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332

第332章 月经不调可用哪些针灸方法

鼻、面针疗法

取穴:子宫、卵巢。

配穴:肝、脾。

具体方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调理冲任。

背针疗法

取穴: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相应夹脊穴。

具体方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调理冲任。

手针疗法

取穴:命门。

配穴:肝、脾、肾。

具体方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调理冲任。

腕踝针疗法

取穴:下1区。

配穴:下2区、下5区。

具体方法:常规针刺,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

温馨提示:

中医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按时而下。针灸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疏肝理气,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连续治疗3~5个月,直到病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不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