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33

第33章 新的工作环境带来的苦恼

某部干部钱某,家在农村,因入伍后表现出色,被破格提干。后经过努力,又被调到机关工作。他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和认真的态度就能干好工作,谁知现实并非如此,因自己是破格提干的,存在学历较低的先天不足,又觉得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感到很困惑、苦恼,工作越来越没有积极性。

解析

军人在服役期间,职务、任务变动是常有的事,从战士到班长,从义务兵到士官,从学员到军官,从训练场到战场、抢险救灾现场等等。对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这必然使官兵的心理产生某种变化,带来诸多不适应。工作的转换,本身就是一个应激事件。由于处于一个陌生的关系中,一切都要从新来熟悉,面对的工作任务的性质不一样了,可能要重新学习新的体系,建立新的工作结构;面对的人际关系不熟悉了,需要从新培养新的人际关系,这需要一个相互了解和感情培养的过程;面对不同的“文化圈”,需要从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圈”是否能够被这个新的环境所接受,是自己被同化还是被排斥,是改造还是去适应。这些问题的引出,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必然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行为积极性的变化。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已经习惯的体系很难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那么适应群体的过程是一个个体融入群体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

应对措施如下:

1.对新角色的适应是在角色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角色的学习是个人了解和掌握新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必要的规则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特定的社会规范下学习,学习角色的责任与义务等。例如,一个士兵当了班长,他必须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学习并理解《内务条令》所规定的班长职责,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带领全班团结一致,遵纪守法,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训练及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在与他人交互作用中学习,主要是学习、模仿角色的态度与情绪反应,如上例中的新班长,还要学习如何关心和热爱班里的每一个士兵,做他们的朋友,并不断体验他人对自己当班长的反映,从而巩固被肯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改变被否定的行为方式与态度,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符合班长这一角色要求。

2.对角色变换的心理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角色的期望。

这种期望既包含自身的也包含周围其他人的,角色期望越大、越明确,对个人实现角色的影响就越大。它可以促使其尽快适应新角色,顺利地胜任新角色。因此,在角色变换时领导应给予真诚的、热情的期望,多用语言、表情或行动来表达信任,给予鼓励;周围的人也要防止和杜绝说闲话、泼冷水等不良倾向。

3.任务转换中的心理适应,关系到能否保持思想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最终关系到能否及时圆满完成任务

首先,应明白新任务的目的和意义。个人对组织行为和目标的理解及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其实现目标的行动。应主动地把组织行为和目标与自己的需要和动机联系起来,增强参与意识,从而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样在任务转换后遇到困难和艰苦时就会自觉想办法克服和适应。其次,凡事预则立。在明白新任务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新任务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看到了有利因素就会信心倍增,乐于投身其中;明确了不利因素,心理上就会预先做好准备,可缩短不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