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089

第89章 聪明会被聪明误,巧装糊涂才能从容不迫

不要总以为自己优秀,别人都不如自己,自作聪明不是真聪明,自以为是是真愚蠢。工作中,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味地摆弄你的聪明,只能是被聪明所误。

在职场中,你是不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如果发现自己有自作聪明的毛病,最好赶紧改正过来,以免被自己的聪明所误。

有个人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在招聘现场转了一圈,看上一家久负盛名的外贸公司,那家公司在招聘一名业务员。尽管在这之前已经有200多人报了名,竞争异常激烈,但他还是投了简历。

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能脱颖而出,因为他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也很扎实,并且以前的成绩也不错。

果然,正如他所料,尽管面试条件近乎苛刻,但他还是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第二名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公司决定把他们两人留下,进人终极考核阶段--试用期。他们两个人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够留下。

在试用期期间,他把自己与那名女孩做了一番比较,觉得自己必胜无疑。因为他了解到,那名女孩只是大专毕业,无论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都比自己逊色。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很明显,他的表现要好于那名女孩。似乎谁走谁留已成定局。

然而,就在试用期的最后一天,突然有人通知他:总经理叫你下午去财务处领工资,领完工资后就可以离开了。

他很惊讶,忙问:那名女孩留下了吗?

不,她和你一样,总经理也是这样通知她的。

他听了,心中十分沮丧。来到财务室,他从会计那里领来工资一看,才400元,与之前承诺的800元差了一半。

“这是怎么回事呀?”他有些郁闷地问道。

会计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总经理吩咐的。”

他一听很气愤,暗忖“这不是欺人太甚吗?得找经理去理论!”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后又犹豫了:难道这是总经理设的一个局,看我上不上道?再说,有谁愿意招聘一个与单位斤斤计较的人呢?莫非他这是在考验我们?

想到这儿,他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于是,他便潇潇洒洒地离开了公司。一路上,他都很得意,他觉得自己实在太聪明了。他相信,不出明天,公司一定会给自己打电话。

可是,他并没有等来电话,反而得到了那位女孩被录用的消息。他听说后直奔公司,愤然走进总经理办公室,要讨个说法。

总经理听了他一番激烈的言辞之后,示意他坐下,然后用缓慢而沉重的语调说:不错,你在整个试用期内都有很出色的表现,但很遗憾的是,你缺少维护自身权益的勇气。而那个女破一发现自己的工资克扣就立刻找到我,甚至还要问我打官司。

总经理说到这儿,笑了笑,继续说:这种勇气让我很欣赏。我们是一家外贸公司,经常要同国外的企业打交道,如果不能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就很难将工作做好。试想,一个连自身权益都不敢维护的人,还能指望他为公司挺身而出吗?

听完总经理的解释,他无言以对。

不要总以为自己优秀,别人都不如自己,更不要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在揣测别人的想法与做法。自作聪明不是真聪明,自以为是是真愚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而多数人总希望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获得别人的认可。然而,世上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而自作聪明的人,却随处可见。

工作中,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味地摆弄你的聪明,只能是被聪明所误。常言道:“难得糊涂。”有时候特别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要适当地做做“傻瓜”,巧装糊涂才能从容不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的个性也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

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大本营。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时,已经是马后炮了。

虽然在这种情况之下,但是,一度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里西也夫斯基,却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杰出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策略相当别致。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在斯大林与华西里也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中,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后,斯大林便在不经意之间想到了一个好计划。过了不多久,斯大林在军事会议上陈述了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里也夫斯本人,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并且也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想到这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想了。但是,只有华西里也夫斯基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他自己的计划。

这样一来,每每当华西里也夫斯基在用他的方式与斯大林聊天之后,斯大林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决策,等到他定夺时,其便逐条逐句、清晰明白地阐述他的决策。他当然完全不像华西里也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模糊不清。但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意见,当然是经过加工、润饰了的。不过,这时谁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来,华西里也夫斯基的意见,也就因为己移植到斯大林心里,变成斯大林的东西,而付诸实施。

曾有许多人嘲讽华西里也夫斯基神经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不让斯大林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只是有一次,他对过分嘲讽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我的意见也就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前线将士少流血,我只想我军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在此,我们不难看出谁是真正的智者。在现代职场之中大智若愚之类的话好像显得太俗了,可是却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