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牦牛(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32036900000034

第34章 怎样提高牦牛发情率?

在高山草原生态环境条件下,适龄繁殖母牦牛并不全部发情,发情配种之后,不能全部受胎,受胎母牦牛不能全产,所产犊牛难以全活。因此,牦牛的繁殖成活率较低。

分析母牦牛在繁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影响繁殖成活率的各项指标中,有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四项。在这四项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母牦牛的发情率。不仅是因为发情率在四项指标中比较低,关键是因为发情率是基础指标。它在提高繁活率中起到主导作用。母牦牛和犏牛中,发情率最低的是当年产犊哺乳兼挤奶的母牦牛,这类牛也是提高发情率的重点,如果将其发情率提高到干奶母牦牛的水平,则整个牛群的繁活率就会提高一倍左右。

加强放牧管理及冷季补饲,使母牦牛维持适当的膘情,是保证母牦牛正常发情的前提。此外,在进入冷季后,对老弱、生殖系统有病和两年以上未繁殖(包括连续流产)的母牦牛应清理淘汰,以节约补饲草料。对已妊娠带犊的母牦牛,要打破传统的不断奶的习惯,使妊娠母牦牛在分娩前干奶或断奶。

当年产犊的母牦牛,对膘情差、犊牛发育弱、奶量少的不挤奶,抓膘复壮,使其能尽早发情;对4月份前产犊的母牦牛,一般不立即挤奶,待采食上青草后再挤奶。暖季采取“不拴系,早挤奶,早出牧,夜放牧”的措施,促其早复壮而发情配种。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从当地兽医站购药物催情或采取同期发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