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神奇的高新科技
32245800000066

第66章 变成“机器人”的动物

你能把动物和机器人联系在一起吗?当然可以了!现在不是有会叫、会跳,供人们娱乐的机器狗、机器猫吗?

不过这些都是像动物一样的机器人,而不是真正的动物,这里要介绍的是给真的动物安装上一些装置,使之成为“机器人”。

戴上“帽子”就能服从命令

到底是动物,还是机器人?小白鼠的头上戴着“芯片帽子”,按照人的指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前进……这一幕发生在一个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自动化学者和生理学学者通力合作,“动物机器人”的项目取得了初步成功。

我们还都会对一只叫“舒克”、一只叫“贝塔”的小老鼠记忆犹新吧?这是两只会开飞机、会开坦克、会开飞碟的小老鼠。虽然这只是童话故事,不过今后,童话也许不再是童话,不久以后,小老鼠就真的可以头戴芯片帽子,按照人的指令完成一系列探险活动了。

“动物机器人”的工作优势

“动物机器人”又称为“机器人动物”或“智能动物”,即用人工电信号控制动物的神经系统,实现动物按照人类事先设定好的模式进行活动,使动物变成“机器人式”的动物。但为什么要研制“动物机器人”呢?

童话故事里的小老鼠之所以“本领高强”,其实是超小的体型给它们带来了大大的便利,它们可以随心所欲进到人类去不了的地方,完成人类办不到的事情,所以,一直以来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在整个机器人研究领域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微型机器人研发的困难之一就是自身携带能量能力的限制,它们小巧的体型会成为拥有更大力量的阻碍。

现在开发出来的机器人,它们携带的能量主要都消耗在维持自身运动上去了。机器人即使能够到达目的地,但是到开始“做事”的时候,能量却已经差不多快耗尽了,因而无力再去工作、无力再把信息资料传给人类。所以,科学家们想到了动物,希望能借助动物自身的能力完成工作,而它们另外携带的电池能量,完全足够运用于人对动物的控制和反馈讯息。这样,携带能量的“瓶颈”就被突破了。

“动物机器人”的研究原理

要想达到这一步,工作难度也是不小的。首先,要在老鼠的脑子里植入几根微小电极,它们能把将计算机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的电子信号施加到老鼠大脑里,使之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系统,然后,在这些电子信号的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才能控制老鼠的运动。

对这方面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能够通过电子信号控制动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研究者们相信随着这类研究的成熟,“人工电子信号”将会逼真到与生物脑内和体内的实际电信号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地步,这就是说,未来的人工信号将会和生物脑自动发出的信号一样自然。接下来的世界恐怕我们会不敢相信的:以后动物们或许真的会和人类一样思考、工作,甚至是开汽车、开飞机都可以。

不过到那个时候,这种系统就会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系统化,还可以根据各种需要,选择是用于人类或是各种动物。这一研究对神经科学、医药科学,残疾人康复都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同样在军事国防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天空中的鸟和昆虫、水中的鱼类等这些潜在的“智能动物”,具备普通意义上的机器人不可替代的优势,用智能动物实施侦察、破坏和杀伤,具有绝佳的隐蔽性。

也许有一天,利用这项技术人类还能制造出完全服从自己的动物机器人,它们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指令,还能出色地执行人类交给的任何复杂任务。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在这项研究中小白鼠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它为人们的实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