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97

第297章 奖赏得当,巧妙地为下属镀金

主管惠人好处也是需要一些学问的,有些人总以为“给”这个动作还不容易吗?这样认为你就错了,当你“给”得不恰当的时候,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相反还会埋怨你。

在历史上,由于奖惩不当而结局悲惨的领导者并不少见。

后期的太平天国在湘淮两军的夹击下,处境却日益艰难。天王洪秀全为了挽回败局,实施了一系列并不高明的措施,那就是大封诸王来鼓舞士气。据相关史料记载,洪秀全先后分封了两千七百多个王,至此大小文臣武将、亲朋故友都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王爷”。但是时间一长,这一招就不那么奏效了,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往往不令人珍惜,洪秀全这样做不但没有达到同心协力挽回败局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秩序的严重混乱,大家都成了“王”以后,谁也不服谁,反而离心离德,客观上反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覆亡。

与之相反的例子出现在家喻户晓的岳飞身上:

在南宋初年,面对着金人的大举进攻,而在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泼等人却只知道一味地避敌逃跑,而不敢奋起杀敌,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天生就患有“软骨病”;重要的另一面就是他们那时已位高权重,认为即使再立了大功,也没有什么更大的升迁了,他们便安于现状,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他们心目中已不再占有什么位置。

而当时的岳飞刚入伍不久,虽然稍露头角,但是毕竟还没有多大的地位和名望。然而他却一直在奋勇地与金人进行着殊死战斗,当时有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那封推荐书写得很有意思:如今朝廷的这些大将都已是富贵荣华到了头,已经不愿意再为朝廷效力了,甚至有些人手握强兵想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朝廷怎么能够再重用呢?

想要驾驭上面这些人,就像饲养猎鹰一个道理,饿着它,它便会为你积极地搏取猎物,假如喂饱了它,它立刻就飞掉了。如今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就早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结果只能是掉头而逃。

“但是岳飞却不会这样,他拥有数万兵众,但是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恩宠,说起来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罢了,但是此时的岳飞正像一只饥饿的雄鹰正准备振翅高飞,如果朝廷让他去去立功,接着就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再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比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后,就喂它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用这样的手段去驾驭他就会使他永远不满足,总有贪功求战之心,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这封推荐书中虽然对岳飞的英雄形象有些歪曲,甚至曲解,但是我们要看的是他在推荐书中提到的两种封官的手段:一是要学会分割封官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封官和商品交换有异曲同工之妙“得一兔就饲以一鼠,得一狐则饲以一禽”,立小功封小官,立大功则封大官;要把封官的过程适当拉长一些,使臣下的官欲永远不能有满足的时候,这样他们也才总会有立功的冲动。二是封官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最好永远不要到位。官位做太大了,积极进取的意志就会懈怠了;而一旦官做到头,立功进取的意志不但会消失,而且还极有可能滋生野心。从历史上看,那些官职到了顶峰的人,像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最后不都变成了篡权者吗?

贪功求利是人性的致命弱点,只有明白这一点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真正把握封官晋爵的玄机。主管惠人好处也是需要一些学问的,有些人总以为“给”这个动作还不容易吗?这样认为你就错了,当你“给”得不恰当的时候,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相反还会埋怨你。这样的结果就会得不偿失。所以,要想给人好处,就要给得恰到好处,一句话:不轻给、不滥给、不吝给!

“不轻给”就是不要轻易给对方,在给之前要让对方为得到这个好处去吃一些苦头、花一些心思,让他在付出之后再得到回报,这样他才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处。

假如你身上有着太多的好处而经常随便给人的话,总想用好处来换取别人的欢喜,那么对方不但不会珍惜这些好处,对你更不会有什么感激之心,相反,他总是会嫌好处少,不够多,甚至会没完没了地向你索要,假如你不给或是给得不够多、不够好的话,对方还会怨你、恨你。

但是话说回来,“不轻给”也要学会拿准分寸,千万不要故意不给,或是摆明有意要在“折磨”他之后才给,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招怨。此时你就要向对方表明,你的好处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好、那么多,自己也有些身不由己的困难,或者还要同他人研究研究才行等。这样的话,对方接受了你的好处,心里多少都会有压力,对你的感谢自然不在话下,而且也不会轻易再来向你开口,这样你给人的好处才给得物有所值。

所谓“不滥给”就是“不乱给”,这好处该给谁就应该给谁、给多少就是给多少,都要有一定的准则,否则会出现和“轻给”一模一样的后遗症不说,而且会造成是非不分的恶果。

“不吝给”是指在应该给、必须给、不得不给时,就要毫不吝惜地给、慷慨大方地给。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奖赏有功的属下时、要重用某人时、别人有恩于你时、要收买人心时以及情势所迫时。

