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闭经
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古称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经闭等。妊娠期、哺乳期或更年期的月经停闭属生理现象,不作闭经论,有的少女初潮2年内偶尔出现月经停闭现象,可不予治疗。
本病属难治之症,病程较长,疗效较差,因此,必要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因先天性生殖器官缺如,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致无月经者,因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1.病因
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气血失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由于冲任亏败,源断其流;实者因邪气阻隔冲任,经血不通。导致闭经的病因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获得,可由月经不调发展而来,也有因他病致闭经者。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湿阻滞。
(1)肾虚先天不足,少女肾气未充,精气未盛,或房劳多产,久病伤肾,以致肾精亏损,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遂致月经停闭。
(2)脾虚饮食不节,思虑或劳累过度,损伤脾气,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冲任气血不充,血海不能满溢,遂致月经停闭。
(3)血虚素体血虚,或数伤于血,或大病久病,营血耗损,冲任血少,血海不能满溢,遂致月经停闭。
(4)气滞血瘀七情内伤,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气滞血瘀,瘀阻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溢,遂致月经停闭。
(5)寒凝血瘀经产之时,血室正开,过食生冷,或涉水感寒,寒邪乘虚客于冲任,血为寒凝成瘀,滞于冲任,气血运行阻隔,血海不能满溢,逐致月经停闭。
(6)痰湿阻滞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脂膜壅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溢,遂致月经停闭。
2.辨证论治
在确诊闭经之后,尚须明确是经病还是他病所致,因他病致闭经者先治他病然后调经。
辨证重在辨明虚实或虚实夹杂的不同情况。虚证者治以补肾滋肾,或补脾益气,或补血益阴,以滋养经血之源;实证者治以行气活血,或温经通脉,或祛邪行滞,以疏通冲任经脉。本病虚证多实证少,切忌妄行攻破之法,犯虚虚实实之戒。
(1)肾虚型
1)肾气虚证
主要症候: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淡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症候分析:肾气不足,精血衰少,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初潮来迟,或后期量少,渐至停闭;肾虚不能化生精血,髓海、腰府失养,故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肾气虚阳气不足,故****淡漠;肾虚不能温化膀胱,故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也为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加丹参、牛膝。
若闭经日久,畏寒肢冷甚者,酌加菟丝子、肉桂、紫河车;夜尿频数者,酌加金樱子、覆盆子。
2)肾阴虚证
主要症候: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足跟痛,手足心热,甚则潮热盗汗,心烦少寐,颧红唇赤,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症候分析:肾阴不足,精血亏虚,冲任气血虚少,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初潮来迟,或后期量少,渐至停闭;精亏血少,上不能濡养空窍,故头晕耳鸣,下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膝酸软,或足跟痛;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热劫阴液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热内扰心神,则心烦少寐;虚热上浮,则颧红唇赤。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养血调经。
方药:红藤、败酱草、薏苡仁、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若潮热盗汗者,酌加青蒿、鳖甲、地骨皮;心烦不寐者,酌加柏子仁、丹参、珍珠母;阴虚肺燥,咳嗽咯血者,酌加白芨、仙鹤草。
3)肾阳虚证
主要症候: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或目眶黯黑,舌淡,苔白,脉沉弱。
症候分析:肾阳虚衰,脏腑失于温养,精血化生之源不足,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初潮来迟,或后期量少,渐至停闭;肾阳虚衰,阳气不布,故形寒肢冷;肾阳虚,不足以温养体海、外府,故头晕耳鸣,腰痛如折;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清长,夜尿多;肾阳虚不能温运脾阳,运化失司,故大便溏薄;肾在色为黑,肾阳虚,故面色晦黯,目眶黯黑。舌淡,苔白,脉沉弱,也为肾阳虚之症。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五味子、炮附子、鹿茸。
