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63

第63章 家长的期望难以实现怎么办

某连战士小张的父亲是村党支部书记,父亲对儿子一直要求较严,入伍前其父亲就明确再三要他在部队好好干,必须入党提干。不成想部队初中生考军校很困难,兵役制改革后,义务兵入党的名额也特别少。小张到部队后,通过教育和一些侧面地了解后,知道自己很难达到父亲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心一下就凉了半截。劲儿一松,领导一批评,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总是给领导出难题,今天本穿常服他非穿迷彩服,集合总掉队,班长难以给他安排工作,有时候索性装病不起床,这种毛病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待错误,他是坚决认识,从不改正,对连队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指导员通过多次耐心细致的谈心了解到具体情况后,一方面给小张和父亲写信反映了夏兵和表现情况和思想问题,即对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表示理解,同时也提醒家长要给孩子设计适当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他反复找小张谈心帮助夏兵重新鼓起理想的风帆。经过一个时期连队和家庭双方的工作,小张终于改变了面貌,成了连队的工作积极分子。

解析

战士小张的表现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感觉父亲对自己期望过高,难以实现,而产生了消极情绪。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如家庭、工作、领导、同事等。如果压力适度,即精神和肉体能够承受得了,那么压力就是有益的,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压力超过人承受的能力,则会损害人的健康,心理方面出现注意力降低、记忆力衰退、焦躁不安、悲观失望等。

要想消除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正确认识亲人对自己的期待。亲人对自己的期待体现了亲人对自己的关怀,是希望自己上进,而不是为难自己。因此要把亲人的期待作为动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努力争取上进。若是整天想着亲人的期望太高,自己实现不了,坐立不安,怨天尤人,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用消极态度对待工作生活,只会使自己更加落后,更加不能实现亲人对自己的期望,形成恶性循环。而有些家长确实给孩子提出了过高的期望,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不知道该如何促进战士的进步。他们认为孩子入了伍,就有了当班长、入党、立功、提干的机会,只要孩子努力,这一切都可以实现。或者认为定的目标越高,孩子进步的动力就越大,进步也越快。对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就需要我们经常和亲人沟通,让他们了解部队、认识部队。我们也要把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看法汇报给亲人,让他们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连队干部也可以写信给战士的家长介绍部队的情况,使家长、战士、部队相互沟通,消除战士的心理压力。战士也应该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任何外部压力都是通过自己内部因素才能形成心理压力。一个人心理承受力强,很大的外部压力也不会产生多少心理压力,如果心理承受力弱,可能较小的外部压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培养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是化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方面。要认识到很多事情都不是轻易就能取得成功的,要学会全面看待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挫折,把磨练看作是成功的阶梯,把压力看作是取得成绩的动力。还要努力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技能和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才会实现亲人对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