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124

第124章 在职场上“独行侠”注定没有好下场

现代社会,竞争虽是无处不在,但同事之间十之八九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更何况现在讲的是双赢、多赢!很多时候,同舟共济比同室操戈更有意义。

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友谊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厚的影响,做“独行侠”实在是太愚蠢了。

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的张敏虽已结婚四年,但她因为没有孩子,还是比较愿意和同事们“疯”玩的。张敏的同事们彼此性情、年龄相仿,处得极为融洽。每天下了班,忙碌了一天的张敏并不急着回家,她和同事们还有约会:或轮流做东请客吃饭,或相邀去打保龄球、看电影,或一起去其中一家做饭吃。若遇上个晴天周末,张敏夫妻俩和同事们一起去郊游,“人马”壮观。张敏说:“和同事们分享生活空间,不仅能提高默契程度,增加沟通。还能清除误会,使工作更具效率。”

和同事做朋友,已经成了一些大都市的流行风气。流行的,多少有些合理处,毕竟---

1.同舟共济胜于同室操戈

现代社会,竞争虽是无处不在,但同事之间十之八九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更何况现在讲的是双赢、多赢!最简单的,部门的效益上不去,谁也别想有升迁机会。很多时候,同舟共济比同室操戈更有意义。把自己融进去,而不是择出来,这是新世纪“团队协作”的意义。它对封闭自我的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事不关己,明哲保身,已经成了落后的交往观。

工作友谊专家Jan Yager博士则说:工作友谊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极其深厚的影响。一位工作中的朋友会让你进去公司并深入核心领域,为你的工作表现提供回馈,或者扮演振板,与你共进退。这会使你以享受的心情去做每一件工作,甚至能增强你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在决定晋升的多种考虑因素中,同事评价直接体现你的团队协作能力,是考察的重要指标。许多人是因为友谊而获得一份新的工作,而公司方面常常会制定奖赏制度,以激励那些把私交“提交”给公司的员工。同事友情如此有价值,如果你还在做“独行侠”,是不是太愚蠢了?

2.你是“独行侠”吗?

办公室“独行侠”往往有明显的如下表现:

回避办公室政治,拒绝参加公司活动,让人觉得你性格孤僻,漠视企业文化,这是拓展事业的一大弱点;为人冷漠是团队领导人的大忌。现代化的商业操作在考核员工时提出了一个很新的法则:一个忠于自己职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并不见得就能出类拔萃,与人沟通、协调、协作能力的强弱是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你究竟是不是做了“独行侠”,虽然同事不会直接给你讲,你却能从他们的行动中感受到。如果有下述的情况发生,你就要多加注意了。

(1)周末同事们约好一起去郊游,却没有告诉你。这表明他们不喜欢你,你可能与上司太亲密,以致脱离了群众,大家怕你出卖他们。亦或你的工作十分出色,常被上司表扬,引起了同事的忌妒。这就提醒你,要尽快与同事拉近关系。

(2)办公室的同事常在一起窃窃私语,你一走近时他们就不说了。这表明他们一定在议论你的隐私。你与上司的关系是否很暧昧?是否有上司的隐私被曝光?你的私生活和化妆、着装上有什么不检点之处?检查你的私生活会发现他们议论的焦点。当然你也可以单独请其中以为和你关系较密切的人喝茶,以了解症结所在。

(3)你的同事都在背后诋毁你,你自己却没发现什么过错,上司常常表扬你。这表明你在办公室是个很能干的个人英雄主义者,缺少与同事的配合和沟通。办公室是一个集体,单枪匹马地去抢功,必然会遭到背后的冷箭。这样下去,你很快就会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4)同事带着女儿到办公室,但没有给你介绍。这表明她觉得你太古怪,不想让女儿跟你接触,也许你以前没关心过其他同事的家人。你应主动去与同事的女儿说话,借此沟通与同事的关系。