方中鹿茸、炮附子、肉桂温肾壮阳,填精养血;熟地、山茱萸补肾益精血,更助以山药资生化之源;少佐以泽泻、茯苓渗湿利水,丹皮清泻虚火,与温肾药配伍,使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五味子助肉桂引火归原,纳气归肾。全方温肾助阳,滋养精血,肾气旺盛,任冲通盛,月事以时下。
(2)脾虚型
主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肢倦神疲,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溏薄,面色淡黄,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缓弱。
症候分析:脾虚生化之源亏乏,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停闭数月;脾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盛,故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溏薄;脾主四肢,脾虚中气不振,故肢倦神疲。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缓弱,也为脾虚之征。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牛膝、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砂仁。
(3)血虚型
主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头晕目花,心悸怔忡,少寐多梦,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
症候分析:营血亏虚,冲任气血衰少,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停闭;血虚上不能濡养脑髓清窍,故头晕目花;血虚内不养心神,故心悸怔忡,少寐多梦;血虚外不荣肌肤,故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也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方药:鸡内金、鸡血藤、当归、熟地、白芍、山药、枸杞子、炙甘草。
方中熟地、枸杞子、白芍填精养血,山药、鸡内金、炙甘草健脾以生血;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调经。全方合用,养血为主,兼能活血通络。
若血虚日久,渐至阴虚血枯经闭者,症见月经停闭,形体羸瘦,骨蒸潮热,或咳嗽唾血,两颧潮红,舌绛苔少,甚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肾养血,壮水制火,方用熟地、麦冬、知母、黄柏、泽泻、山药、远志、茯神、丹皮、枣仁、玄参、桑螵蛸、竹叶、龟板、山茱萸。
方中知柏地黄丸滋肾阴泻相火,佐以玄参、龟板、桑螵蛸滋阴潜阳,竹叶、麦冬清心火,远志、枣仁宁心神,使心气下通,胞脉流畅,月事自来矣。
(4)气滞血瘀型
主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嗳气叹息,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而有力。
症候分析:气机郁滞,气滞血瘀,瘀阻冲任,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停闭;瘀阻胞脉,故小腹胀痛拒按;气机不畅,故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嗳气叹息。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而有力,也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当归、赤芍、桃仁、川芎、枳壳、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
方中枳壳、乌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赤芍、桃仁、丹皮、五灵脂活血祛瘀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行气活血,祛瘀行滞,故能通络。
若烦躁、胁痛者,酌加柴胡、郁金、栀子;挟热而口干,便结,脉数者,酌加黄柏、知母、大黄。
(5)寒凝血瘀型
主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缓,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症候分析:寒邪客于冲任,与血相搏,血为寒凝致瘀,瘀阻冲任,气血不通,血海不能满溢,故经闭不行;寒客胞中,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后血脉暂通,故腹痛得以缓解;寒伤阳气,阳气不达,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白,脉沉紧,也为寒凝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红藤、败酱草、薏苡仁、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若小腹冷痛较剧者,酌加艾叶、小茴香、姜黄;四肢不温者,酌加制附子、仙灵脾。
(6)痰湿阻滞型
主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形体肥胖,或面浮肢肿,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脘满闷,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症候分析:痰湿阻于冲任,占住血海,经血不能满溢,故月经数月不行;痰湿下注,损伤带脉,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稠;痰湿内盛,故形体肥胖;痰湿困阻脾阳,运化不良,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神疲肢倦;痰湿停于心下,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脘满闷。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也为痰湿之征。
