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193

第193章 篱笆立靠桩,人立要靠帮

职场中的人都希望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上司,这将是你晋升的最快路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因为,如果没有遇到伯乐,千里马仍旧只是一匹普通的马而已。其实巧借别人的力量或威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极妙的处世之道。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也是靠此道发迹的。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巨人的肩膀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是一种谋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捷径,人们往往需要凭借“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都需要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相互帮助,懂得借他人之力,才能做出更多业绩。

有句俗语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鲁迅先生也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培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涉人职场的人一定要懂得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便在需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这就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也说明借他人之力的重要性。在现代职场中,能力确实是十分重要的,但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都需要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相互帮助,懂得借他人之力,才能做出更多业绩。借助他人之力,让他人为自己服务,让自己成事,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处世学问。

西汉时期的刘邦就是一个善借他人之力的人。刘邦出身贫寒,而且学无所长。按说他文不能著书立说,武不能舞刀弄枪,怎么也轮不到他得天下,可最后,他却成就了霸业。其原因就在于有一群可靠的人在帮助他。

刘邦性格豪爽,为人不拘小节,很善用人、识人,而且很有胆识,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敢独坐上宾;在押送囚犯时,敢私违王法,放走囚犯。后来,他斩白蛇起义,招纳了四方豪杰,无论哪种背景的人,甚至是敌人,最后都为他所用。刘邦身边的文臣谋士,像张良、樊哙、曹参、萧何等,原本都是他早期社交圈子中的人;而像英布、彭越、韩信这些名镇天下的悍将,本来都是刘邦死敌项羽于下的人,可是这些人都在楚汉之争中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刘邦很难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

三国时期的刘备也很懂得这门学问,在黄巾之乱时,刘、关、张三人相遇后便有了桃园结义,成就了千古美名,同时也奠定了蜀王朝建立的基础。在刘、关、张三人结义时,他们都处于社会底层,虽然刘备算是汉室皇亲,却流浪街市,贩席为生;张飞只是个粗野的屠夫;而关羽也不过是杀人在逃的逃犯,正愁无处立身。三个人在结义后彼此帮助,才有了后来的一点成绩。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董卓之乱时,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布,最后却只能打成平手,由此可以看出吕布是何等的英勇,但吕布只有一个人,虽然他十分能战,最终却依然被曹操所杀。可见没有帮手,一个人再有能耐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而刘备则不同,他在关、张二人的帮助下,日益得势,最终成就了霸业,这才有以后的三分天下,关、张二人也成为开国元勋、蜀国的重臣。可以这样说,三个人算是各得其所了。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都需要与人合作,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是独自取胜的。不但帝王将相需要他人的帮助,平民百姓也不例外,而职场生涯中更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可以这样说,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只有发现它,并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会得到它。在职场中,要善于把握事情发展的有利时机,或者借助别人为自己创造有利时机,也就是从正面或侧面得到别人的帮助。

清朝末年的大太监李莲英对这点把握得十分巧妙。

在封建时期,许多贫困人家的男子被生活所逼,无奈之下到宫中当太监,过着有损尊严的生活。可是李莲英却和众人的想法不一样,他进宫做太监是为了出人头地,追求荣华富贵。

李莲英家境贫寒,人很瘦弱,如果以清廷太监的标准来看,他是不够资格人宫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宫里有一位太监是他的同乡,而且还是一个村子的。于是,李莲英决定依靠这位老乡拉关系实现自己的计划。

当时李莲英身无分文,根本没钱买东西送礼。他从别人的口里得知这个太监十分看重乡情,可是怎么做才能引起那个太监的注意一直在困扰着他,毕竟他连一块敲门砖都没有。

后来,想到了一个办法。某天,正是这个太监出来当值的时候,他就前去报名,并且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来历。这个太监听到李莲英的口音,眼神里明显表现出了诧异,于是抬头扫了一眼这位小同乡,暗暗把他的相貌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个太监的帮助下,李莲英慢慢做了慈禧梳头房中的太监,他手很巧,以梳得一头漂亮的发型而得到慈禧的宠爱,后来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只说了几句家乡话,就让别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并且帮助他实现了目标。

在职场中难免会出现紧急、偶然的事件或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有得力的人帮衬,事情也就容易逢凶化吉,遇事方能应付自如。然而这种帮助靠临时抱佛脚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只有在平时就注重人际关系,方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