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未来科技新看点
32232300000045

第45章 张嘴就能说外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语言在此就显得格外重要。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语言,这虽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人们顺利交流的最大障碍。但各种翻译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解决了些问题。不过,这些翻译机似乎还不够完善,一是反应速度慢,往往前后总会有十几秒的间隔;二是翻译的准确率比较低,因为翻译机只能根据事先内部设定好的一些固定字库,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这种翻译对于简单文字或对话或许可以,而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灵活,专业性比较高的翻译要求时,往往就会出现许多低级的错误,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员出马了。但这样也比较麻烦,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也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要是有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翻译机那就方便多了。

外语让你随口说

目前,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语言识别和翻译系统。这些微小的设备在将来很有可能发展成只要把它们放进人们的嘴巴里,就能立刻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哪怕这种语言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学过。

使用这种翻译系统时,要在使用者的脸颊和喉咙上贴上一排排的小电极,然后通过测量使用者在做口腔运动中,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电流,再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按照某一种外语的发声规律,把这种电流转换成声音发出。

当我们遇到外宾时,我们大可以按照平常习惯大声说着汉语,翻译系统就会自动测量出说中文时口腔肌肉产生的电流,再把该电流按照事先设定外语的发声规律,通过一台小扩音器转换成对方可以听到的声音。

如果到那时,人人出国旅游,脸上都贴上十几个电极的话,也算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了。因此要让这一技术更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科学家认为,这种技术上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未来的翻译机可以在眼镜上“大做文章”,把眼镜和翻译机融合成为一体,这样,电极就可以被隐藏在眼镜架里面。这个眼镜能将翻译出来的语句显示在眼镜的镜片上,就好像看原音电影屏幕底下的中文字幕一样。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精致的翻译系统。这种系统能通过超声波,将说话者的声音翻译后发射到听话者耳朵里,同时也不会干扰到其他人。这种设备很可能会取代目前召开国际性会议常用的翻译耳机。

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究竟需要多少个传感器,以及它们应该安装在人体内的哪个部位更合适。

硬件 软件

科学家们在克服语言障碍的同时,采用的不仅是新型的设备,还要依靠专门的软件来控制机器的运行。

过去,传统的翻译机只能用来对有限的、特殊的话题进行现场翻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种翻译机内的软件必须在说话开始时才开始,结束时就结束,而编写这样的程序是一个高劳动强度的工作。

而且语言是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有时候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谈话内容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为此,科学家们借助了目前技术的优势,设计出了一个不再受话题限制的精确系统。例如:英语单词“bank”,它有“银行”和“河岸”的双重含义,当翻译这个词的时候,系统就会按照统计学的方法,根据上下文考虑这个词的含义,或是分析这个词在用做“银行”和“河岸”时,不同的使用频率,最后做出最准确的翻译。

该电脑程序还能从这些翻译中“自动学习、积累经验”,然后根据精确的预算进行判断,在翻译时需要如何添加适当的词语和句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说外语就会和说母语一样轻松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