治疗法则:豁痰除湿,活血通经。
方药举例: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滑石、香附、川芎、当归。
方中苍术、半夏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滑石渗利水湿;当归、川芎、香附行气活血。痰湿去则冲任、血海自无阻隔,而获通经之效。
若胸脘满闷者,酌加瓜蒌、枳壳;肢体浮肿明显者,酌加益母草、泽泻、泽兰。
(七)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又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确切病因不清,多认为可能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有关。肌瘤多生长在子宫体部,少数生长于子宫颈部。子宫体部肌瘤常见类型为壁间肌瘤,约占60%~70%;其次为浆膜下肌瘤,约占20%;再其次为黏膜下肌瘤,占10%。一般为多发性,可单一类型存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存在。当肌瘤增大或瘤体内发生栓塞时,易发生变性。多见于30~50岁妇女。中医学称之为症瘕。
1.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有关。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黏膜下肌瘤时有不规则****出血或白带异常。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扪及肿物,浆膜下肌瘤扭转或有肌瘤变性,可出现急性腹痛。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长部位妨碍孕卵着床或影响精子的通行,还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2.诊断
具有典型症状,或部分患者无症状。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质硬,大肌瘤腹部即可触及肿块,当黏膜下肌瘤突出于****内,可见紫红色光滑的环形肿物,若肌瘤变性时,子宫变软,有压痛。
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回声图像,可显示子宫大小,宫内情况,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退行变性等。
宫腔探测或诊刮:可了解宫腔深度及形态。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显示子宫大小、宫腔形态及肌瘤附着部位。
内窥镜检查:宫腔镜可窥视腔内的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可直视子宫外形及肌瘤情况。
(1)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根据停经史,妊娠反应,子宫增大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等,与子宫肌瘤不难鉴别。若肌瘤合并妊娠时,可行B超协助诊断。
2)卵巢肿瘤:一般二者不难鉴别,但实质性卵巢肿瘤可能被误诊为浆膜下肌瘤,反之浆膜下肌瘤囊变性时也易误诊为卵巢囊肿。当卵巢囊肿与子宫有粘连时,则更难鉴别,但B超和腹腔镜可确诊。
3)子宫腺肌病:临床上也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子宫增大,但临床症状以痛经、进行性加重为主,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很少超过妊娠两个月大小,具有经前子宫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B超能帮助诊断。当肌瘤与肌腺病同时存在,则不易鉴别,常需术后病理证实。
3.治疗
(1)气滞血瘀 胞中隆块,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紫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下后痛减,经前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瘫散结。
方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乌药、制香附各10g,赤芍、荔枝核、夏枯草各15g,生牡蛎30g,炙甘草6g。
(2)气虚血瘀 胞中积块,月经先期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有血块,小腹坠痛,气短乏力,食少便溏,面色煞白,舌质淡暗、边有瘀斑,脉虚细涩。
治法:益气补中,化瘀消癃。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山药、山慈姑、夏枯草、昆布各15g,三棱、莪术、枳壳各10g。
(3)痰瘀互结 胞中积块,小腹胀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量多有块,婚久不孕,胸脘痞满,形体肥胖,舌质紧黯、苔腻,脉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痰消癃。
方药:半夏、陈皮、制香附、川芎各10g,茯苓、苍白术、夏枯草、海藻各15g,莪术12g,木香6g。
4.预防与调养
①调畅情志,精神舒畅,保持气血平和。
②清洁外阴,因子宫肌瘤常有经期延长,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③合理应用性激素类药物,防止长期过量应用雌激素。