古代很多皇帝就是因为“吝给”将领好处而吃苦头的,而最不吝给的要属刘邦了。刘邦还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有一次被敌人围困,便驰函叫韩信来解救,而韩信复函却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方便调兵遣将,刘邦看过后觉得十分不愉快,因为他觉得韩信在威胁自己,正要发作,张良却踩了他一脚,刘邦便立刻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于是立刻封韩信为王,派人驰送印信,调兵前来解围。刘邦的“给”,给得漂亮,叫人佩服,项羽与之相比,其实也就是败在“吝给”上面。由此可见,好处能不能给得恰到好处,对成就个人的事业来说就是影响重大的。

学会忍受下属的唠叨

下属中最普遍的抱怨形式就是唠唠叨叨,把自己的一肚子不满倾倒出来,对此,作为领导绝不能装作听不见。相反,你一定要做下属的听众。

获得驾驭人的卓越能力的最快捷、最容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同情的心理,竖起耳朵倾听他们的谈话。要成为一个好的听众,你必须学会什么都能听得进去,忘掉自己,要有耐心,要有关心。

要学会什么都能听得进去。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当一个人想向你谈话,却遭到你的拒绝能更快地羞辱他的人格和伤害他的感情的方法了。有什么人那样对待过你吗谁那样对待你,你就会背离谁,就会从谁身边走开。当别人不听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感情就可能被深深地挫伤,但这并不是你的罪过。

当你聚精会神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你必须得把你自己的兴趣放到一边,把你自己的好恶隐藏起来,不要表现出任何偏见,至少暂时需要这样。在听人讲话的几分钟时间里,你必须将自己100%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细心倾听他所说的话,你必须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知觉听人家讲话,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完全忘掉自己。这一点对于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多数人来说,一开始是比较困难的。对于我来说,我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世界要围绕着我旋转。但就你而言,你又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世界又要围绕着你旋转,几乎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不断地争取成为这个中心。除了睡觉以外,人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企图得某种重要的社会地位上去了。

但是,如果你想获得卓越的驾驭人的能力,就一定不能那样做,你必须训练自己的意识,将强调自己的习惯向后移动一下,你必须暂时放弃想把自己放在一个众人瞩目的位置上的想法,而要让别人占据一会儿那个位置。

如果付给你高薪让你忘掉自己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去听到人讲话怎么样你肯定还能接受吧。

要有耐心。有耐心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你有急事要办,可某个人非要告诉你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的时候,更不容易耐住性子。有的时候,他简直把你逼得走投无路,没有办法你只好硬着头皮听,你恨不得他赶快把话说完,但每次听完之后,你都要大大夸奖他一番,因为他的建议正确又合乎逻辑。当然,偶尔你也不得不听一些废话。但与那些好主意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

锻炼耐心倾听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批评人,不急于下断语,不管你怎样忙都不能这样。在你发表看法之前,最好是冷静地思考一番,尤其是那些可能毁坏对方的自我意识、尊严和自尊心的事情,就更不能轻易下断言。无用的批评从来都不是取得驾驭别人的卓越能力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忍耐只不过是一种等待、观察、倾听,平心静气地袖手旁观,直到你想帮助的这个人对自己的问题得出了答案。

为什么当其他一些更常用的方法都失败了之后,嗜酒者互诫协会在帮助人方面却获得了成功呢这就是因为嗜酒者互诚协会里的人,能聚精会神地倾听求助者说话的缘故。他们在为别人服务中完全忘掉了自己,充满耐心又善解人意,从来不批评人。

他们非常关心每个成员的生活福利。结果,他们确实在这些需要给予特殊帮助的人身上创造出了奇迹。

如果你认为能够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获得驾驭人的卓越能力的话,或者不用关心那个人和那个人的生活福利也可以获得驾驭人的卓越能力的话,那么让笔者告诉你:那是错误的想法,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你的驾驭别人的卓越能力必须对别人有好处,否则你就不会有驾驭别人的能力。

所以,在你期望能够获得驾驭别人的卓越能力之前,必须得会关心别人。如果你做不到真正地关心那个人和他的个人福利,你的认真倾听、忘掉自己或者保持耐心也就变得没用了。

上司永远别说“一定”

作为上司的你,一定要把握许诺的尺度,不要轻易开空头支票。空头支票开得多了,员工就会对你失去信任,你的威望降低了,就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话了。

