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陶乐县志
31988900000033

第33章 电信

第一节 服务机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沃野设治局在治所杨柜设立邮政代办所1 处,行政归绥远领属,业务隶属甘肃邮政总局管理。民国三十年(1941 年)6 月,因行政隶属关系变更,县地邮政改宁夏省邮局属,陶乐所为省邮局平罗邮亭下属邮政代办所。1949年2月,设置新邮政代办所1处,隶属平罗邮亭,配员2人。

1953年11月1日,陶乐县邮电局成立,有职工4 人。1955~1958 年,先后增设红崖子、头道墩、月牙湖(新星)、高仁镇邮政代办分支机构4 处。全县城、乡、场邮政网络初步形成。1962年1月8日,陶乐县邮电局结合陕西移民陆续返籍,邮量减少,撤销头道墩、月牙湖、高仁镇、红崖子4处代办所,延至1974年,恢复红崖子邮政代办所。1986年,恢复高仁镇、头道墩、月牙湖3处邮政代办所。1998年,邮电分营,农村邮电业务萎缩,业务量逐年下降,将四所乡代办所撤销。2001年有管理业务人员13名。

邮电分营后,电信纳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走向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正常渠道。

第二节 服务设备

一、移动网络

1993年3月,石嘴山市邮政局开通了800 兆模拟移动通信网,在石嘴山市建设三个基站,陶乐县境内无基站。1996年7月陶乐县有800 兆模拟移动电话用户21 户,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依靠平罗县基站。1996年7月,石嘴山市邮电局开通900兆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1997年初,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电话的通信质量,扩大移动网络的覆盖范围,石嘴山市邮电局在陶乐县电信局院内建 900 兆移动通信信号发射基站,所用设备型号为阿尔卡特(ALCATEL)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A900型。1997年,调整更换为芬兰产诺基亚设备,开通陶乐基站至大武口移动电话中继电路30 路。1997 年底,陶乐县模拟移动电话用户与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有143户。

二、移动服务

1999年8月,移动业务与邮政电信分设,成立隶属石嘴山移动通信分公司陶乐移动通信营业部。陶乐移动通信开始专业运营。

2000年4月~2002年12月,陶乐移动相继建成林场、红崖子、五堆子、高仁镇基站。基站均采用芬兰产诺基亚900 兆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五个基站共有载频14 个、信道112 个。2002年9月12日陶乐县移动营业部搬迁至花园西街农机公司商业住宅楼下,营业办公厅用房及设备共投资50万元,建成装备一流、功能齐全的移动通信服务营业厅。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的增大,陶乐县移动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乡镇、主要公路、旅游景点基本实现了无缝隙覆盖。2003年2月,全县有中国移动通信网用户2500 户,实现了全国和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网漫游。开通了短消息、服务热线、移动梦网、集团移动电话、移动超级呼转、呼叫等待、缴费卡、呼叫限制、主叫显示等十几种新业务。

三、电报网路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首次由省府银川逾河经横城向东至绥区二台庙(今鄂托克前旗套力乡西庙)架长途专线1条,境长49 公里,在陶乐县高仁镇安装磁石单机1 部。民国30年(1941年)宁夏省为县政府秘书室赠配专职话务员1 人,线路维修工1 人。1953 年,架设石嘴山至县政府长51.8杆程公里长线1 条。设置红崖子驻段长途线务维修站1 处。1955~1958年,先后架设北通马太沟、查汉埂、红崖子三乡长37 杆程公里电讯长线1 条,装机3部。1961年,全县上达省府银川,下抵各乡镇,初次形成电讯网路。1971 年,陶乐县首次开办无线电业务,装备15瓦话讯机1部、44米双馈天线1付、鞭状小型天线1付、小型发电机1台。1981年,首次开设银川至陶乐县城长线载波1 路,调配单线载波机1 部,兴建北至石嘴山市二区定线1条。1985年,安装传输设备光端机。

