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25

第25章 一名优秀士兵的转变

某连战士张某,福建安溪人,2001年12月入伍。共青团员,高中文化。入伍第一年,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被连队推荐为学员苗子参加全军文化统考。后因5分之差而落榜。之后,自身要求极其放松,多次不假外出,被连队警告处分一次。张某从一名优秀士兵转变成为一名多次违纪军人,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人对重大事件缺乏心理调适,对自己面临的挫折没有调整好心态,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二是连队的教育没有及时跟上,特别是对表现一贯良好的同志缺乏必要的关注。总认为部分同志不会出问题。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及时对这部分人进行必要的了解,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解析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们在社会中,总是存在一定的需要、欲望和期望。人的期望或欲望往往要超越现实条件而存在。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动机和行为不一定实现。不能实现,就会产生挫折现象,带来消极心理(通常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愤怒、失望等情绪状态),影响后续目标的产生和实现。挫折的本质就是动机不能满足。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

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即与他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密切相关。标准越高,越容易产生挫折。如果行为结果高于标准会产生成就感或满足,低于标准则造成心理挫折。个人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其所感受的挫折较大;而较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则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的满足所取代,因此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对个人的挫折不大。而动机的重要性又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所以挫折可以说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挫折感还与期望程度和努力程度有重要关系。如果真的很用心、很认为自己能成功,又花了大量心血,即使是短暂的受阻,也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象小张这样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战士,他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一定很高。虽然考军校不是很容易,但他一定在内心要求自己坚决要考上,而且他坚信自己的领导和战友们也一定认为他能考上,这件事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过重了。结果事与愿违,他落榜了。这件事对小张来说挫折感一定非常大。也许同样这件事如果放在抱负水平不高的战友身上,他们会认为落榜是非常常见的事,能考上是运气,考不上也天经地义,不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和挫折感。

人在遭受挫折后会有理智和非理智的反应。

理智反应有:1.反复尝试、达到目标。不气馁,克服困难,采取多种行为或同一行为是其特征。对小张来说就是通过继续复习继续应考,还可以退伍以后参加地方的自学考试等,圆自己的大学梦;2.调整和改变目标。当估计原定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时,就改变原定目标,设置另一个新目标来代替或补偿,或者说谋求新的需要满足来代替原来的需要。比如小张可以调整目标,继续努力争取转士官,或者做好退伍后到地方发展的准备。人生的成功不是上大学一条路,只要用心和努力,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往成功。

非理智反应有心情痛苦、情绪低落、行为偏差、疾病缺勤增多、事故频生、生产减少、纪律松弛、转业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对抗领导、漠视组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等严重问题。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攻击或逃避。1.攻击。又称侵犯和对抗。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攻击的对象是构成挫折的人或物。间接攻击即把挫折后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当事人或毫不相干的人和物。一般来说,自尊心很强、才能较高、受到挫折较大的人,易于将愤怒情绪直接发泄。而缺乏自信、内向、自卑或悲观的人,容易把矛头指向自己。小张很可能就是通过多次违纪来寻求行政处分,以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和攻击。当挫折来源不明、或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时,便会寻找替罪羊。比如受到领导的批评,无法或不敢向领导抱怨时将怨气发泄在战友身上。2.逃避。如果没有其他办法来缓解人的挫折感,人们就会设法逃避。这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离开挫折源,常见的做法包括退学、退伍、辞职、离婚等;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心理逃避,常见的做法包括酗酒、沉迷于网络、赌博或其它爱好之中,或者使自己变得情感淡漠。

那么如何对付挫折、防止非理智反应呢?从个人角度应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水平,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处理问题的方式,变换视角和出发点;3.改换环境、轻装前进;4.精神发泄。又称心理治疗法。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发泄受压抑的非理智的情感,以达心理平衡,及早恢复理智状态。如: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狂叫,或痛哭一场;5.主动找朋友或陌生人倾吐心声、减轻心理压力等。

而从领导者角度要做好以下几点:1.倾听士兵的诉怨。通过倾听诉怨,一方面可以使士兵的怨气得到发泄,防止不满、不快的蓄积或闷出病来;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士兵的意见、需要和建议,完善管理;2.给士兵以精神上的鼓励,激发他奋发向上,提高信心,增强勇气,启发挫折向正确的方向升华、帮助他发展自我的才华;3.透过语言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改善组织内的人群关系。领导者对下属讲话要和气亲切,注意风度和掌握分寸,不说刺激性和讽刺性的语言,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4.协助士兵解决家庭的不和,给以适当的忠告和劝解,分析利弊,必要时做调解工作。真正为士兵排忧解难,使他感到组织的关怀;5.合理地提出要求。领导者对下属都会有所要求。但如果超过了士兵可能的程度,就会引起挫折;6.及时疏导。疏导能减少挫折持续的时间。对劳动者的防卫机制要疏导,并令其改变对挫折的态度。

战友们,最后让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事例来共勉吧。

打出生就一穷二白的林肯,一辈子都在面对挫折。八次选举八次落败,其间还历经两次经商失败,订婚后未婚妻死了,还因精神崩溃差点被送进精神病院。他本来可以说,算了不玩了。不过,他始终对自己说:“这不过是滑了一跤,又不是死掉,还爬得起来。”,就是这样的毅力和信念使他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光芒闪烁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