(八)卵巢囊肿
1.典型病例
马女士,28岁。2006年6月就诊。症状为:月经不正常半年余,忽多忽少,身热乏力,懒言气短。近来症状明显加重,经期一般5~7天,经色黯,小腹胀痛。察其面色略晦滞,舌苔白,脉沉细。妇检发现卵巢有异,双侧附件正常。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症,给予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2006年8月停药后复诊,月经已正常,面色红润,诸症均已消失。检查发现卵巢囊肿消失。2007年1月随访无复发。
2.药物组成
桂枝10g,皂角刺12g,穿山甲10g,赤芍12g,三棱15g,桃仁12g,莪术15g,当归20g,茯苓15g,生黄芪12g,红花6g,白芷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制大黄10g,柴胡10g。
3.制剂用法
将上药用水煎2汁后混合,浓缩至50ml左右,待温度降至38℃左右,用50ml针筒抽取药液,接肛管****。****前先排空大小便,灌入200ml左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尽可能将药液保留1小时以上,如即有便意可改为胸膝卧位5~10分钟。一般每晚灌1次,急性而症状较重者可1天灌2次。余下的药液仍可分次口服,以增药效。7~15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4.适应病证
卵巢囊肿单侧、双侧、混合性、实质性等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出血、流液、小腹胀痛、****坠胀等症状,周围血象多有偏高。
5.治疗法则
卵巢囊肿多发于已婚年轻女性,中医辨证多为痰瘀互结于胞络,证属症瘕范畴,治宜活血化痰,软坚消症。自拟消瘀桂苓汤,化裁于复元活血汤与仲景桂枝茯苓丸,并加入三棱、莪术、皂角刺、乳香、没药等以加强化瘀消痰之功。通过直肠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一定的优势。
6.应用本方应注意事项
单纯性囊肿,加乌梅、五倍子、天仙藤、牵牛子;混合性囊肿,加水蛭、地鳖虫、蜂房;腹痛、****坠胀,加红藤、败酱草、猫人参、藤梨根;纳差、舌苔白腻,加半夏、胆南星、白芥子、干蟾皮;腹胀便秘,加槟榔、改制大黄为生大黄后下;经血淋漓不尽,加煅乌贼骨、茜草、仙鹤草。
(九)细菌性****病
社会上常称为细菌性****炎,这是由****加特纳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内厌氧菌也起一定作用。由于患者****炎症不明显,分泌物中多形性白细胞数目也不多,所以称之为****病比****炎更为确切些。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细菌性****病占****感染性疾病中的1/3,也可以引起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本病有以下特点:
①****分泌物呈灰色,像面糊一样黏稠,无脓性分泌物,分泌量不多。
②****分泌物有鱼腥样气味,在****时或****后异味加重,这是因为****分泌中含氨量增加的缘故。
③有一半的病人可能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多为轻度到中度,个别病人外阴可有瘙痒与灼热感,但症状均比滴虫性****炎或念珠菌性****炎为轻。
1.诊断
主要靠临床症状,但也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①利用显微镜在****分泌物涂片中寻找线索细胞,它是****脱落的上皮细胞,在镜下边缘变得模糊,有特殊的斑点或颗料,看上去好像撒上一层面粉一样。在病人****分泌物中,10%~50%可以有这种细胞,但却没有多形核白细胞,此点在鉴别上很重要。
②正常人****分泌物的酸碱度为4.0~4.7,而本病患者可增高到5.0~5.5。
③在****分泌物中加1滴10%氢氧化钾液后即可以闻到鱼腥样气味。这是因为分泌物在碱性环境下可以有挥发生氨溢出的缘故。
④由于对细菌培养结果的评价有分歧,所以不提倡将其作为常规方法来使用。
诊断本病尚有其他方法,但均需要一定的条件与设备,所以难以普及使用。
2.治疗
中医治疗此病的预后较好。如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引起并发症,虽大部分症状较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配偶要同时治疗。为了避免本症的传染,性生活要正当,不用公共浴盆或浴池洗澡。
加乌梅、五倍子、天仙藤、牵牛子;混合性囊肿,加水蛭、地鳖虫、蜂房;腹痛、****坠胀,加红藤、败酱草、猫人参、藤梨根;纳差、舌苔白腻,加半夏、胆南星、白芥子、干蟾皮;腹胀便秘,加槟榔、改制大黄为生大黄后下;经血淋漓不尽,加煅乌贼骨、茜草、仙鹤草。
(十)****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鞭毛原虫——****毛滴虫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侵犯女性****,也可因****使男性泌尿道感染。成年妇女****滴虫感染率可高达95%。
****毛滴虫只能寄生于女性的****中。在动物接种试验中,除了猴子****外,其他动物的****都不适宜于它的生长。有些妇女****内虽然有****毛滴虫寄生,但是可以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当身体的抵抗力减低,****内pH因各种原因变成碱性时,****毛滴虫可大量繁殖而出现临床症状。另外,妇女在妊娠期和月经后,由于****内的乳酸杆菌较少,pH接近中性,也易感染毛滴虫。毛滴虫主要是通过****的方式传播的。已经证实在患有毛滴虫****炎的妇女中,其丈夫的尿道、尿液和前列腺液中发现有毛滴虫。
目前根据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性接触的双方常同时感染本病;②发病年龄常在16~25岁性生活活跃的年轻人中,但其他年龄也有发生,儿童很少得此病;③妓女由于性关系混乱,感染率高,可达30%;④本病常与淋病同时存在。因而认为毛滴虫****炎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此病也可通过厕所坐位、浴盆、脚盆、内衣、卫生巾、被褥等间接感染。
