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15

第215章 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既不聪明也没脾气的人

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懂得糊涂学的。他们遇到任何事绝不自作聪明,高谈阔论,相反他们总是做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躲躲闪闪装糊涂。

在职场中,糊涂学使得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糊里糊涂看起来傻乎乎的但却总是笑到最后。因此,糊涂不是昏庸,而是为人处世豁达大度,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懂得糊涂学的。他们遇到任何事绝不自作聪明,高谈阔论,相反他们总是做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躲躲闪闪装糊涂。这样的人心知肚明,可是从来不会去得罪人。他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左右逢源,活得很是舒坦。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做“无相大师”。无相大师在教导他的弟子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禅师讲的次数多了,他的弟子都把这些话牢牢地记在心中:“师父常常说宁作傻瓜。”

有一天,忽然下起了大雨,庙里漏雨漏得特别厉害,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然而大部弟子都不在庙里,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听了心里很是不快,心想:“我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接雨,结果还被师父骂成是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心中太紧张,想都没想就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愣住了。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可以这样傻啊?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不但没有生气,相反还非常的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做傻瓜,现在我竟然被说成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还悟出了一些东西。

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1.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说那些听起来不顺耳的话是,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作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也就像是两个人看到面包圈时,有人看到的是面包中间的那个空着的圈,而还有人看到的是甜甜的面包。所以,活得是否开心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看待问题。

2.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比较容易悟出一些东西来,那些看起来像傻瓜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所以在人生当中,我们不要计较那么多,计较的多了,你的心思全放在这个上面,也就阻碍了你去悟出一些东西来,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赤子、宁做傻瓜,那么我们就可永保一颗纯真的心而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就像师父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整天在那儿打坐,究竟在做什么?也许这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50元,也许你就认为这样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用这样来衡量的话那就错了,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都是看起来比较聪明的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著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必须得到一定的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营谋,比较会计算,这样的人常被别人叫做是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被很多东西占满了,没有给自己的心灵留一些空间,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怎样做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而赚取最大的利润,他永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在人们的眼中就如白痴一般,但是他却干出了伟大的事业。阿甘出生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

阿甘并不聪明,小时候常常受到同伴们的欺负,母亲为了鼓励他,常常这样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一颗会是什么味道。”他牢牢地记着这句话。进入社会,阿甘是一个弱者,他几乎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听从了命运的安排。

阿甘的智商很低,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的大学学业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后来参了军。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随后他们一起开赴越南战场。战斗中,阿甘所在的队里遭到了伏击,他冲进枪林弹雨里搭救战友,丹中尉命令他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待援军,他说:“不,布巴是我的朋友,我一定要和他在一起!”虽然没能最终挽救布巴的生命,然而布巴走的并不孤单。

阿甘是个傻瓜,所以他对所有的人都很信任,所以他真挚的对待所有人;阿甘是个傻瓜,所以他懂得去水洒播爱心,所以他永远只求付出不求回报;阿甘是个傻瓜,所以他信守自己的诺言,即使对方死了,他还是信守……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所以我们丢弃了自认为傻瓜的作为,我们变的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远离那个生命最初的自己。

上帝永远眷顾善良而真诚的人,幸运女神常常在关闭了我们一扇门的时候,一定还会替我们打开一扇窗。

阿甘变成了百万富翁,可是他还是不会忘记妈妈说的:“人不需要太多的财富,多余的只是来炫耀。”他选择把多余的钱全用来捐赠,他依然单纯而快乐的生活着。

在一个电影里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过街天桥上,有个盲人在桥上靠弹唱为生;不远处有个女孩眺望着远方。这时走过来一个男孩,站在那个盲人面前听了一会,掏出50元给了他,盲人说了一句生日快乐。走远后,那个女孩说,“傻子”。盲人摘下眼镜看着那女孩说,“傻子怎么了,傻子天天过生日,傻子天天都快乐。”

在人生当中,其实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去计较太多,作一个傻子又何尝不可。我们活着就是享受人生,苦辣酸甜,少了哪一味都不完整?因此,我们不必去整天斤斤计较而痛苦地活着。

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漂流到一个荒岛,当你只能带三种东西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许多人回答:一棵柠檬树,一只鸭子,一个傻瓜。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带个傻瓜去呢?因为聪明人会砍掉柠檬树,吃掉鸭子,甚至最后他也会把自己的主人给害了。只有傻瓜,才能执着而努力地活着,最后能种瓜得瓜。生活中,人们需要这种傻瓜精神。傻瓜精神是一种智慧的处世方法,有傻瓜精神的地方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一般说来,精明人可以来算计着过生活,然而傻瓜自然也有傻瓜的办法。傻瓜对许多事并不放在心上的,他们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计和设想。不过,算计和设想虽然看起是好事,可好事情的另一面常常就是陷阱,有时候,那些精明的人还会弄巧成拙,就造成人的过失。而傻瓜因为不会去算计什么,也就避免了那样的算计,也就不会有那样的过失,也就无陷阱可言。傻瓜不会过分注意身边的潜在危险和可能要失去的东西,所以他们往往对事物并不主动出击,这样就不会使它的危险扩大,而且还能做出一番事业。

有句话说“知易行难”。也就是知道这个道理很容易但做下去并不容易。聪明人往往都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但是,他们往往只限于“头脑风暴”,往往会因为小聪明而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历史上的周瑜何等聪明,但结局却是悲剧。现代企业管理中,无数次商场上的起起落落,似乎都证明了这个简单的真理:很多人,他们有着最聪明的头脑,有着最敏锐的商业嗅觉,点子很快就从脑子时出来了……但是,有了这些素质的人,却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这个现象很是令人奇怪,然而实事就是这样。有人这么界定“聪明”的含义——一个人的智商高出普通人的正常值。顺着这个逻辑,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并不绝顶聪明,相反,他们曾经还可能被人称作差生。

聪明人往往太自负太依赖于自己的思想,往往因此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有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叫“傻瓜力量大”,适当的“傻”如同恰到好处的“自卑”,那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糊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