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暗战绝杀
32279300000076

第76章

第二天一早,姚逸才和袁小林租了一只小帆船,顺流而下,往求岔方向驶去。

二人站在船头,江面上微风拂面,感觉十分舒服。姚逸才回头望了望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浦市,那二十三座码头旁停满了船只,已经在江中激战过几天的几十只龙船,这时静静地摆放在江岸上,远看就像一条条大鱼蛰伏在那里,它们还在等待五月十五的再次激战。

姚逸才站在船头,看着从得盛门一直绵延至方家码头之上的那道城墙。在这座城墙护着的那方城池,经历过几起几落的盛衰更替,如今由于沦陷区大批机构与难民的涌入,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比起沦陷区的废墟与呻吟来,眼下的浦市可以说是人间天堂!突然他想起了日本间谍的第三封电文,心中不禁生出一阵悲哀来:这里目前的一切,竟然是得益于日本间谍的那一纸电文!否则日军飞机从浦市上空经过时随便扔下几颗炸弹,这里的一切繁荣都将灰飞烟灭!虽然他们留下浦市的目的是将来作为侵入大西南的军事要塞,这当然是一份邪恶念想,可这份念想却让浦市这座千年古镇逃离了战火,从而得以保全。

袁小林在上船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江东天云山上的浦峰寺。这让他一下子想起昨天去搜查同善社时看到的那个矮胖和尚就是在浦峰寺玉皇殿里看到的两个和尚之一。当下暗想:真怪,浦峰寺的僧人竟然给同善社兼职当护法来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后来海云掌毙净空而逃匿之事。

当船左拐之后,他又看到了娥媚湾潭岸上的那片寺庙群,不由大喜地对姚逸才叫道:“姚队长快看那山脚下,好多寺庙啊!山上也有!还有一座宝塔呢,好壮观!”

姚逸才正在沉思,听了袁小林的话,当下便笑着说:“那是入云山,山脚下是文昌庙和黔王宫。山上上面那座叫兴隆寺,下面那座叫三元宫。陆军二十二战地医院、四十三后方医院都驻扎在那一片!那座建在悬崖上的不是宝塔,那叫水星阁,又称魁星阁。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还在塔壁上面题有一首诗呢!”

姚逸才一提起翼王的诗,心情猛地往下一沉。少倾,他轻轻背诵道:“西来凭栏此停骖,烽火冲霄破晓岚。旅居苗蛮倚仡佬,地邻黔蜀势岈嵯。深怜百姓家何托,转战频年乱未勘。只为浮云遮蔽日,哪堪回首望江南。”念完之后,他沉默了,心中一阵伤感,因为他想到石达开当年在这首诗中所抒发的感怀,正是他们这些从沦陷区搬迁过来的人特别是军人们此时此刻的心境!

袁小林对石达开的诗一句也没听懂。他问:“姚队长,石达开怎么会到了浦市呢?”

姚逸才想了想,说:“大概是在清咸丰十一年下半年吧,他率部从广西入湘,取道湘西逃往四川。在途经浦市时,他的一个妃子患了重病,便在浦市停驻了七天。最后,他的妃子死在了浦市,埋在姚家湾的和尚坪。那里现在还有一座妃子墓。”

此时袁小林还在回头盯着入云山方向看。看了一阵,他突然问:“姚队长,那座山并不高啊,怎么称入云山呢?”

姚逸才笑了笑,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听我爹讲,那山当初是没有名字的,后来浦市一位屡试不第的文人看破红尘,用自己一生的积蓄在那山上建了兴隆寺,从此皈依佛门。每日除了颂经念佛外,他也常常读一些古人的诗作。有一次在读陶渊明的《归云来兮》一诗时,读到‘入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云无心已出岫,鸟倦飞而知返’这四句时,觉得很符合自己的经历和心境,于是将这山命名为‘入云山’。所以这山名并不是说这山高耸入云!”

