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胜(学无涯丛书)
32020200000012

第12章 爱情的象征——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朱穆纳河岸边的古城阿拉格,是一座王妃的陵墓。

泰姬陵华丽壮观、气势磅礴、举世闻名,被称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泰姬陵是莫卧儿第五代皇帝沙扎汗为其宠妻阿柔曼·巴纽皇后所建造的陵墓。皇后原名蒙泰姬·玛哈尔,讹称“泰姬·玛哈尔”,意为“宫中首选”或“宫廷的光艳”。皇帝与宠妻情笃意深,十分恩爱。无论在沙扎汗取得王位以前的颠沛流离中,还是在沙扎汗当国王后的四处巡访时,俩人相伴左右,须臾不离。据说,年轻貌美的泰姬19岁就为皇帝生儿育女,共生子女14个。1631年生最后一胎时,不幸离开人世,年仅39岁。沙扎汗惊悉后,悲痛欲绝。在皇后病榻前,泰姬对沙扎汗说:“请陛下为我造一座大墓,以纪念我们的爱情。”沙扎汗许下诺言,修建了这座美丽的陵墓——泰姬陵。

泰姬陵在1632年破土动工,每天有两万名工匠修建,用了22年时间才建成,共耗费4 000万卢比的巨资。

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陵园中间有一条宽阔笔直的红石甬道,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泰姬陵墓建在一座正方形的大理石高台的正中间,高台边长约95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扎汗的两具石棺,宝石闪烁。整个泰姬陵,白天,在阳光下红装素裹,闪着光辉;夜晚,在月色中朦胧素雅,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

泰姬陵的主体建筑具有几何图形的美。那台基的正方形,穹隆的圆形,墙壁的立视平面,门洞的三角拱形和尖塔笔直的圆柱形,配合得十分巧妙。泰姬陵圆形的穹窿打破了正方形台基的单调,拱形的门洞又突破了平面墙壁的板滞,而台基四角四座直立的尖塔,则分散了圆形穹窿突兀凌空的压重感,增加了整个画面的丰满、均衡和协调。这些几何图形,把直线之美和参差之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了。

泰姬陵的主要建筑材料——白色大理石,是从印度拉贾斯坦的马克拉纳采集运来的。这种纯白的大理石,色泽明丽,质地坚固,富有明净流丽;典雅圣洁的美感,在阳光照射下,泰姬陵就像雪山冰峰一样银辉耀眼。陵墓两侧那两座清真寺殿,基本是用阿格拉当地的红砂石筑成的,反以大理石碎块点缀装潢。这两座红砂石的附属建筑,烘托着白色大理石的主体建筑,色彩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泰姬陵的装饰非常华丽细致,但不流于绮靡。在圆顶寝宫的拱门上,铭刻着《古兰经》的经文,镶嵌着贵重宝石的装饰性花边。走进拱门,犹如打开了金饰玉镶的宝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寝宫内部呈八角形,共分五间宫室。中央一间大的宫室,由辐射状通路连接着其余四间宫室。宫室的门扉窗棂,都是白色大理石透雕的,筛进了外面的天然光线,室内明亮有如一座灯烛荧荧的圣殿。门扉窗棂上透雕的藤蔓花卉图案,以黄金作梗,翡翠为叶,红绿宝石、水晶、玛瑙等镶花。花纹制工精细,连小叶子的叶脉都清晰可辨。中间一扇门扉窗棂,雕刻得最为精美。据印度导游者介绍,这是出自中国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透过这扇灿若锦绣的门扉窗棂,可以窥见中印艺术交流之一斑。

中央宫室里最珍贵的一件工艺晶,是一扇八角形的白色大理石透雕屏风。屏风上镶嵌着繁星般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这扇屏风是在泰姬陵主体建筑完工之后雕制的。据说花费了10年时间。这扇屏风安放在一个墓穴下的慕玛泰姬·玛哈尔和沙杰罕的石棺旁。石棺上也布满了彩色宝石和浮雕。

泰姬陵建成后,沙扎汗国王仍在位。他对泰姬的情思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缠绕在陵内外。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城堡的王宫平台上有一块黑大理石,国王常坐在那里遥望陵园。他曾梦想在朱穆纳河的另一侧为自己建造一座与泰姬陵一样的黑大理石陵墓,好与白色的泰姬陵遥遥相对;他还想用黑白大理石建造一座跨河大桥,把两个陵墓衔接起来,以体现其对爱妻的漫漫情思。意外的是,建泰姬陵后不到5年,这座桥还未来得急动工,他的第三个儿子篡夺了他的王位,并把他囚禁在阿格拉城堡中。沙扎汗在这里度过了他悲惨的晚年。他每天透过窗棂凄楚地望着爱妻的陵墓,在月色和睡梦中追忆与泰姬的往事。最后,他终于被安葬在泰姬陵的石棺中,与爱妻并卧,他的情思总算有了个了结。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的特性,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富于哲理。凡来此游览者,无不为印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所惊叹。

泰姬陵历史泰姬陵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它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扎汗为其爱妻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历时22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