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51

第51章 人际关系带来的问题

某班战士黄某,广西籍,入伍前曾打工两年,在深圳某企业担任过保安队长,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个性很强。入伍之后,在地方养成的自由散漫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面对部队的严格管理,紧张的节奏和生活,他感到事事不如意,勉强过完新兵连生活,希望自己下连后有个满意的岗位。然而,下老兵连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事情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老兵连,关系更加复杂,管理更加严格,训练的强度也逐步加大,因此他自由散漫的作风不断流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训练中,不能严格服从管理,不遵规守纪,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把班、排长的批评当成耳边风,不能正确对待,甚至认为是班长和排长故意跟他过不去。时间一久其变得越来越孤僻,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认为部队这种环境和身边的战友对他非常不友好,因此感到非常烦恼。在上述心理的影响下,终于使他思想上产生了大的变化,并走向极端,选择了私自离队。幸好及时发现被追回。

然而,经过各级领导的谈心、做工作,按照他个人意愿,将他调到了其他班,通过周边战友的帮带,生活上的关心,训练上的帮助,工作上的指导,使他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一旦发现他工作、训练中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建立自觉性和自信心。因此,他对工作、训练的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因工作表现好,年终获嘉奖一次。

解析

1.黄某在连队曾经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人际关系实际上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形式上可表现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或敌对关系。

因受多种因素影响,黄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一定问题,和战友、领导之间存在隔阂,彼此不信任。这种人际关系模式影响了其生活和工作。

2.人际关系不好可以引起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黄某在处理他和战友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两大类情感:一种是调离原单位之前的分离性情感,表现为否定、排斥或消极的态度,交往双方没有合作欲望,此种情感会削弱人际关系,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一类是调离原单位之后的结合性情感,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肯定、接纳或积极的态度,此种情感的产生是一种人际吸引的关系,有助于发展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不仅体现在相互理解、认识一致和共同的情感体验上,而且还体现在行动的配合上,表现在学习、工作、劳动等具体活动中的相互支持和协作上。在没有调离原单位时,黄某很难和其他战友融为一体,因为他在连队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调离原单位后他与战友的关系相互融洽,彼此信任,工作热情也有了明显提高。

3.人际关系问题可以得到改善

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发生并保持亲近的心理关系,就会表示出友好和善意的情感。要改善人际关系,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尊重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就是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选择、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是隐私。

二是真诚的原则官兵在交往中最喜欢的人格品质就是真诚,真诚会使人在交往中有安全感,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与人交往时能让别人放心,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别人才会相信你。官兵只有在交往中贯彻真诚原则,彼此才能相互理解,才能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因此,真诚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

三是宽容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应因别人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歧视、否定、排挤他人。毎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但只要这种缺点和错误不影响大局和原则,就要遵循宽容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