1.病原体
****毛滴虫病的病原体是****毛滴鞭毛虫。体部呈梨形,长10~30μm,宽为5~15μm。一般比白细胞大2倍。前端有4根鞭毛,鞭毛约有2/3虫体长,用于爬动和探路。虫体腹面可波动使虫体作螺旋式运动。毛滴虫的伸缩能力也很强,常能改变其形体穿过前进中的阻碍物。虫体的前1/3处有细胞核,静止时为椭圆形,有明显的核膜,核质具有分布均匀的染色质,并有轴柱伸出尾部。毛滴虫仅有滋养体期而无包囊期,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方法进行繁殖。在室温的外界环境中,活动能力很强,低温时(3~5℃)活动能力明显减低,但也能活21天,干燥时易死亡。除了可寄生于女性****之外,尿道也是一个重要栖息场所。有时也居于膀胱。
毛滴虫主要寄生于****的鳞状上皮表面中,而不是寄生于柱状上皮表面。子宫颈虽也受到感染,但滴虫发现率只为13%。尿道和尿道旁腺也是滴虫喜于寄生的部位,滴虫阳性率达90%。****毛滴虫常黏附于上皮细胞作阿米巴运动。爬行在单层细胞的上面或下面,推测这种机械性损伤引起症状;另外滴虫释放毒性物质引起病变,在滴虫不能到达的上皮下组织中可有严重的细胞浸润;再有细菌感染改变了****pH值,且炎症引起组织坏死,这些也有利于滴虫的入侵。
2.感染症状
在****,滴虫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使****分泌物增加,内含大量多核细胞,滴虫在****腔内或黏于****黏膜细胞表面,而不进入黏膜内。在黏膜表面常有微量小出血点、累及颗粒层和棘细胞层。毛细血管有增生现象。
女性****感染毛滴虫后,一般要经过4~28天的潜伏期,主要表现大量臭味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呈泡沫状。严重时白带可混有血液。多数病人有外阴瘙痒和灼热感、排尿困难、疼痛、尿频、尿急、甚至间歇血尿等。症状往往于月经前后、妊娠、疲劳或房事后加重。检查时可发现外阴发炎、糜烂、****水肿、****及宫颈黏膜发红及尿道炎、偶见腹股沟擦烂等。严重病人****壁和子宫颈有出血点和糜烂、呈典型的“杨梅状”、宫颈可充血、水肿。
男性尿道也是感染滴虫的主要地方。无症状占50%~90%。引起尿道炎者表现为尿痛、尿频,50%~60%有尿道分泌物增加现象,呈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量很少,仅于晨间在尿道口处有一微滴,排尿后消失,分泌物常为间断性的,时有时无。因而极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3.治疗
加乌梅、五倍子、天仙藤、牵牛子;混合性囊肿,加水蛭、地鳖虫、蜂房;腹痛、****坠胀,加红藤、败酱草、猫人参、藤梨根;纳差、舌苔白腻,加半夏、胆南星、白芥子、干蟾皮;腹胀便秘,加槟榔、改制大黄为生大黄后下;经血淋漓不尽,加煅乌贼骨、茜草、仙鹤草。
(十一)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营养不良,是指妇女外阴皮肤、黏膜因营养者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
1.病因
外阴白色病变的确切原因不明。病因分为三大类:增生性营养不良、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在增生型和混合型中,如果异型细胞累及表皮全层,且细胞失去极性,为原位癌;穿透基底膜为浸润癌。两者均为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基础上有继发癌变,目前,多认为萎缩型营养不良病变很少出现非典型增生,继发癌变罕见。
2.临床表现
(1)增生型营养不良多发生在30~60岁的妇女,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难忍。病变波及大****、****间沟、****,常呈对称性,增厚似皮革样。一般无萎缩或粘连,外阴颜色多暗红或粉红。
(2)硬化苔藓性营养不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主要症状为皮损区发痒,较增生型病变轻。病变常累及外阴的皮肤、黏膜四周。****包皮、小****、后联合处为常见的病变部位。除皮肤和黏膜变白、干燥易弛裂、失去弹性外,****多萎缩且与****粘连,小****消失、晚期****口挛缩狭窄,仅容指尖。
(3)混合营养不良 表现为在外阴发白区的邻近部位皮肤增厚或隆起。增生型及混合型病变仅5%~10%可出现非典型增生。本病的最后确诊靠局部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前作尿、白带的常规检查及糖尿、血糖检查。
3.治疗
以前多主张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几年追踪随访,过去的所谓“外阴白斑”的癌变率只2%,而且实践证明控制瘙痒、恢复外阴皮肤的正常形态、药物治疗可取得效果。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干燥,忌用肥皂,避免抓伤,内裤宽松,以棉织品为宜,勤换洗,外洗药用中药:蛇床子30g,鸡血藤30g,白鲜皮30g,木槿皮30g,仙灵碑30g,泽泻15g,艾叶15g,苦参15g,花椒12g和冰,共煎水外洗。
(2)局部用药若为不典型增生,建议手术切除,用其他方法治疗。
(3)内服药配合上述外用药物可适当给予镇静、抗过敏、复合维生素等药物。
(4)CO2,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
(十二)外阴瘙痒
女性阴部发生瘙痒往往会令你坐卧不安,若忍不住搔抓则常把外阴皮抓破,造成感染,甚至成为慢性炎症,使局部皮肤变得粗糙,发硬而留下终身缺憾。
1.病因