二人站在船头,一路闲聊着。突然,袁小林又感叹道:“姚队长,你们浦市的寺院里也很奇怪呢!和尚也可以在外面搞兼职,哈哈!”

他的话让姚逸才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你说什么?和尚在外面兼职?”

袁小林笑道:“是呀!我们那次在浦峰寺看到的那个矮胖和尚在同善社里兼职当护法呢!”

他的话让姚逸才大吃一惊,问:“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了?”

“昨天呀!”袁小林说,“昨天我随部队去搜查同善社时看到他在为那个练功的李善长当护法!”

“你没看错吧?”姚逸才问。

“没有!”袁小林又说,“才几天时间,我哪能看错了!”

姚逸才听罢,陷入了深思……

顺风顺水,小帆船只半个小时左右就停靠在了求岔码头上。求岔码头是个准军用码头,停靠的船只不多,但都是比较重型的货轮,这些货轮是来运送军工材料的。码头上两侧各有一棵大槐树,槐树伸出的枝叶像两把太阳伞。每棵树下都修有一个碉堡,从碉堡上的扇形枪眼看,整个码头乃至码头附近的河面都被这两个碉堡控制着。左边的树下除碉堡外,离码头很近的地方还修有一个岗亭。

此时还早,几艘货轮上的船夫才陆续起床,正在用吊桶从河里打水洗脸。姚逸才给船家付了船费之后,要求他在这里等他一个晚上,说明天还租他的船回浦市,费用按今天的两倍给付。船家惊喜万分,连声应承下来,说:“先生放心,我明天一准在此等您!”

姚逸才说完就与袁小林上了岸,刚走上码头,从岗亭里就走出一位哨兵对着他行了一个军礼,说:“姚长官早!袁哥早!”

姚逸才对那个哨兵说:“赶快向何队长报告,说我马上回厂,要他陪我一道去见李厂长!另外通知刘威,让他立即来接我们!我们在茶馆里等他!”

哨兵应了一声,转身进岗亭往警备队拨电话。姚逸才说罢,与袁小林往路边的一家茶馆走去。

走进茶馆,姚逸才二人自己找了张桌子坐下。这时还早,茶馆里还没有什么客人,姚逸才朝里面叫了一声:“老板!起床了没有?”

“姚队长,您一上码头我就看到您了!”话音刚落,从里面出来一个四十来岁,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汉子。他左手提一把茶壶,右手端一个盘,盘里有两小碗,两小碟花生瓜子,边走边说:“瞧,喝的嗑的都给您准备好了!”

姚逸才对他笑了笑,等他走近,轻声问他:“老冯,最近码头这一片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老板说:“最近还好,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姚逸才说:“最近要格外留心生面孔!”老板点了点头,说:“是!”说完走了进去。原来这家茶馆是十一厂警备队设在这里的一个暗哨,其主要职能就是观察码头一带的流动人群,发现有可疑分子就立即向警备队报告。这个茶馆与码头上的岗哨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曾经有来探听十一厂虚实的奸细往往躲过了明哨却都没躲过暗哨。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通向峡谷方向的大道上传来,不一会儿就见姚逸才的另一名警卫员刘威一人三骑来到茶馆外停下,在他的白霜马后面,跟着一黑一白两匹马。袁小林一见,即冲了出去,与刘威嘻嘻哈哈地抱做了一团。见姚逸才走出茶馆,刘威赶紧上前行了个军礼,说:“报告姚队长,刘威前来接您回厂!”

姚逸才笑眯眯地与他握手,然后摸了摸那匹黑马,问:“黑风,想我不?”黑马用头轻轻顶着他,与他亲昵着。那边袁小林刚与刘威亲热完,这会又与他的白雪亲热得不得了。

刘威笑着说:“姚队长,我没把黑风养瘦吧?”

姚逸才拍了拍黑风,笑着说:“不错,没养瘦,倒是有些养尊处优发福了!哈哈哈!”说罢,翻身上马,说了一声:“走,回厂里!驾!”袁小林和刘威几乎同时上马,尾随姚逸才朝峡谷方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