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54

第54章 不良的攀比心理

贾某是今年入伍的新兵,新兵下连后,班长发现,他爱跟战友相互攀比,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谁的家庭条件好,谁入伍时带的钱多等等,而不是比学习、比训练成绩。在训练上消极被动,工作上不思进取。班长将这一情况向指导员进行了汇报,指导员为此经常找他聊天,使他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解析

可能更多的人马上从这个案例想到,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因为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提到价值观,价值观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心理学问题。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和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及行为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个人价值观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家庭和社会群体的影响下,融合了个人所参与过的中社会群体中的价值观念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活动会受到过去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新兵是带着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观念和价值体系来到部队的,因而存在正确或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会影响到他们对部队的认识以及在部队的行为表现,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我们部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个挑战。我们认为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在进入青春期前主要在父母的影响下基本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增大。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处于“心理断乳期”,力图独立,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而不愿意在依赖父母。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能和社会价值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由于同辈群体能满足个体随着身心发展产生的许多新的非常强烈的需要,所以它对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何指导或指引战士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呢?

应对措施如下:

人的价值观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但许多研究表明,它是可以加以改变和培养的。价值观的培养有许多方法,目前较为多用的作法是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法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拉斯提出,西蒙等人发展的一套方法。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形成后并不是一开始就清醒地意识到的,年轻人的许多问题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造成的。要想使青年获得清晰的价值观并使其发挥作用,不能靠强制,而应借助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启发,帮助他们对有关的事件展开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通过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辨认支配自己行为的价值观,通过交流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与他人价值观的关系,揭露与解决价值观的冲突等步骤,对自己的价值观逐步地进行澄清,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行事。

具体方法如下:

1、部队指导员可以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诱发士兵暴露、陈诉、思考、体验并按照某种价值观去行动。

2、指导员可以谈自己的观点,但是指作为一个范例供士兵参考,而不是唯一的答案。

3、通过提问或组织讨论来启发士兵深入思考而不去评论士兵表露。

4、进入士兵的观念,形成真正的价值观,一般需要以下步骤:(1)选择:自由选择;在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考虑各种后果之后才选择。(2)赞赏: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3)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重复施行。

5、注意事项:价值观的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现阶段的实际相一致;价值观的教育方法最好结合事实来进行;部队指导员要发挥主导作用,并能成为价值观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