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32101700000023

第23章 不责小人过,不念人旧恶

“原文”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释义”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所犯下的轻微过失,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以对他人过去的过失或旧仇耿耿于怀,久久不肯忘掉。做到这三点,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彻底避免遭受意外的灾祸。

努尔哈赤不害义士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事业的奠基人。他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征战,终于统一女真各部落,使之成为一支能与明朝抗衡、最后战而胜之的力量。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攻必取战必胜,除了女真人英勇善战外,努尔哈赤广揽人才、善于用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努尔哈赤起兵时女真族各部落是:“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所以,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就处在各部势力的包围之中,几乎到处都是敌对势力。因此,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争取人才,是他面临的首要任务。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四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名刺客企图行刺努尔哈赤,被努尔哈赤发觉,努尔哈赤并没有惊动该刺客,而是“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烟突旁伺之”。这时,一个闪电划破黑暗,他看见那个刺客正在窗前窥视,于是一个箭步跃上,用刀背将刺客拍倒,然后呼人将其拿下。侍卫洛汉闻声赶到,见此情形,挥刀要斩刺客。努尔哈赤想:杀人容易,可一旦杀了他又要树敌,于己不利,不如攻心为上,将其宽恕。于是,他大声喝问:“尔非盗牛来耶?”刺客一听。顺势回答是来盗牛。洛汉在一旁着急地说:“诳言也!实欲害香主,杀之便。”努尔哈赤非常冷静,而且若无其事地说:“实盗牛也。”于是,放走了刺客。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叫义苏的人趁夜深人静潜入努尔哈赤的住宅,企图行刺,不料被努尔哈赤捉住。努尔哈赤仍像上次一样,将其释放。

这两件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很多人都认为努尔哈赤有气度,因此愿意投奔他,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期待的结果。

不仅如此,就连在战场上面对面厮杀过的敌人,努尔哈赤也能够不弃前嫌,化敌为友。

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战斗很激烈。努尔哈赤亲自登高指挥,战斗进入到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翁科洛城有位守城勇士叫鄂尔果尼,他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箭射伤,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然未中要害,但箭镞卷如双钩,入肉一寸多。箭拔出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当时就昏了过去,手下人只好停止攻城。随军军医急忙为努尔哈赤治伤。努尔哈赤箭伤好后再次攻城,这一次终于攻下翁科洛城,并且生擒了偷袭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手下众将群情激奋,要将二人处以酷刑。努尔哈赤却十分冷静,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英勇善战,并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他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便亲自为二人解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被努尔哈赤的诚心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

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随努尔哈赤转战南北,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领导者纠错要含蓄

有位女经理,精明强干,手下的一班干将也都十分出色。但前不久,一名助手因为迁居别处而调走了,接任的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人长得很漂亮,又很会打扮,洽谈业务的能力也很强。但另一方面,她做起工作来马马虎虎,常常将印过的资料不加整理便交上去,办公桌上也乱七八糟。女经理一开始还忍着,认为慢慢会好的,但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她却总是老样子。而且,这个女孩对于任何批评、责备都只当耳边风,让人急不得、气不得、恨不得、恼不得。后来,那位女经理决定改变责备方式,只要一发现她的优点就称赞她。

一天,这个女孩穿了一件碎花白裙,梳了时下流行的发式来上班,女经理一看机会来了,便称赞着说:“这身衣服真不错,再配上这个发式很漂亮,要是你以后的工作,也像你穿衣一样漂亮就好了!”女孩脸一红,马上体会到了经理话中有话。没想到这个办法真灵验,仅仅十几天,那女孩的工作改观了很多。一个月后,她工作马虎的毛病彻底改掉了。

智慧总结

《论语》说:对人不要求全责备。《礼记》说:至清的水不没有鱼鳖,求全的人没有朋友。所以人们不要对与自己有过摩擦或者意见相悖的人打击报复,这样做只能为自己埋下更多的怨恨,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如果你用一颗宽大之心去包容他人,量才重用,发现错误,及时含蓄中肯的指出,不但能够感化他人,为己所用,更能够树立自己的威望,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和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