终于到了年终,翔宇兴冲冲地来到经理的办公室问道:“薛经理,你说过只要我们部将今年的年终报表做好就可以加5%工资的,是吧”

“我是说过,翔宇,可是……”薛经理说道,“可是你知道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关于薪金、晋升的规定和程序,并不是我可以随意更改的事,恩,我向总部申请看看吧。”

“啊?薛经理,我们部的员工都是在你这句话的鼓动下才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的呀,小李还带病坚持工作呢,现在这个结果让我怎么跟他们说呢……”

“好吧,别不高兴,我一定会去向总部提出申请,表彰你们的辛苦工作的,一定会的,我保证。”

但是翔宇还是带着失望的表情离开了薛经理的办公室。“轻诺必寡信”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薛经理在下属的眼中是代表公司的,他不讲信用,员工就会认为公司不讲信用,在不讲信用的公司工作多没意思怎么能做好工作呢即便给下属承诺也不能把话说死,要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管理上的事情非常复杂,没有到最后关头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现在的老板变数也很大,所以轻易许诺是非常不合适的。即便是你的上司答应了给加薪,万一他反悔,你怎么办和手下一起骂上司绝对不可以!你要在下届面前维护公司的光辉形象,硬挺着最后吃亏的还是你。所以很多中层管理者把自己修炼成“永远不说一定的人”,嘴上总是挂着“好像”、“可能”、“研究一下”等,就是让自己主动,这个策略也是有道理的。

再说对下属的奖励事先不说出来,而是做完了给个“惊喜”,下属事先没想到会有奖励,最后你给了,下属会觉得意外,会感激你,觉得你有良心,是个好人。而如果在干活前就说明,这次工作完了以后有多少多少奖励,下属完成了工作,你给了相应的奖励,他不会很感激,而认为是你应该给他的。长此以往会培养下属,只要有工作就要有奖励的意识,影响以后工作的开展。再说你手中的奖励是有限的,能用奖励来驱动下属做事情吗不可能。

事先向下属暗示也是可以的,而给多少“惊喜”最好在事后,要让下属认识到做好工件是应该的,奖励是为了奖励这次特别的努力而给的,这次给奖励是个例外。薛经理给整体加薪也不对,要给也是给奖金,没有整体调薪的。因为薪水是刚性的,只能涨不能落,而奖金是柔性的,可以随项目而变动,可多可少,一个年终报表的任务给一次奖励是合适的,又不全年都做年终报表,给加薪就不合适。

作为上司的你,一定要把握许诺的尺度,不要轻易开空头支票。空头支票开得多了,员工就会对你失去信任,你的威望降低了,就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话了。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在给下属准话的时候,总是吞吞吐吐,或者说一堆车轱辘话,总之,不会给下属今后抓住把柄的机会。作为上司,你有义务激励员工没错,但是不能让员工轻信你不可能兑现的承诺。

反复提起员工的失误不是好领导

小心眼的领导喜欢揪住员工的小辫子不放,事实上,这样绝对得不偿失。一个做上司的,总是拿小事与下属斗,这本身就是缺乏宽厚胸襟的表现,是给权威减分的行为。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做大事,需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出。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于是赵国人的儿子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 意是说它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同样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不能抓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为什么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

古人对小节不究看做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不是只看存在的问题。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因为人才有哪一方面的缺陷就放弃使用,这是忍小节的中心内容。所以《列子》中讲:“要办大事的不计较小事;成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历史上那些明智的统治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天下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进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相反,嫉贤妒能,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问题,就置人才于不同的人则十分愚蠢。

相传子思住在卫国,向卫王推荐荀恋时说:“他的才能可以率领500辆战车,可任命他为军队的统帅。如果得到这个人,就会天下无敌。”卫王说:“我知道他的才能可以成为统帅,但是荀恋曾经当过小吏,去老百姓家收赋税,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这个人不能用。”子思说:“圣明的人选用人才,就好像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祀树、梓树有一圈之大,但有几尺腐烂了,优良的木匠不放弃它,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知道它的妨害很小,最后能做成非常珍贵的器具。现在您处在战国纷争的时代,要选取可用之才,只是因为两个鸡蛋就不用栋梁之材,这种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王再一次拜谢说:“愿意接受你的指教。”

险些因为两个鸡蛋就葬送了一个军事统帅,要不是卫王能够认真听取子思的意见,哪里再去找一个领兵打仗的干将呢荀恋的故事给职场的领导人以启发,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放弃不用具有大才干的人,而任用那些没有问题、也没有才干的人。

§§第三十章 调兵遣将管人学:新主管上任就做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