杨蓉蓉是销售的精英,后来领导重视她,就把她提升为销售总监。

对于销售总监这个职位,杨蓉蓉以为自己不是特别在乎的,因为她所在的公司实行的是提成制,一个业务熟练,能够拿下“大单”的销售人员,他的收入也不比销售总监低多少。

所以杨蓉蓉就没有先冷静分析自己销售总监职位所具备的责任,而是盲目地按照自己做业务的方法去努力做销售总监的职务。

平时,她常常为了和客户谈事情,而熬到很晚才下班,于是她也把这种工作方式带给了其他的销售人员,她的要求是每天固定约好第二天要谈的客户,如果不能按照固定数目报上来,就要受处罚。

可是,这种方法听起来很努力、很积极,操作起来却有着很大的弊端,有的时候,销售人员为了谈妥客户,以便于自己汇报当天工作内容,就会硬性地和客户约时间,很多客户对这样的行为非常反感,硬性约客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

但是杨蓉蓉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努力之后,哪怕没有业绩,这种做事的方法也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杨蓉蓉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工作的人,她要求自己的员工必须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不像其他部门,经常搞一些联谊活动,有几次,财务主管主动要求两个部门之间聚餐,都被杨蓉蓉拒绝了,果然在其后的不几天,当她要预支一笔业务费用的时候,财务主管以没有提前打招呼、手里没钱等等拖了好几天。

与此同时,自己部门的人看不到她的努力和苦心,部门里比较懒散的小赵,因为被她勒令随时汇报工作情况而时有怨言,而业务能力很强的几个同事因为自恃有业绩,假报发票,被她批评后心生不满。

杨蓉蓉不在乎大家对自己的暂时误会,她相信总有一天,她的努力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可是,没想到的是,销售部的员工开始背着她嘀嘀咕咕,甚至还去过大领导的办公室!终于,一天上午老板把她,叫去了,告诉她,她部门里的人一致投诉她,认为她“不适合销售总监”的工作。

这样的努力,却得到这样的回报,杨蓉蓉真正面对这一刻的时候,彻底失望和伤心了。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选择做“独行侠”,是注定没有好下场的。

没有功劳,苦劳只是消耗

请记住,“刻苦”有时是一个陷阱。苦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成功劳,相反,在老板眼里,它是对公司和个人资源的浪费。

经过激烈的竞争,叶肖有幸被梦寐以求的某汽车公司留了下来,作为实习生,实习期是两个月;但不巧的是,实习生有两个,到最后还是要淘汰一个,因为公司只缺一个销售部门的人员。于是叶肖就制订了自己在这段实习期间的计划:团结友爱,尊重前辈,虚心学习,另外最重要的是刻苦勤奋。

于是,在后来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早起第一个来单位报到的是叶肖,晚上最晚走的是叶肖。帮同事们买饭的是叶肖,打扫集体休息室的人还是叶肖。虽然辛苦,但叶肖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叶肖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扬。部门经理也是非常勤奋的,他来得旱,走得也晚,这样叶肖跟经理接触的机会增多了,慢慢地经理对叶肖也有了好印象。记得有一次下班很晚,为了打印一份报告,最后只剩下叶肖和经理了,为了得到经理的欣赏,叶肖坚持要比经理更晚回去,果然很有效果,经理走时说了声“好样的。”同样叶肖:“这两天怎么不见那位实习生呀”当时叶肖心里暗暗高兴,应声回答了:“她早下班了。”叶肖特地将“早”字拉得很长,心想占了相当的优势,只要她的业绩不好,留下来的非自己莫属,想到这里,叶肖每天都哼着小调回家。

就这样,熬到了实习期完毕的那天,想着自己即将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叶肖非常自信地走进了经理办公室,但等待的结果是:“对不起!你已经被淘汰了。”

叶肖不服气:“经理,被淘汰的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她虽然我跟她的业绩相当,但我很刻苦呀这你是知道的,能给我个被淘汰的理由吗”?

