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78

第278章 读眼术:眼神最是骗不过

透过眼睛就能看出对方心之所想,人的很多秘密往往都从眼睛之中泄露出来,这是每个人都很难隐瞒的事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大概。从眼睛的窗户向内心深处张望,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心理动向。所以眼睛在五官中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内心的隐秘,心中的冲突,总是会不自觉地通过变化的眼神流露出来。泰戈尔说得好:任何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在人的一生中,应用得最出色的要数目光语了。更多的时候,人们能从眼睛中了解事物的大致面目来。因为,眼睛乃“五官之王”。从医学观点来看,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敏锐的器官,它的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一半以上,比如说,人们吃食物时绝不仅靠味觉,同时会注意食物的色、香以及装食物的器皿等。如果在阴暗的房间里用餐,即使有可能吃的是鱼翅熊掌、燕窝海参,也会产生不安的感觉。相反,如果在一流饭店或餐厅用餐,用精致的器皿装食物,并重视灯光的调配,定会增加饮食者的胃口,吃得津津有味。可见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

有时,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眼睛似乎也会说话。对于一个人来说,透过眼睛就能看出他心之所想。人的很多秘密往往都从眼睛之中泄露出来,这是每个人都很难隐瞒的事实。被称五官之王。孟子也在他的书中说道“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他认为只要能够读懂人们眼睛中的秘密,就不会被人欺骗了。眼神有动有静,有散有聚,有流有凝,有上扬,有呆滞,有阴沉,有下垂,仔细参悟以后,通过眼神必可使人情毕露。所以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留意下属的眼神,并对其眼神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正确解读,将会大大有益于管理。

我国历史上也不乏成功的从眼睛识人的例子。有人就成功识破曹操的奸诈本性,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雄,但就他本人的才能而言,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如果他不篡取王位,不显露本性,仍像未夺得朝政大权之前那样勤奋忠心地工作,俭朴地生活,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周公式的人物。

曾任太子少傅的彭光看到曹操之后,悄悄对大儿子说:“曹操神清而朗,气很足,但是眼神中带有邪狭的味道,专权后可能要坏事。我又不肯附庸他,这官不做也罢。”从眼神上来分析,“神清而朗”,指人聪明俊逸,不会是一般的人;眼神有邪狭之色,说明为人不正,心中藏着奸诈意图。于是上书,称自己“昏乱遗忘,乞骸骨归乡里”,曹操可能也感觉到了彭光看出一些什么,但抓不到把柄,恨恨地同意了他的辞官,却又不肯赏赐养老金。彭光回乡后数年就死了,通过归隐田里成功的的避免了祸患。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具有从眼睛中看透心理活动的本领,在管理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无往而不胜。总体上来说,眼神清的人,通常表示此人清纯、澄明、无杂念、端正。开明。眼神浊的人,往往昭示此人昏沉、驳杂、粗鲁、庸俗和鄙陋。而生活中,常有那些仪表不俗,举止轩昂之辈,想一眼识破他的行径,就可能比较困难了。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针对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在他的一本书中他分析道:

(1)下属目光呆滞黯淡,通常说明他是个没有斗志而肃然无味的人,你可以努力地挑起他的工作欲望。

(2)下属目光忽明忽暗,有可能说明他是工于心计的人,他很难接受语言的诱惑。

(3)下属目光飘忽不定,通常表示这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紧张不安的人。

(4)下属眼睛闪闪发光,通常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会谈很感兴趣,同时也意味着他是很难应付的人。

(5)下属目光炯炯有神,一般看来他是个有胆识的正直之人。

心理学家埃伯斯在《领导者如何了解下属的心理》一文中说道:“假如一个下属眼睛向下看,而脸转向旁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没有机械式的笑容,下颚向前,他可能会考虑你的提议;假如他注视你的眼睛几秒钟,嘴角乃至鼻子的部位带着浅浅的笑意,笑意轻松,而且看起来很热心,这么这个下属就值得信赖。”从眼睛识人,是一种领导者判断下属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