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44

第44章 爱情与理智的矛盾

某连士官李某,河北人,27岁。李某在为共建单位进行军训时,认识了一名女青年。之后,李某置军队纪律于不顾,频繁外出与那名女青年约会。后来他俩分手了,李某陷入迷茫,无心工作,一有空就拿出女青年照片望着发呆,一下子嘻嘻哈哈,一下子又愁眉苦脸,并不断用洗面奶洗手和照镜子,战友都笑他得了“花痴”。

解析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人人都渴望甜蜜的爱情。但许多青年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灵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在青年人的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二是由于恋爱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职业、兴趣、爱好、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等,或许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三是由青年人恋爱的心理特征所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具体地说,因为阅历不够、涉世不深,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确判断与评价一个人的经验;因为过于情感外露、行为外向,盲目地一扫传统的以含蓄、深沉为美的恋爱方式;因为年轻、冲动,情爱的发展极易受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控制;因为本身面临的就是一个多元化人生价值观念的现实社会,所以,恋爱心理困境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小李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谈恋爱无可厚非,但恋爱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眼里只有爱情,没有了工作、纪律以及其他生活中重要的东西,那在享受爱情的甜蜜的时候一定还要承受来自其它方面的苦恼,最终把原本甜蜜的事情也搞得苦不堪言。因此对于一个社会的人来说,必须处理好爱情与理智、感情与现实的问题,对于军人更是如此。

而后来小李失恋了,这本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要懂得去理智地看待它。失去的只是一段恋曲,而不该是自尊和自信。失恋绝不意味着你不够好,只是你们彼此可能并非是对方最喜爱、最渴望的那个人。在交往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明确地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最爱,也许是在交往后才发现差异,若这些发现都在可以忍受的程度,且双方都愿意努力调整,那么可以继续下去,甚至结为夫妇;假若有一方觉得忍受不了或再交往下去已没有意思,因而提出分手,那根本不叫失恋,而是各自回到原点,各走各的路。重点不在于谁对、谁错,更无关好坏,当然就更不是一种失败了。失去的不一定有多好,说不定是卸下一个负担。这样想,就更加豁达了,再仔细想想,真正令你难过的,很可能只是不甘心与失落感,而不一定是那一个人、那一段恋曲呢?失恋绝对不等于失败,而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测试,更是一个人自我省思、发现自己的最佳时机。

人要学会释怀。你付出了真情,失恋对你来说肯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她真的已经不爱你了,而她本人也已经明确地告诉你,不要缠着她不放。在这个时候,请你大度地想一想:纠缠也许会令她一时无法逃脱,但你已得不到你所要的那份真情,又何必为她伤心、伤情,浪费青春呢?放弃一段已经死亡的情感,你也许还会痛苦,但却给你腾出了情感的空间,让你能重新面对生活。当然,如果你认为你们的关系不是无可挽回,那么暂时的分别会让彼此有认真思考的空间。如果他真的需要你,请相信,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她所追求的真爱。千万不要让自己“颓废”下去,有些人失恋后就萎靡不振,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整天抑郁寡欢,严重者还出现自残、和对方同归于尽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摆脱失恋的痛苦,需要外界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心理承受力,增强心理的适应性,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