经理慢慢地说:“在实习的这段期间,你确实很勤奋,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这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可你想过没有,同样的业绩,她用了多少时间,你用了多少时间,她的效率很高,所以我和人事部的经理一致认为她比较适合这份工作,还有件事,可能你不知道,她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物流方面的知识。”叶肖当场愣了一下,再也无话可说,自愧不如,收拾完东西灰溜溜地走了。

经过这次求职的经历,使叶肖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需要的和缺乏的是有效率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上学时所说的刻苦。

职场是残酷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下岗,哪怕他是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利娜、艾柯卡、吴士宏、李开复、唐骏,如果不能在其位谋其政创功劳出成果。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个人要获得重用和良好回报,就必须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讲究效率和效益,就必须要功劳,不要苦劳,就必须要高效,不要疲劳!记住,“刻苦”有时是一个陷阱。苦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成功劳,相反,在老板眼里,它是对公司和个人资源的浪费。

不要对老板抱有幻想,你之所以还留在公司,唯一的原因是你在创造价值,企业拒绝可怜的苦劳型员工。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把注重业绩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业绩观作为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功劳就没有效益,没有利润企业就要倒闭。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只有像狼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牢牢抓住业绩不放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功劳是有效的业绩,苦劳是无效的消耗。只有重视功劳、结果、绩效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解决难题,推动企业不断往前发展!

GE前CEO杰克·韦尔奇一直奉行这样理论:不断地裁掉绩效最差的10%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层经理每年要将自己管理的员工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分类,从而产生20%的明星员工(“A”类),70%的活力员工(“B”类)以及10%的落后员工(“C”类)。

比尔·盖茨最支持这种观点。“能者上,浑水摸鱼者走人。”是微软的基本用人原则。微软是一个完全以成功为导向的公司,用“处处以成败论英雄”的方式自动选择和淘汰员工。为使企业保持绝对的竞争力,并使员工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微软采取定期淘汰的严酷制度,每半年考评一次,并将绩效差的5%的员工淘汰出去。微软从不以论资排辈的方式去决定员工的职位及薪水,员工的提拔升迁取决于员工的功劳。

华为的价值标准是“只以成败论英雄”。在华为,只要你有实力,有业绩,你就能获得回报,你的业绩越来越出色,回报就越丰厚。华为公司干部能上能下是出了名的,在华为,同时进公司的员工,有的成总监了,有的还是普通员工,有的年薪上百万了,有的还只有十来万。能成为华为员工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什么收入和职位差别会这么大呢?原因只有一个:业绩不一样,贡献有大小!

蒙牛的牛根生倡导“一两智慧胜过十吨辛苦”。他说人行动的基本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四肢先行式”,一种是“大脑先行式”。两种模式导致的结果大不一样。前者“有勇无谋”,做了10件事,可能有6件有毛病,既浪费资源,又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后者“谋定而动”,也许只做了8件事,却有6件做成了,既节约了资源,又比前者多做成2件事。直接去举一千斤的人,是笨蛋,是苦劳;四两拨千斤的人,才聪明,有功劳。

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的公司,在出现亏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裁员。他们坚决地裁员,目的就是向公司的所有员工发出这样一个鲜明的信号:作为公司只有一个目标--公司必须要赚钱,而要赚钱,首先就要把所有不符合标准的人淘汰,把所有业绩很差的人裁掉。

功劳胜于苦劳,结果胜于过程。在这个以业绩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予回馈的,因为这种人恰好是公司打算“去掉”的人选。身为企业的一员,如果你想要脱颖而出,建立功劳,受到重用,就必须通过积极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利润,养成在公司里避免浪费厉行节约的习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在工作上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本着一个目的:不断提升业绩。这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业绩越好,功劳越大,前途越好!如果你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所发展,成为老板器重的人物,就必须牢记,为公司赚钱才是最重要的。要以此为目标着手改善你的工作。切勿以为只要做一个听老板话的员工就够了,要想方设法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公司聘用你的初衷。

§§第十三章 脱颖而出竞争学:如何把千万同僚甩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