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亡灵武神
3208100000009

第9章 赵家村

大周武帝薨逝已百年有余,直至本朝,国势日祚,当年龙旗军威不再,北方战事连连告急,冀州失守,劣夷铁骑长驱直入玄武关,连破数城,势不可挡,直逼中州京城长安,帝数夜难寐,常祈于太庙之中……

——长史官书于定和三年秋(周哀帝七年)

周哀帝七年冬,京城长安城破,帝自缢于太庙之中,至此大周王朝正式灭亡。

——周史·哀帝本纪

彭烈走出苍山得知,如今的天下已非武帝残识中的那个天下,两百年来,如今天下早已易主,昔日强盛的大周王朝已经灭亡了近百年,取而代之的是大金帐帝国。

大金帐帝国是北方劣牧族人建立的政权,周武帝死后,由于连年的征战,国库空虚,再加上王公大臣间的夺位之争,使得国力透支,国势日渐衰弱,百年来朝中皇位的频繁更替,连年兵乱,至哀帝朝,哀帝也算一位贤君,结束了朝中近百年动荡不安的局势,眼看大周有了中兴之象,可是天亡大周,汉江水灾,南方旱灾,天灾不绝,引得百姓连连起义,日暮西山的帝国雪上加霜。

北方劣牧族在周武帝五次北征之后,开始修养生息,百年之后再度崛起,朔颜部首领朔颜真,以五副铠甲起兵,建立五府军,横扫北陆青燎原,统一各部,被尊称为金帐大汗。

大金帐汗看准时机,趁大周国内内乱不断,起义之火燃遍汉江南北之际,率五府十万铁骑南下,武帝时昔日锐不可当的龙旗军,早已军威不再,节节败退,劣牧铁骑直捣中州北边的屏障玄武关,趁势一举攻破京都长安。

大周最后一个帝王周哀帝自缢于太庙之中,和这个历经千年辉煌的帝国一起从此消逝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历史的车轮还在转动,大金帐汗朔颜真在攻入长安后,于次年改元开元元年,改国号大金帐帝国,他便是史上的金太祖皇帝。

大金国自建立以来,一直采取强硬的民族政策压制昔日这片大陆的主人华族人,金太祖开国至今隆庆皇帝朝,历经百年,虽华族和劣牧族之间的********有所缓解,朝廷也开始适当任用华族官员,华族人的地位也在有所提高,但是劣牧贵族欺压奴役华族百姓的例子仍然屡见不鲜。

生活在底层的华族百姓们卧薪尝胆,等待着那爆发的时机到来……看似平静的表面,只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

金隆庆三年九月,秋风瑟瑟,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份,枯叶凋零,已略显冬意。

彭烈走出苍山也有些时日了,只是苍山一直被世人称作妖山,附近多妖魔精怪出没,所以方圆数里少有人烟,偶尔碰到一两个艺高人胆大的猎户,从他们口中对外面现世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一路南走,终于在眼前出现了一个村庄。

“站住,你是什么人?”

彭烈在村口被两个放哨的村民给拦了下来,这个村子还有人站岗放哨,还真是有些奇特啊,不过得先把眼前的这关给过了,突然想到有个猎户似乎跟他提过,这徐州北边的青州现在正在闹旱灾,大量的灾民涌向徐州境内。

“额,两位兄弟,在下是青州的灾民,家乡大旱,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随大伙一起进入徐州,没曾想路上与家人失散,迷路至此。”

两人听了彭烈的叙述将信将疑,他们村就在徐州北部,就在徐州与青州的交界不远,说是青州灾民迷路至此也合情合理,既然是灾民对于性格纯朴的村民们来说当然不能不管不问,不过放一个陌生人进村,必须得到村长的同意,所以不敢擅自做主。

“你跟我们来吧。”两位村民领着彭烈去面见村长了。

来到一户放眼整个村子可以称得上大宅的庭院内,庭院设计别致,栽种了不少花草树木,看来这宅子的主人还是个文雅之人。

一个村民留下来看着彭烈,另一个村民进正屋禀报去了。

不多一会,从正屋从出来一个灰衣老者,虽已头发花白,但是不显老态,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彭烈看得出老者虽然外表儒雅,但肯定是个练武之人。

“这位小兄弟,老朽是这个村的村长,听说你是来自青州的灾民?”

彭烈在融合的三魂七魄,恢复了血肉之躯以后,现在是一副青壮少年模样,所以老村长称他为小兄弟。

在得到彭烈的点头确认之后,老村长继续发问:“你是青州哪人啊?能说的具体点吗?我想具体知道现在青州的灾情究竟如何了。”

这下麻烦了,彭烈对于青州旱灾的了解仅限于那猎户口中的一些信息,急中生智,似乎那猎户口中提到过滕城这个地名,不管了,豁出去赌一把吧,“在下姓彭,单名一个烈字,是青州滕城人士,我们那是旱情严重啊,原本大好的庄稼都让这场大旱给毁于一旦啊,眼看冬季即将来临,家里面根本就没有粮食过冬,所以只能跟着大伙一起背井离乡了。”

还真给彭烈蒙对了,青州滕城正是正是这次旱灾的重灾区,村长似乎相信了他的这套说辞,上下打量了一下彭烈,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黑袍子,这件袍子在彭烈一路走来,已经显得有些褴褛,像个灾民的样子。

村长冲彭烈点了点头:“这年头,谁都不容易,都是穷苦百姓,既然碰上了,我自然不能不管,你就留下吧。”

“那就谢谢村长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赵家村从来不养白吃白喝的人。”村长的语气很严肃,“看你的样子也是读过书的吧?”

“是,确实读过几年,后来因为家里面穷就没再读了。”

“那你就到村里的私塾去当个先生吧。”村长又转头对边上的村民吩咐道:“启子就让他在你们家住下吧,替我跟你爷爷说一声。”

叫启子的村民点头应允。

……

从村长家出来,彭烈跟着启子一起向他们家走出。

一路上彭烈了解到,启子本名叫赵启,另一个村民大家都叫他刚子,本名赵刚,这个村子叫赵家村,村里的人都姓赵。

启子和刚子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从外表上看比彭烈也大不了多少。

“启子兄……”

“不用这么见外,像大家一样叫我启子就成。”

“那启子,我有些好奇,你们村怎么还要站岗放哨啊?”

赵启听了彭烈的疑问拍了边上有些警觉的赵刚,对彭烈一笑置之:“兄弟,你现在既然留下来了,也算我们村的一份子了,自然也没必要瞒你什么,其实这一带经常有野兽精怪出没,我们站岗放哨也是为了避免村民们受到骚扰,村子受到祸害。”

对于赵启和赵刚两人的表情变化,彭烈尽收眼底,赵启的这番解释合情合理,但是直觉告诉彭烈,这个村子没那么简单,这也是他决定留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