造成女性阴部瘙痒,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不讲卫生。如在月经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房事频繁;或便后卫生不当,也容易将病原体带入****内引起妇科疾病;另外,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毛巾、浴巾、床单、坐便器也可以引起病菌的传染。第二,过敏因素。有的人对尼龙或人造纤维内裤有过敏反应,也会引起外阴瘙痒。第三,体质因素。如因生活不规律造成抵抗力下降,导致****内的致病菌滋生。第四,疾病因素。如湿疹、滴虫或霉菌性****炎等都可以引起外阴瘙痒。
2.治疗
蛇床子30g,鸡血藤30g,白薄皮30g,木槿皮30g,仙灵脾30g,泽泻15g,艾叶15g,苦参15g,花椒12g和冰,共煎水外洗。
(十三)阴虱病
阴虱病是由主要寄生于人的****和****周围体毛上的阴虱叮咬其附近皮肤,从而引起瘙痒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阴虱是虱子的一种,产卵于人的****根部。成虫虱体如芝麻大小,它在用其喙器刺入人的皮肤吸取血液时,即把人的皮肤咬伤,又将其有毒唾液注入人体,还边吸血边排粪,故引起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反应。阴虱也同其他虱病一样,还可传播回归热及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阴虱病多发生在那些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拥挤的人们身上。阴虱通常由性接触传播,夫妻往往同患阴虱病,因此,阴虱病也属于性传播疾病。此外,它也可以通过内裤,床垫或坐式便器间接传播。近年来还发现有人因穿短裤骑马而传染阴虱的。但一般来说,阴虱的宿主是人,而不是动物。
阴虱虽然主要寄生于阴部和****周围体毛,但也偶见寄生于腋毛,眉毛或睫毛。它常贴伏于皮肤表面,也时常凭其螃蟹样的足爪紧抓****,其卵则可牢固地黏附在****上。皮肤被阴虱叮咬后,可出现高出皮面的红色丘疹,病人感瘙痒,经搔抓往往继发湿疹或毛囊炎。少数病人在股内侧或躯干处还可见蚕豆大至指头大的青灰色或淡青色的青斑,不痒,压之不褪色。这是由于阴虱吸血时,使人的皮肤微量出血,加上阴虱唾液中的色素使人的血红蛋白变为绿色而形成的。这种青斑可在阴虱杀灭后继续存在数月之久。将拔下的****置于玻片上,如在显微镜下见到虱卵,即可确诊。
那么,怎样预防和治疗阴虱病呢?预防阴虱病首先是要杜绝****嫖娼和性乱,还要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如发现阴虱病人除及时治疗外,还应追踪传染来源,特别是对其性伴侣,应予以检查治疗。对病人使用的衣物、床上用品和污染物应煮沸灭虱或用熨斗熨烫。
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外用药物。首先应尽可能剃除****并用火将****烧毁,内衣、衬裤要煮沸或熨烫。外用药物有:
①0.01%二氯苯醚菊酯溶液这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一次外搽使****全部湿润,3天后洗净即可。此药对阴虱卵也有杀灭作用,对人体无害。但应注意防止误食或误入眼眼及黏膜。
②25%~50%的百部酒精浸液,每日外搽2次,连续3天,再用温米醋涂搽,以破坏阴虱卵与****之间的黏着物,可使阴虱卵易被除去。
③25%的******苄酯乳剂、1%的****、酒精、1%的六氯苯霜,10%的硫磺软膏或优力肤霜等也均可杀灭阴虱。
④10%的硫磺炉甘石洗剂或5%的白降汞软膏可搽皮损处。
⑤如有继发感染,可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
如用上述方法治疗7~10天后,又有新的虱卵出现,应重复治疗1次。此外,病人往往同时染上其他一种或几种性传播疾病,因此还应同时对其做有关方面的检查。
(十四)宫寒
作者认为,所谓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不能用西医的具体病名来套,但是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在临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宫寒与肾虚,脾气虚,血虚,肝郁,痰湿,湿热,血瘀等原因有关。而西医认为这样的一些症状多与年龄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下丘脑、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发育因素,炎症,肿瘤等有关。宫寒想要怀孕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平素注意不可过食生冷寒凉,注意季节变化,保暖。第二,可以服用中草药温阳化气,固本添精,调理冲任。
临床上造成宫寒的原因很多,它一方面与体质有关,例如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朋友,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另一方面,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宫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别爱吃冷饮,或者为贪图凉快,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是为了漂亮,在冬天也着装单薄,这些习惯都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导致宫寒。
臧平立说,当发现自己得了宫寒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到正规中医医院接受治疗。并且最好在治疗期间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说,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萝卜,不食老南瓜、老韭菜、苋菜、荞面、无鳞鱼及油腻食物,少食或不食绿茶等虚寒性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