第三节 电话业务

1984年6月,陶乐县公用电话开通。1995年8月,开通电脑上网业务。2002 年,全县有住宅电话4567部,其中县城2485部,农村2082部,局内电话机容量6412门,均属数字程控。2003年,全县移动电话4780户,固定电话6000户,其中小灵通200户。同年5月,陶乐县城装有58部公用电话,农村装有 7 部公用电话,开通宽带上网业务,窄带、宽带上网入户252户。

一、长途电话

1971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电讯局给陶乐县电讯局配备15 瓦无线电收迅机1 部、44米双馈天线1付、小型手摇发报机1台、小型整流器1 部。规定每日早晚呼唤,定时与银川电报房联系。1979年,增设开通大武口无线电报线路1条。

1953年,架通石嘴山至高仁镇长途电话线路,线长57.8公里,线径4毫米。开始用长线与外界联系。线路北起石嘴山越河经内蒙古白银套亥(时为陶乐县属)、红崖子、五堆子、马太沟至高仁镇。因属直达线路,沿途不设分线路,乡村使用长线仍要到县城邮局办理。1959年,自治区邮电局投资在原长线杆上加挂1对4.0毫米铁线,使用至1980年。198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邮电局调拨给陶乐县邮电局单线载波机1 部,增加相通银川载波1 路。当时陶乐县备有相通银川、石嘴山区定线2条。1985年,全县有长话业务局、所1 处,长话单达1.5万余件。

二、市内电话

陶乐县通用市话始于1952 年6 月架通石嘴山至县城(高仁镇县政府)长途电话线路。1953年,全县组装1部10门磁石交换机,线路全长0.35 杆程公里,线条总长1.54 对公里。1961年增至100门天津产“中天牌”磁石交换机1 部,实占30 门,1966 年最高实占67 门,1970年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40 门。1979 年底安装90 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实现了市内电话自动化。是年10月,陶乐县城市居民安装第一部私人电话。1980年后,有7 部农话进入市话交换机。1985年"中天牌"磁石交换机实占190门。1984 年陶乐县每31.4 人均有1部话机。2002年12月,共装电话5098部。2003年5月,陶乐县城镇居民固定电话装机率为96.13%。

三、农村电话

1955年,首次接通马太沟、查汉埂、红崖子三乡的电话,全长30 杆程公里,装单机3 部,直接进入市话机。1956年,红崖子代办所改为邮电所,增设月牙湖代办所1 处,实现乡乡通电话。1957年12月架通高仁镇至月牙湖线路,全程22杆程公里,同时架通至六顷地线路长5.5杆程公里。1958年,在红崖子邮政代办所装10 门磁石交换机1 部,1959 年又延架二柜沟煤矿电话。至此,陶乐县农村电话线路线条长度达237 对公里。1960 年农用电话用户达52户,部分生产队和移民点通了电话。期间,有交换点5处,即红崖子、五堆子、马太沟、高仁镇和月牙湖。1961年,撤销红崖子、头道墩、月牙湖以及直达各生产队、移民点的全部线路,只保留县城至红崖子、五堆子、六顷地、马太沟、高仁镇5 个公社的线路,全长49 杆程公里,有交换机5部。1974年,恢复红崖子邮电所交换点,总装机20门,实装7户。全县时有农话话机13部,除红崖子实占7户外,其余6 户接入市话交换机。1976 年,适应防汛,借用县人民武装部被服线,临时架小塘口、红崖子电话线各一条,装单机各1 部。1978 年陶乐县人民政府安排资金,购回会议电话终端机5 部,分别安装在各乡镇,满足县以下单位电话会议需求。1988年5月,在红崖子、五堆子、六顷地、县农场、高仁镇、林场、月牙湖安装程控交换机1部。同年,农村居民安装第一部私人电话。2002 年12 月,农村共装电话2131 部。2002年,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100户,联通、移动用户共44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03户。2003年,全县电信业务收入280万元,移动业务收入260万元,联通业务收入20万元。2003 年5月,陶乐县农村居民固定电话装机率为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