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115

第115章 不要太过标榜自己的“个性”

作为个体对象,我们都欣赏个性,但在一个团队、一个大环境中,太过强烈的个性,在让人们变得与众不同的同时,也会显得格格不入,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昨天你看XX节目了吗?那个5号选手真是有个性。”这样的话语。在选秀节目中,选手们竭力表现自己的“个性”,以此来赢得评委或观众的注意。应该承认,如今是个崇尚个性的年代,很多人都在努力追求个性,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一种不因潮流而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下来的品格。现代人,在不同场合都在努力体现、张扬自己的个性,职场人也不例外。

作为年轻一代的职业人,个性更是他们标榜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也是他们在职场发展的重要品质。只是,作为个体对象,我们都欣赏个性,但在一个团队、一个大环境中,太过强烈的个性,在让人们变得与众不同的同时,也会显得格格不入,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发展。对于职业人来说,职场就是他们的战场,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源泉,所以,为了获得更长久的发展,不要太过于标榜自己的“个性”。

甄珍是典型的上海人,凡事追求完美,我行我素、不愿妥协是她的个性。也因为这样的秉性,现在的公司已经是她的第五份工作了。有这样特质的甄珍自然是个有能力的优质白领,她的能力,让她有资本可以把个性发挥到极致,甚至不惜放弃工作。

31岁的她,已经跳了五次槽,原因都是因为她那过于强烈的个性。她的个性不仅不给同事面子,有时对领导也“一视同仁”。来这个公司前,她在一个著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做业务主管。凭她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在那里有很好的发展。高层起初非常看好她,也对她委以重任,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甄珍对下属非常照顾,虽然她对工作要求很高,管理也很严格,但在工作以外,她会尽自己的所能,为员工争取更多的利益,工作上也是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一旦与上司发生矛盾,甄珍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所以,她的部门很有凝聚力,工作小环境很和谐。但她就是与上级关系相处不好。别的部门负责人,为了自己的职位和利益,经常用部门经费巴结上司,对下属则严格控制,她的做法正好相反。为此,她曾得罪过许多领导。一些知情者好言相劝,让她该低头时还是要学会低头,哪怕违心地说些好话,像她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能力,将来会大有发展。只是这些劝说,对她根本不起作用。

她之所以离开以前那个有良好发展的公司,还是因为个性。辞职的前三个月,公司接到一个案子,甄珍部门被安排负责市场调研。在做提案的时候,甄珍与公司上层发生分歧,甄珍坚持选择与他们长期合作但没有背景的市场公司继续合作,但公司上层则希望她能换另一家公司,因为该公司是公司高管的裙带关系。甄珍断然拒绝,理由是她对这个公司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无法确保质量,她的态度让高管很尴尬。有人劝她别太认真了,原来的公司也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而已,换一个公司对她个人来说没有任何损失,还可以卖个顺水人情。

但甄珍就是不答应,她认为这样太对不起长期合作的公司,同时对客户也不负责任。最后,在她的坚持下,高管让步。

只是从那以后,甄珍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上层对她的工作业绩也不再肯定,做好做坏,做多做少,似乎这一切都是甄珍自找的。聪敏的她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案子结束后,她就被搁置到了一边,每天的工作只是些琐事。时间一长,部门内部也传出了闲言碎语,认为因为她自我感觉太好,得罪了上层,也连累了他们坐冷板凳。她为此事曾找上层沟通过,但并无效果。为了不影响其他人,更为了自己的一份坚持,甄珍选择了辞职。

在这个追求个性的年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许这就是个性。有个性的人确实与众不同,也有魅力,但个性毕竟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在任何场合都要强调、张扬个性,这样的做法就有些太狭隘了。尤其在职场,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并不适合太彰显个性,正相反,在这里,人们更看重和接受的是“共性”,是融入和协调。

更值得警醒的是,现在许多人追求的“个性”,其实是在追求和别人的差异。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以反对、攻击、甚至谩骂其他人的观点、看法为时尚,用以表现自己所谓的“个性”。这种过分追求“与众不同”、“哗众取宠”的做法,并不是什么个性的表现。确切地说,“个性”并不一定是“与众不同”,它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判断,是一种不为外界影响所动的持续,是一种坚持。而在这份坚持中,不仅仅存在不同,更多的是相同和和谐。不分时间、场合地一味坚持与众不同,那应该叫“逆反”,而不是“个性”。

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我们应该花点时间来重新审视和鉴定“个性”的真正内涵。也许,对于职业人来说,不妨碍团队工作的个性才是可取的,才是值得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