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108

第108章 服人先服己,先对自己说YES

别人最喜欢什么?最想得到什么?或者最缺乏的?最需要的是什么?弄清楚这些,然后投其所好,往往会使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意思不到的回报。正面的意思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反面的意思用反面的语言来表达。但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也可以用正面语言表达反面意思,或者用反面语言表达正面意思,这样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要刻意去改变他人,而是先要改变自己。只有当自己的思想有了转变,才能随机应变,成功地说服他人。千万不要忘记:不说服自己,是难以说服他人的。

在说服对方之前,先说服自己,为的是阐述问题时心里有底。试想如果自己对这种想法还没有接受,如何能够说服别人呢?相反,自己真心接受了的内容,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每个人都设法改变他人,但几乎很少有人会想到要改变自己,但是,人都不喜欢被别人强迫改变意志,所以,想真正做到完全说服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但即使是这样,仍有许多人似乎天生具有说服力,一般人都很难抗拒他。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诀窍呢?其实说来简单,诀窍就是不要刻意去改变他人,而是先要改变自己。只有当自己的思想有了转变,才能随机应变,成功地说服他人。

说服他人不容易,而改变自己同样不容易。不过,如果你能成功驾驭自己,想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其实并非遥不可及。大家都知道,说服一个人要花上无数的时间和精力;与此相比,改变自己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少得多了。而且自我调整、自我控制的情况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来掌握。

老张有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这个孩子算数不太好,经常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指责,这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这般的责骂,于是越来越讨厌去上学,最后竟拒绝上学了。

当然,这种情况对父母的震撼很大,于是每天早晨他的家里都会像战场一样热闹。“快点到学校去,否则你的功课会跟不上!不要再耍脾气了!”,“为什么不去上学?不上学读书,你将来就不能再社会上立足!不管怎么说,快点到学校去!”这种斥责打骂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孩子还是坚持不肯去上学。甚至,父母的责骂反而更加深了孩子对于学校的恐惧感。

其实,在此种状况下,通常父母完全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所以,极有可能会使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产生反感,“你们从不为我着想,只是一味地考虑到自身的立场!”所以现在他们不应只想着如何让孩子去上学,而是要学习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思考的角度,并且想办法与孩子进行沟通,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心情,找出孩子为什么会不想上学的心结,这样才能说服孩子去上学。

为了这件事,老张很烦恼。但他还是很快静下心来反省,先前所采取的方法显然是不对的。后来,他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思考孩子为何不愿意上学的缘由,开始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待,并开始处理这个问题。

很快地,他们明白了孩子心中的烦恼,明白了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他们想象中的大得多。他们不再采用强硬的态度去逼迫孩子上学。除了亲自到学校了解状况外,他们更努力站在孩子的立场设想,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未来。过了不久,孩子的态度开始产生很大的变化。不但与父母关系变得很亲密,而且总是面带微笑,人生观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久,他便重新背起书包上学去了,学习能力也明显增强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刻意去说服他人,但只要自己的态度改变了,他人不用经过说服的程序也会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就是说服的最高境界。千万不要忘记:不说服自己,是难以说服他人的。

不过,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说服自己,并且身体力行的人却很少。有人认为,说服自己仅仅是为了寻找说服对方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说服自己,并非仅仅是在寻找方法,最重要的是在练习。

以下,我们就按照一定的步骤来看一看说服自己的方法:

在说服过程中,我们不妨站在被说服者的角度上,想一想该采用什么样的说服方法、什么样的说服内容和怎样的主题才容易接受,以及为什么会接受?如此一来就可以完全不用顾虑对方的反应,只需把自己所有的优势透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就可以了。不要小看这种练习,它的作用是很大的,试想自己的说服方法若连自己都无法理解,或是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那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说服他人呢?

说服对方之前,我们应充分理解自己将要说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必须包含自信。如果不能彻底理解说服内容,就很难做到切中要害,这样等你真正开始进行说服时,对方一定会听得满头雾水。如果对方不能理解你所说的一切,那么你想成功地说服对方显然就是痴人说梦了。

但是仅理解说服内容是绝对不够的。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仅仅靠既清楚又容易理解的说服内容是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如果没有倾注一定的热情,想要成功谈何容易。这种热情出了能直接增加说服力外,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说服内容。此外,它还可以刺激你的灵感,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让自己充满热情。

理解了说服内容,拥有了高度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应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对方欣然接受。这时,我们应抓住内容细节和印象描述的要点,力求自己口中说出的言语浅显易懂。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这点:想表达的语句必须做到自己先能够理解后,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其实,就像一名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样,有的老师讲课学生很容易理解,有的老师虽然才华横溢,但教学效果却极差。所以说,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