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71

第271章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

身在职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树立目标。有了目标,工作就会充满机会;有了目标,自己才有努力的方向。

卡耐基说:“不甘做平庸之辈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才能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因为明确目标才能走向成功,因为目标明确就会有充足的动力和信念坚持下去,将会使你早一步走向成功。

在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的母亲朴明伊中箭,弥留之际给长今留下了一份最大的遗产-给长今树立了一个目标:“当御膳房的最高尚宫!”经过不懈的努力,长今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前进的道路是由目标指引的,准确地把握人生之舟的航向,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身在职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树立目标。有了目标,工作就会充满机会;有了目标,自己才有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人,他们整天辛勤工作,从不偷懒,但一生只能养家糊口。从外在表现看起来,他们兢兢业业,很让人敬佩,但他们老了,却会感到自己的一生过得并不精彩。相比之下,一些并没有他们勤奋的人却取得了比他们大的成就,过上了比他们更好的生活。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秘诀就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做事有明确的目标。成功离不开明确的目标。

在现代职场,一个有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虽然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成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研究调查。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人生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呢?”这次,总共只有3%的学生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从生活水平上看,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这3%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余下的97%的人的总和。

这3%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领导。如今我已经成功了。”32岁的严凯感怀地说道。严凯目前是北京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内控处处长,谈到自己的从业经历,严凯表示,自己也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但是由于自己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995年,严凯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他选择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上学期间,他就开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长远的就业目标--到大公司成为领导。临近大学毕业之时,严凯看到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准备考研,他也算加入考研的行列中,但是他突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如果要从事财会这一行业,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资质。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学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的课程。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严凯动力十足,刻苦地学习这些课程。大学毕业之时,他不仅获得了本科证书,同时还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的资格证书。有了这两个证书,严凯寻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很轻松的。

严凯先后在哈尔滨一家税务师事务所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严凯发现公司的状况和他的理想相差太远,于是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只身来到北京。在这个大都市里,他首先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以积累自己的经验。后来他又挂职在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到一家大型的企业集团工作。由于业绩非常突出,2004年,严凯升任这家集团的内控处处长。

从一名注册会计师到大集团内控处处长,严凯只用了4年的时间。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严凯曾经放弃了年薪12万的项目经理的职位,选择了目前年薪7万的岗位。对此,有人表示不理解,但是他却说:“这就是我的理想。”他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善于总结自己,并不断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路才会走得踏实,才会走得长远。

从严凯的半场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职场人士成功的秘诀是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开拓自己的事业,走向光明的前途。也许通向自己目标的路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因为目标明确,有目标的指引,即使会走些弯路但最终还是会走向成功的,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

严凯的成功是因为他从大学时代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一个比较务实而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虽然困难,却并不难实现。很多职场人士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一个目标,就是给自己树立的目标不切实际,不但让自己无法踏实地工作,而且发挥不出目标的激励作用。当他们付出很多努力仍然无法达成这个目标时,就会挫伤积极性,变得倦怠、灰心。

为自己树立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

长今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是当上御膳房的最高尚宫,对长今来说,这个目标是看得见的,是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如果长今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当皇后娘娘或者是提调尚宫,这样脱离实际的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而当御膳房的最高尚宫,以长今的实力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她也确确实实实现了这个目标。

务实的人都会为自己树立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他们都知道,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不但会使自己无法脚踏实地地工作,而且也发挥不出目标的激励作用。因为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仍旧无法达成目标时,我们就会变得懈怠和灰心。

任瞳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电脑公司,自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确定了奋斗目标:先做一个比尔·盖茨式的企业家,再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任瞳不屑于做小事,喜欢接手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工作,但以他的能力又做不好这些,最后反而被老板炒了鱿鱼。

而任瞳在同一电脑公司里的同学章华,却与任瞳大不相同。章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也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当上部门经理。从那天起,“部门经理”就像一面旗帜,他没有一天不按部门经理的身份要求自己。目标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使章华每天都被工作的疯狂激情驱使着。虽然这样工作起来有些累,但劳累过后,看着自己的工作业绩,他便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不到一年,他就被提拔到了主管的岗位,他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虽然为此他牺牲了许多娱乐和休闲时间,但因有了目标,他感觉不到工作是累的,而是一种享受。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总裁的肯定,在当上主管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成了公司里提拔最快的又是最年轻的经理。

任瞳的失败在于好高骛远,在确立目标的时候,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素质和所处的环境,制定了一个不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而章华为什么能从普通职员,迅速升为主管又升任部门经理?除了他有目标随时鞭策自己的缘故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为自己设定了符合实际、可以实现的目标。

在职场中的员工,设立的目标应该是看得见的,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与自身条件相差甚远,那就不可能做到。

像任瞳一进入公司就梦想自己能成为比尔·盖茨一样,制定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跟没有目标毫无二致。

分段实现大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心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记者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山田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的成功是在于他有效分解目标,并分段实现目标,最后得以实现大的目标。

在现实中,普遍的现象是:如果工作到一定时间和程度,还没有看到绩效和成果,人们就会产生焦躁不安和厌倦的情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兴趣,也就谈不上做事的积极性了,工作从此停滞不前。而将目标分段恰能解决这个难题,提高个人做事的积极性。

长今的大目标是御膳房最高尚宫,而实现这个大目标是分段来实现的。长今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进宫做宫女,进宫后的目标是进御膳房,进入御膳房以后的目标是做内人。这期间,长今遭陷害,被发配济州岛,但长今的目标并没有因为受到挫折而改变。她通过努力,再次入宫,进入内医院。随着这些小目标的实现,长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目标,当上了御膳房的最高尚宫。

身在职场,我们应该像长今一样为自己制定恰当的分段目标,并逐一实现。这样,不但可以保证长远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做事的积极性。

每一个分段目标的实现,都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看到成果。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鼓励。只要实现分段目标,总目标就顺利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