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77

第77章 言行异常的背后

某连战士徐某,当兵一年多来,生性多疑,性格较孤癖,近段时间情绪反常。经常大半个晚上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在排房内进进出出,问其什么原因?他说自己想得太多。白天工作无精打采,工作时经常出差错,班排长、连队干部找他谈心,他不以为然,对谁都不相信。出现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总认为谁都和自己过意不去。后来变得越来越狂躁不安,后经解放军102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至今。

解析

战士徐某对什么事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谁都和自己过不去,表现为情感日趋淡漠,并可能出现了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例如认为自己吃的饭莱中有毒,家中的饮用水中也有毒,使他腹泻,邻居故意要害他。受妄想的支配患者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关系妄想表现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别人吐痰是在蔑视他,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一定关系。关系妄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两者都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进出排房解释为想得太多,因为没有具体化,故无法进一步了解该战士的内心体验。初步印象小徐可能患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很复杂的,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除了可能起主要作用的遗传易感因素外,我们比较关注的是病前个性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临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个性特征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好幻想。另外有研究表明本病发生多是由于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而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接触也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包括社会阶层、经济状况如生活的物质环境差、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大、社会心理应激多等等。

基层部队根据自身条件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早期识别环节,掌握发病早期症状,提高识别能力上面。我们要学会发现精神分裂症早期的“蛛丝马迹”。如: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

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友变得淡漠,疏远不理,即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

意志减退,一反原来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的状态,变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生活变得懒散,仪态不修,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行为异常,一反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为沉默不语,动作迟疑,面无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视,独处不爱交往,或对空叫骂,喃喃自语,或做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令人费解。

如果发现有以上异常迹象,而又无合情合理的解释,应予高度重视,及时找精神科医生检查,及早治疗,切莫疏忽大意,以免延误治疗。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对于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治疗,多在恢复期进行,目的是使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消除顾虑,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