餐,每餐不超过300~400毫升的食物,这样既可保证消化和易于吸收,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讲究食物清洁卫生非常重要,因为不洁饮食易引发胃肠炎、菌痢之类疾病,对老人的术后健康威胁很大。

注意细心保护伤口:伤口生长好坏及拆线时间长短与年龄因素有很大关系。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组织愈合能力较差,伤口愈合的时间也较长。未拆线时,每逢咳嗽、喷嚏、排便时都要用手按压一下伤口,伤口处用布带缚扎保护,定时换药。伤口拆线后1~2个月内仍不能使劲用力,也不能用力擦洗伤口。

密切观察反映病情:老年人术后病情可有多种变化,常见的如发热、咳嗽、腹胀、疼痛、呕吐、恶心、呃逆、尿潴留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早采取错施,以免延误病情。

不可忽视功能锻炼:手术1~2周后可进行两方面的功能锻炼:①为帮助全身状况的恢复,根据体力情况进行锻炼。②进行病变部位的功能锻炼,以促使该肢体功能尽快而理想地恢复,达到早日康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